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材分析《俄罗斯》是初中地理第二册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部》第二节的内容,第二节概括阐明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人文地理特征,讲述了九个问题它的作用主要是承上。
利用已学的经纬度知识阅读出俄罗斯大致的经纬度,利用已学的等高线图上的高度表和五种地形,读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
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这两个影响俄罗斯气候的主要因素出发。
明确俄罗斯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俄罗斯各地气候的差异。
利用大洲的界限知识掌握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
明确俄罗斯煤,铁,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本章在此将知识进一步巩固。
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掌握俄罗斯的气候和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了解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的经济大国;掌握工业区的分布和主要工业部门。
3、了解俄罗斯内河航运,铁路和海上交通的基本状况。
掌握和记忆主要的港口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及重要的城市。
过程与方法1、得分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
2、综合分析说明欧洲和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综合分析俄罗斯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和日本有何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人文知识的了解。
使学生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1)北亚的位置:北亚全部为俄罗斯所占,大部分为中高纬度其决定了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2)俄罗斯的面积: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的国家,通过读图明确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脉这是欧亚两洲的界限。
为说明俄罗斯在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打下基础。
(3)俄罗斯的气候:从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分析其气候特点。
“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东部平面西部深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西部西伯利亚地区常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的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苔原气候,东部太平洋沿海地区有小部分温带季风气候使学生认识气候分布的明显地区差异。
(4)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读俄罗斯矿产分布图结合工业区的分布可以使学生理解资源与工业的关系及建立的基础与地区分布和日本的差异。
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的工业主要上建立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基础上且以重工业为主。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主要从农业,工业的分布,历史的,人口的分布,交通运输网的疏密来分析得出俄罗斯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而东部地区经济较西部落后。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讲叙了欧洲东部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今天我们介绍这个地区最主要的国家俄罗斯。
请同学看附表“欧洲东部和北亚国家概况”,从面积和人口上可见俄罗斯是该区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不仅是该区最大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一、欧洲东部和北亚1、欧洲东部的位置和范围注意:俄罗斯有14个陆上邻国定位:波罗的海东岸在20ºE乌拉尔山在60ºE范围: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俄罗斯2、北亚的位置和范围注意:西伯利亚地区就是指北亚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一、位置和范围注意60°E经线、50°N纬线的定位作用读图识记:巴伦支海、波罗的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里海、黑海、白令海峡1、位置经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北部北寒带(50ºN–70ºN)30ºE–1710W海陆位置:东临波罗的海,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等国接壤俄罗斯的主要邻国: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2、范围欧洲部分1/4,人口3/4;亚洲部分3/4,人口1/4传统的欧洲国家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注意]:1、中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回忆该气候的特征及成因2、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河谷地带多沼泽的原因: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形:地势低洼,流水不畅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缺乏湖泊蓄水)[巩固练习]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判断,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____________河。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把握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
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各地气候差异较大a、东西差异:(西)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比较温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具有一定海洋性)(中)西伯利亚:冬季非常寒冷,寒冷的时间长(大陆性)(东)太平洋沿岸:温带季风气候(库页岛,堪察加半岛<不冻港海参崴>)(季风性)b、南北差异:北有极地气候中有广阔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有:地中海气候(黑海沿岸)温带草原气候(里海沿岸)3、河流与湖泊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航运条件评价北亚三河:源于西伯利亚南部山地,向北入北冰洋,水量充沛,富水能(上游),但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行,不利于农业生产(在图上识记主要河流的位置和名称)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承担了全国河运总量的2/3。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4、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矿产资源: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水能资源:仅次于中国,居第二。
河流:伏尔加河(欧洲)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亚洲)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旅游资源[课堂练习]材料一:我国石油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石油产量约1.5亿吨。
2004年我国石油消费约2.5亿吨,继美国之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同时,也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
材料二:中俄石油管道建设谈判已近九年。
2004年年末,俄罗斯决定修建泰纳线(泰舍特—纳霍德卡),从而最终放弃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和安纳线(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
安大线与安纳线比较表:材料三:俄罗斯东部地区石油输出略图(1)目前我国主要从何地进口石油?如果用油轮从西亚向上海运送石油,那么沿线要经过哪些主要海峡?西亚;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2)为什么我国比较重视从俄罗斯输入石油?实现石油输入多元化,减少对单一源地的依赖性;陆上输入比海上运输更安全。
(3)俄罗斯最终决定修建“安纳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线路虽较远,但全部在本国境内;投资全部由日本承担;远离生态环境好的保护区;在这里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利益可以得到兼顾。
(4)图中输油管道在C处向南移动近百千米的原因是什么?避免对贝加尔湖及周边自然保护区的污染。
(5)铺设泰纳线,将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冻土地带施工难度大,破坏生态。
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山脉名称是_乌拉尔山脉_,B平原的气候类型是_温带大陆性气候_。
(2)我国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是通过__鄂毕河__进入北冰洋的。
(3)鄂毕河的补给水源为__春季为积雪融水;夏季为冰雪融水、降雨__。
(4)某旅行家发现叶尼塞河下游河段东岸大都比较陡峭,河道有明显向东滚动的趋势,请分析原因。
叶尼塞河纬度位置较高且河流自南向北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较大,东岸是河流的冲刷岸和侵蚀岸,所以河流有向东滚动的趋势和东岸陡峭的特点。
(5)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结合图中有关信息,说明平原地区多沼泽的原因。
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河流从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河流各段结冰期与融冰期不同,导致冰水泛滥。
2、经济1)工业:①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缓慢。
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发达②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机械、化学、核工业、宇航。
有四大工业区。
③二战后,工业向东部发展。
思考其原因:A历史因素(开发国土,加强国防)。
;B地理:东部有丰富的资源,而西部资源开发程度高。
[注意]开发措施:能源:大型水电站,秋明油田,煤矿,兴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兴建贝阿铁路加强与环太平洋地区(中、日、韩)的贸易与经济合作。
四大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圣彼得堡工业区——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乌拉尔工业区——钢铁和机械工业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注意]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的条件分析?(提示: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矿产、海洋、旅游等)农业和工业基础等)有利因素:a、临太平洋,区位优越;港口优良,海运便利(不冷港海参崴)b、气候温和(温带季风气候)c、丰富的资源d、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经济合作,贸易往来便利。
(中、日、韩)思考: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为什么?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的自给程度很高;俄罗斯有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部门体系和深厚的国内市场等2)不稳定的农业主要农业带:_东欧平原_和_顿河流域_,主要农作物有_小麦_、_甜菜_(糖料作物)、马铃薯、向日葵(油料作物)、亚麻(有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两类)等。
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不够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谷物。
4、交通和城市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的铁路干线:西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东部——西伯利亚大铁路。
俄罗斯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同时它的境内有很多条大河,但是不论是海运或者内河航运都不发达,原因是什么?海运: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不畅通,北冰洋沿岸冰期长;内河航运:封冻期长,通航期短,只有伏尔加河等少数河流运量较大。
主要城市1)莫斯科:(55ºN,37ºE)最大城市、工业中心、铁路枢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城市形态:集中式;城市道路网格局:环行—放射式。
2)港口:圣彼得堡(60ºN,30ºE)、海参崴(43ºN,133ºE)、摩尔曼斯克(不冻)(69ºN,33E)3)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和航空中心是伊尔库茨克。
(52ºN,104ºE)[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