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品评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田豫纳金鲜卑素利①等来客见,多以牛马遗豫;豫转送官。

胡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

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

”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

”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

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

于是诏褒之曰:“昔魏绛②开怀以纳戎赂今卿举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

”乃即赐绢五百匹。

豫得赐,分其半藏小府,后胡复来,以半与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田豫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注释】①素利:当时鲜卑一部的大人。

②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多以牛马遗.豫/以光先帝遗.德B.胡因.跪曰/余因.得遍观全书C.胡去.之后/乃记之而去.D.具.以状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昔魏绛开怀以纳戎赂今卿举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田豫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拓展试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

(2)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武后以夏官侍郎娄师德同平章事①,娄师德宽厚清慎,犯而不校。

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②!”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③,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而已,庶不为兄忧。

”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

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注释】①同平章事:唐宋宰相名。

娄师德为武则天时贤相。

②田舍夫:相当于现在的“乡巴佬”。

③州牧:即州刺史。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昭德屡待之不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故余虽.愚C.其弟除.代州刺史/攘除.奸凶D.庶不为兄忧./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

3.根据选段内容,用文中的四字概括娄师德的品质特征。

(2分)拓展试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

(2)此所以为吾忧也!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注】而还之狱。

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

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

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

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注释】劳:安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狱.久不决/小大之狱.B.晔自临.其狱/执策而临.之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停数日,辞去.D.留者色变而惶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3.试结合文章内容,对欧阳晔这一人物形象进行简要评价。

(3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廉范以少击众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

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①虏②人过五千,移文③旁郡。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④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

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

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选自《后汉书·廉范传》)【注释】①故事:按旧例。

②虏:敌人。

③移文:发文书。

④交缚:交叉缚扎。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会.匈奴大入塞/迁客骚人,多会.于此B.自率士.卒拒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C.范兵不敌./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D.待旦.将退/每至晴初霜旦.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

3.从文中可以看出廉范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拓展试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林逋养鹤林逋①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②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

良久逋必棹③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④也。

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林逋:北宋诗人。

②纵:发,放。

③棹:船桨,引申为用桨划船。

④验:凭证。

这里指记号,信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复.入笼中/不敢出一言以复.B.游西湖诸.寺/投诸.渤海之尾C.盖常.以鹤飞为验也/常.有高猿长啸D.常谓.人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

3.你怎样看待林逋这个人?请简要评价。

(3分)拓展试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

5.这篇文章表达了林逋怎样的意趣?◎叙事说理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画蛇添足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卮②酒。

舍人③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④酒且饮之。

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

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①祠(cí):春祭。

②卮: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

④引:拿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数.人饮之不足/珠可历历数.也B.蛇固.无足/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C.遂.饮其酒/遂.迷,不复得路D.终亡.其酒/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3.读完选文,请说说这篇选文给你的启示。

(3分)拓展试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南橘北枳①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②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①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

也叫枸橘。

②缚:捆绑。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晏子至./色愈恭,礼愈至.B.酒酣./宴酣.之乐,非丝非竹C.齐人也,坐.盗/口技人坐.屏障中D.水土异.也/渔人甚异.之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你认同晏子“南橘北枳”的说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3分)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③,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④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正谏》)【注释】①舍人:官名。

②少孺子:年轻人。

③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

④务欲:很想,极希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吴王欲伐.荆/伐.竹取道,下见小潭B.敢有谏.者死/上书谏.寡人者C.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兵戈非不坚利.也D.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3.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最关键?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讽喻劝谏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②军事。

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③。

迁起居注④,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⑤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⑥之。

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

②赞:帮助,辅佐。

③静:通“诤”,诤谏。

④起居注:官职名。

⑤广信:地名。

⑥廉:察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鼎结乡兵自守./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B.数延.见/余人各复延.至其家C.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忌不自信.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太祖”这一人物形象。

(3分)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京房论政京房①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②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

”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③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京房:汉元帝的侍从官。

②幽、厉之君:周幽王和周厉王,两人都是暴虐之君。

③稽(qǐ)首:古代最恭敬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京房与.汉元帝共论/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幽、厉之君何以亡./国恒亡.C.其任人不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D.将恐今之视.古/下视.其辙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3.从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读书求知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万物为师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②夏居山之阴③蚁壤一寸而仞④有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