我国家电行业背景分析
受教育程度
家庭月收入
®
对外观造型的关注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强
低收入者对价格较敏感
高收入者对品牌、质量偏好较强
38
图4.2:消费者获取信息方式的分布特征 资料来源:塞迪顾问,2004,07
®
39
消费者注重重视熟人和自己的使用 经验,其原因有二:
概念层出不穷 感官疲劳 标准未能及时出台 缺乏科学的参照
®
22
国内品牌的竞争 ——温饱不均 以空调市场为例分析主要竞争者
一方面:部分品牌市场集中度较高。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2004
另一方面:大多数小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尚未形成强势品牌。
®
23
国内品牌之——格力集团
在空调研发、制造和销售方面均处于行业 领先地位。 技术和质量的优势保证了产品相对较高的 价格水平。 偏重传统营销模式导致公司营业费用和管 理费用的增加。 出口业务增长显著,所占比重持续攀升, 成为盈利增长的主力。
®
24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2004
®
25
国内品牌之——美的集团
镇办企业。 注重产品更新换代,注重规模经济效 益。 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配套完整、多项 业务具备规模优势。
®
26
国内品牌之——海尔集团
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冰箱厂。 “吃休克鱼” 。 进入资本市场是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 有成功的企业文化和成熟的可扩大推广 的海尔管理模式。
®
13
表8:家电行业外资企业分布情况(单位:企业个数)
产品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独资企业
电冰箱 空调器 洗衣机 微波炉 热水器
17 21 10 6 4
17 21 10 5 4
1
表2.3:96年家电行业外资企业分布情况(单位:企业个数) 资料来源:《工商时报 》,1996
14
®
中国家电市场现状及前景
中国大陆主要家电产品普及率已较高,但仍有较大 的发展机会
®
36
基于以上特征,空调企业要想获得市场竞争的 优势,
质量是前提,
价格是关键, 服务是保证,
品牌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
37
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更关注耗电量和节能
性别
女性消费者更看重外观与造型,女性消费者是空 调时尚的爱好者
对价格最敏感的是20-29岁的消费者
年龄
对品牌和服务偏好最强的是40-49岁的消费者 对质量和功能关注程度最高的是50岁以上的消费 者 对价格的关注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有所降低
®
17
三、家电行业竞争状况
®
18
分析要素:
(1)国内品牌的竞争
——温饱不均
(2)国外品牌的威胁
—— 国产与外资空调品牌份额历年对比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2004
®
20
国内品牌的竞争 —温饱不均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2004
21
®
国内品牌的竞争 ——温饱不均
®
32
四、家电行业的消费者分析
®
33
四、家电行业的消费者分析
理性是空调消费者的基本特征。 空调消费者的这种理性体现在消费者 购买考虑因素、品牌偏好、信息获取渠道 选择以及购买场所选择等方面
®
34
消费者购买考虑因素 品牌偏好 信息获取渠道选择
购买场所选择
®
35
图4.1:消费者购买空调的影响因素分析 资料来源:塞迪顾问,2004,07
三星逐步摆脱不景气 开发空调高端市场
由于经济低迷与半导体行业的不景气,01年三 星的销售额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5.6%,2001 年为三星积极地通过改进投资计划、重组投资 资源,为适应外部商业环境做了充分准备。因 此,2001年底资产负债率下降了43.4%。 中国苏州三星电子向中国市场推出了设计先进 的可变数码多媒体Digital Variable Multi中央 空调,从而在高档家用空调之外,又开始实施 占领商用高级空调市场的战略。
箱 、洗衣机、电熨斗、电风扇、电饭锅等产品的产量仍居世界首位。
®
7
表 1 : 主 要 家 电 产 品 产 量 (单 位 : 万 台)
产品
1994
1995
1996
洗衣机 电冰箱 电风扇 空调器 电饭锅
662.38 463.02 5799.36 24.10 577.99
952.49 929.56 8907.94 519.88 1608.19
®
4
二、家电行业的市场概况
®
5
中国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早期的国内家电市场基本上由国外产品一统天下,我国家电工业 发展是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开始的。
