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工基础第三章

热工基础第三章


例3-2
三. 分子扩散系数
由: J A, Z
DAB -
dC A DAB dz J A,z
dC A / dz
DAB意义:沿扩散方向 ,在单位时间每下降单位 z 1
浓度梯度时,单位表面 积所扩散的物质的量。
DAB表示了 物质的扩散能力
DAB大小取决于扩散系统的 压力、温度、组成 等。 其数值主要依赖 试验测定
气体----y 固体\液体----x
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摩尔浓度与混合物总 i 摩尔浓度的比, i y
固体 \ 液体: Ci Ci i 1 xi n C Ci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又 有:
i 1
Ci Pi / RT Pi yi C P / RT P yi 1
i 1 n
u iui / w iu i
i 1 i 1
n
n
其 中 : i — 组 分i的 质 量 浓 度 kg/m3 , ui — 组 分i相 对 于 固 定 坐 标 系 的 度 速
— 总质量浓度
(2)而多元混合物的 平均速度 mol 定义式为:
um Ci ui / C y i ui
扩散速度存在的前提 存在浓度梯度。 —
质量平均速度或mol平均速度侧重于整体
扩散速度则侧重于个体
4.扩散通量
定义: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浓度梯度的单位
面积的 物质数量。
分为 质量扩散通量 (kg/m 2s) m mol 扩散通量N kmol/m s) (
2
因为传质中伴随混合物的整体流动,所以 通量可以 以相对于空间的固定坐标确定; 也可以以相对于随混合物整体平均速度 (u或uM )移动的动坐标来确定, 所以有两种
i 1 n
其中: i — 组分i相对于固定坐标系的速 u 度
( 3)组 i相 于 量 均 度 u或 分 对 质 平 速 者 mol平 速 uM的 度 为 扩 速 。 均 度 速 称 散 度
ui u — 组分i相对于质量平均速度的 扩散速度。
ui uM — 组分i相对于 平均速度的扩散速度。 mol
dC A dz
其中,J A,Z — 组分A沿z方向相对于摩尔平均速 uM 的 度 分子扩散摩尔通量 (kmol/m 2s)
dC A / dz — 组分A在z方向上的浓度梯度( kmol/m 4 ) D AB — 比例系数,称 分子扩散系数 下标AB 表示:A组分在B中的扩散(m 2 / s) 负号表示:通量方向与 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1)相对于固定坐标所确定的通量,为净质
量通量或净mol通量
(2)相对于以平均速度u或uM移动的动坐标所 确定的通量,为分子扩散质量通量或分子扩
散摩尔通量
二元混合物中A、B两组分的相互扩散过程,及组 分A、B的浓度沿y方向的分布状况。 因为浓度分布不均,所以A、B两组分均从各自 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方向相反。 若A、B两组分互扩散速度不等,则混合物会产生 整体流动,以某一平均速度u或uM通过某一指定 截面。
组分A相对于固定坐标的净扩 散通量 组分A的分子扩散通量 组分A随混合物整体流动而传 递的通量
等摩尔扩散时: N A N B 则: N A N B 0 N J A J B 0, NA J A
( )同理: 6 dw A m A A DAB w A (m A m B ) dw
0.15×10-5
0.11×10-5 2.59×10-9 1.30×10-30
(2)多孔材料中的扩散
气体或液体通过含大量孔隙的固体材料的扩散现象 矿石的还原和焙烧 粉末冶金制品的脱气 多孔材料吸附气体、液体 ①孔隙直径 〉气体分子平均自由行程
特点:扩散不受孔隙壁面影响,Fick定律仍适用
Dolton 分压定律
例3-1 对于浓度恒定均匀的系统,无传质推动力, 无传质或扩散发生 当系统中各处浓度不等,存在浓度梯度时, 扩散发生,传质发生。此时由扩散引起物 质的流动。流动快慢怎样描述?
3.扩散速度
多元混合物中各组分具 有不同速度 多元混合物的速度应为 各组分速度的平均值。
(1)多元混合物的 质量平均速度 定义式为
2.液体
液体的D AB,即与物质种类和温度 有关,还与 浓度 变化有关。
液体DAB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测定 都很困难
若已知温度T1、溶剂粘度B1下的液体扩散系数 1,AB, D 则温度T2、溶剂粘度B2下有:
D2, AB D1, AB
B1 T2 (m 2 /s) B2 T1
表3-4 二元溶液的扩散系数DAB× 109( m2/S)
3.固体
两类: 与固体结构无关的、能遵循Fick定律的扩散 与结构有关的在多孔材料中扩散
(1)遵循Fick定律的在固体中的扩散
此时,溶质溶解于固体中形成均匀的固溶体
锌水通过铜的扩散 H2或O2通过橡皮的扩散 粮食内水分的扩散
物质在固体中无扩散整 体流动, 摩尔通量为:
N A J A DAB dCA 2 o (kmol/m C) dz
1.气体
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建立的半经验公式):
3 2
DAB
435.7T
1 3 A
P (v v )
P : 混合气体总压力, Pa T:混合气体温度, K
1 3 2 B
1 1 MA MB
v A、v B : 气体A、B在正常沸点下的液态摩 尔容积,cm 3 / mol M A、M B:气体A、B 的分子量
表3-1 二元混合物浓度、速度和扩散通量的表示方法
二. 斐克(fick)定律
描述分子扩散过程中传质通量与浓度梯度之间关 系的定律。
(1) 定温、定压、稳定温度 下,相对于混合物的 场 摩尔平均速度 M,Z移动的坐标系,斐克定 u 律为 J A ,Z dC A D AB dz
J A, Z DAB
D2, AB D1, AB
P1 T2 1.75 2 ( ) (cm /s) P2 T1
表3-3 常见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DO,AB(m2/S)
气体 HCl H2 H2 O CO2 N2 NH3 O2 SO2
D0,AB 0.130 0.611 0.220 0.138 0.132 0.170 0.178 0.103 ×104
第三章 传质原理
1.传质: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传递的过程。
也称质量传递。
2.传质推动力:浓度差 传热推动力:温度差
3.其它传质推动力:
温度差 总压力差 热扩散 压力扩散
在温度差及总压力 差较大时,由明显 作用
4.传质方式:
分子扩散 紊流(涡流)扩散 包含分子扩散
静止流体 层流 固体
湍流脉动
()物质的量浓度(摩尔 2 浓度) i C
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某 一组分i的摩尔数, kmol / m 3 ni Ci V
对 n组 分 的 混 合 物 , 质 的 量 浓 度 总物 C Ci
i 1 n
n
V
i
n V
显然,有 i C C
i
Mi

