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它表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
市场: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或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产品的需求,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产品的供给。
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 一种物品的价格下奖,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供给定理: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 一种物品的价格下奖,该物品的供给量减少。
均衡:即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词义为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
市场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售出的数量相平衡。
外部性::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不得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
如果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负外部性; 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正外部性。
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的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的配置资源。
规模收益不变: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
Conrad的总成本分为两类
固定成本:一些成本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企业根本不生产也要发生的成本)
可变成本:一些成本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生产率=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所耗资源总数
国内生产组织(GDP):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失业:能够工作且在之前四周努力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还包括被解雇正在等待重新被召回工作岗位的人。
简答题
比较静态的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或者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
政府实行价格下限或价格上限时的可能结果: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
与此相反,限制性价格下限会会引起过剩。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类型:
1、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2、慈善行为
3、私人市场往往可以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利己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完全竞争市场的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征──市场上每种商品的价格对所有买者与卖者都一致。
第二个特征──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不依赖于个人的决策。
第三个特征──市场上每个买者与卖者都能感到 按照市场价格他能够买进或卖出自己所需或提供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形成进入壁垒的三个主要原因:
1、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2、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
3、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
失业的原因及种类:
失业的一个原因是工人找到最合适于他们技能与爱好的工作需要时间。
失业保障是一种政府政策,这种政策尽管保护了工人收入,但也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数量。
经济中总存在某种失业的第二个原因是最低工资法。
最低工资法通过把不熟悉与无经验工人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而增加了劳动供给量,并减少了劳动需求量,这个结果所引起的过剩劳动供给代表失业。
失业的第三个原因是工会的市场势力,当工会使有工会行业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时,工会就创造出了过剩的劳动供给。
效率工资理论提出了失业的第四个原因。
根据这种理论,企业发现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是有利的。
高工资可以改善工人健康状况、降低流动性、提高工人努力程度,并提高工人素质。
种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GDP的四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含义:
1、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2、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4、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
(进
口)
为什么说CPI不是生活费用的完美衡量指标(宏观经济学P29):
1、替代偏向
2、新产品的引进
3、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计算题 CPI 及通货膨胀计算:
第三步:计算每年一篮子物品的费用
年份 一篮子物品的费用
2001 (每个热狗1美元× 4个热狗)+
(每个汉堡包2美元× 2个汉堡包)=8美元
2002 (每个热狗2美元× 4个热狗)+
(每个汉堡包3美元× 2个汉堡包)=14美元
2003 (每个热狗3美元× 4个热狗)+
(每个汉堡包4美元× 2个汉堡包)=20美元
第四步:选择一年作为基年(2001年)并计算每年的消费物价指数
年份 消费物价指数
2001 (8美元/8美元)×100= 100
2002 (14美元/8美元)×100= 175
2003 (20美元/8美元)×100= 250
第五步:用消费物价指数计算
自上一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
年份 通货膨胀率(%)
2002 (175-100)/100 ×100=75
2003 (250-175)/175 ×100=43
100CPI
年1第CPI 年1-第CPI 年2第年的通货膨胀率=2第
GDP 平减指数计算:
2001年 (200美元/200美元) ×100 =100
2002年 (600美元/350美元) ×100 =171 上涨71%
2003年 (1200美元/500美元) ×100 =240 上涨40.35%
分析题:
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特点、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特点:努力使利润最大化,可以自由地进入与退出市场。
利润最大化:通过生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企业使利润最大化。
垄断市场的企业特点、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特点:具有市场势力,是价格制定者。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一样,垄断者也是通过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100GDP
实际GDP 名义指数平减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