80年代初期,受高额利润和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家用电器的生 产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1986-1995 年10 年间,我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32%以 上。 1996年,我国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电风扇、电饭锅产量居 世界首位,空调器和电视机的产量也已进入世界前列。 1998年,我国家电工业销售额实现了1320亿元,约占世界总量的 7%,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
16
-----------------中国家电市场现状及前景
家电产业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内家电企临 面临产业重组,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
-------- 家电行业处于过度竞争时期,各类主要家电产品的 生产线产能严重过剩 -------- 很多家电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 家电企业两极分化的局面愈演愈烈,不适应市场竞 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渠道退出市场竞争,家电巨头 会逐渐浮出水面 -------- 中国家电业品牌数量将迅速减少,弱势品牌的衰败 的出局,产业集中度更高,产品差异更大,价格相 对稳定,对上游需求将更大稳定
®
10
图2.3:中国家电产品出口额 资料来源:《工商时报 》,1996
®
11
外资情况
投资重点
图2.4:家电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布 资料来源:《工商时报 》,1996
外商投资重点主要为大型家电产品生产企业。其中,电冰箱企业1 7个 、空调器企业 21个、洗衣机企业10个、微波炉企业 6 个、抽油 烟机(展示柜)企业5个、热水器企业4个。近年来,逐步开始向微 波炉、电饭 锅、电熨斗、剃须刀、食品搅拌 器等小型家电产品方向 扩展 。 (96年)
®
27
国外品牌的威胁 —— 分食国内市场份额 背景资料:洋品牌在华投资一览
®
德国博世西门子(Bosh Siemens)与原扬子集团合资成立博西扬,生产冰箱、 洗衣机。 瑞典伊莱克斯(Elec-trolux)在长沙、杭州、天津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冰箱、 空调及小家电。 美国惠而浦(Whirlpool)与北京雪花合资,生产以冰箱为主的家电产品。 美国美泰克(Maytag)与合肥的容事达合资,生产以冰箱为主的家电产品。 隶属于伊莱克斯的意大利家电制造商扎努西(Zanussi)与青岛澳柯玛合资生 产冰柜。 美国飞歌(Philco)公司在合肥合资,建立了空调生产厂。 日本索尼(Sony)在上海设立电视机生产企业。 日本松下(Panasonic)将电视机生产基地设在山东,并同时投巨资于录像机行 业。在大连成立华录松下录像机生产基地;与广州万宝合资生产空调。 日本夏普(Sharp)与上海广电成立合资企业,生产夏普空调及电冰箱。 日本东芝(Toshiba)投资大连,建成先进的彩电生产基地。 日本的日立(Hitachi),三菱重工(Mitsubishi),三洋(Sanyo),赤井(Akai),等众多 日本企业也在这个时期,通过合资合作,介入中国空调、冰箱和彩电等家电 制造行业。 韩国LG在中国的沈阳开发区投入巨资,以期将中国变为其全球电视机生产基 地;并在天津成立LG微波炉生产基地,还与国内家电厂家春兰等企业合资生 产电冰箱等家用产品。 韩国三星(Samsung)在天津合资成立三星电视机生产企业,并与原香雪海 28 冰箱厂合资生产电冰箱。
-------------
农村市场转暖,农村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 70%人口在农村,农村家电普及率不足20% -------- 2004年农民收入增长超过10%。2003年度农民用 于购买洗衣机和冰箱人均支出分别增长24.8%和 45.5% -------- 农民已具备消费千元级家电商品能力。据估算, 未来五年农村家电市场年均增长率将在15%左右
我国家电行业背景分析
1
提纲
家电的定义及分类 家电行业的市场概况 家电行业的竞争情况 家电行业的消费者分析 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状况概述
®
2
一、家电的定义及分类
®
3
白色家电:白色的家电产品,包括空调 和电冰箱 彩电行业——不做过多解释 小家电行业:50 多种不同产品类型,从 功能上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家居用品; 二是厨房用品;三是个人护理用品
®
30
西门子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
2001年1-11月份,西门子冰箱中国市场 占有率8.7%,洗衣机市场占有率25.2%。 2001年西门子滚筒洗衣机中国市场销售 额综合排名第一,外资品牌第一;冰箱 销售额综合排名第二,外资品牌第一。 2001年,西门子家电中国市场销售额综 合排名外资品牌第一。
®
31
®
40
性别
男性消费者从户外广告、报刊杂志、互联网和产品 说明书或宣传单获取信息的比例要高于女性
女性通过商场推销员的推荐和亲自去商场看获取的 信息要高于男性,女性消费者的体验特征更加明显
®
12
投资方式
图2.5:家电行业外商投资企业控股比例 资料来源:《工商时报 》,1996 进入90 年代以后 ,国外各个主要跨国企业集团为了有效占领中国家电 市场,投资方式从初期的投资参股逐步发展为合资控股,并且不断提 高控股比例。在现有外资项目之中,75%为外方控股,外方股权一般 为55 ~ 60% ,个别高达80%以上。由外商独资的生产基地式企业也开 始陆续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