M
③对于混合气体,由理 想状态方程 nRT可得: PV
**适用范围:无经验值的混合物的初步估算
表3-2 常见气体的液态摩尔容积(cm3/mol)
气体 空气 H2 H 2O CO2 N2 NH3 O2 SO2
摩尔 22.9 14.3 18.9 34.0 31.1 25.8 25.6 44.8 容积
试验研究:
已知T1、P1下的D1,AB,则T2、P2 下有:
jA jB Au A Au Bu B Bu Au A Bu B u( A B )
u u
i
i

A uA B uB A B
A uA B uB j A jB A uA B uB ( A B ) 0 A B
(1)流体流动过程(动量传递)
三传理论: (2)传热过程(热量传递)
(3)传质过程(质量传递)
对传质(质量传递)的理解 质量传递过程又称扩散过程。因物质的传递过程 凭借扩散作用(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实现的。 质量传递可以在一相内进行,也可以在相际进行。 质量传递的起因是系统内存在化学势的差异。化 学势的差异由浓度、温度、压力或外加电磁场引起。 质量传递是均相混合物分离的物理基础,也是反 应过程中几种反应物互相接触及反应产物分离的基 本依据。
二元混合物中组分 和B的分子扩散质量通量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同理, A C A u A u M) 4 J ( J B C(u B u M) B 则J A J B 0
则二元混合物中组分 和B的分子扩散摩尔通量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工程场合下常采用相对于固定坐标的净扩散通量m或N 试验研究时多采用分子扩散通量j或J
2
DAB — A在B中的扩散系数, /s m
表3-5 某些物质在固体中的扩散系数DAB× 104( m2/S) 溶质A
H2 O2
固体B
硫化橡胶 硫化橡胶
温度(K)
298 298
扩散系数
0.85×10-5 0.21×10-5
N2
CO2 He Al
硫化橡胶
硫化橡胶 Fe Cu
298
298 293 293
(3)若组分A、B的分子扩散质量通量 分别为jA,jB 流体流动带动组分 、B传替的质量通量分别为 A u、 Bu A 则组分A、B的净质量通量 为: m A jA A u m B jB B u
代入 m A AuA,mB B uB得 jA A u A u) ( jB (u B u) B
采用图中固定坐标,则此时净扩散通量包括两部 分(1)浓度梯度产生的相对于平均速度的分子 扩散通量(2)混合物沿扩散方向的整体流动而 带动组分从一处向另一处传递的通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