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宋词

唐宋词

花间派词人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辑《花间集》十卷,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唐五代18家词人的500首词作。

《旧唐书·文苑传》☐温庭筠,太原人,字飞卿☐苦心砚席,尤长于诗赋。

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

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

……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新唐书·温彦博传》☐彦博裔孙廷筠,少敏悟,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

然薄于行,无检幅。

又多作侧辞艳曲,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蒱饮狎昵。

数举进士不第。

思神速,多为人作文。

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余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

执政鄙其为,授方山尉……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1.精通音乐最善弹琴、吹笛,自称“有丝即弹,有孔即吹,不必柯亭、爨桐也”。

所以“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本事非常大。

也就是依一定的乐曲节拍创制歌词。

2.性格浪漫,放浪不羁,不修边幅“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

中唐以后随着都市的进一步繁华,歌妓行业也更为发达,以适应都市腐化生活,歌词的需要也更为广泛。

温庭筠正好尽其所能,以满足歌女的需要。

3.写词的动力——“以文为货”“丐钱扬子院”原因何在?他有什么理由向妓院讨钱呢?很有可能就是索取创作歌词的润笔。

温庭筠之所以能大力写词,在词的发展初期开创一个新局面,正是以他的浪漫行为作为先决条件。

不畏人言,敢为人所不屑为。

柳永大力创制慢词,其情况与此类似。

《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温庭筠词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以女子为描写对象,大致是歌伎、宫女、士卒的妻子、商人的妻子、采莲女子或女道士之类。

其所着重描写的,不外是容貌服饰之美和悲欢离合之情。

词转入文人手里,为了适应都市腐化生活,内容就被缩小到以女子为中心的男女艳情生活了。

欧阳炯撰《花间集叙》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这首词着力描写一个妇女的卧室的雅致、服饰的华美,一味追求词藻的绮丽秾艳,代表了温词特色的一个方面。

但其中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两句画面澹远,语言清丽,富有诗意,好像是从那令人窒息的脂粉味中透出了一点清晨的新鲜空气。

江苏古籍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细心领会这首词,内容却很简单,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它却是一幅精丽清幽的图画,在一片幽静的氛围里,呈现着益显静谧的动象,而无形中还有个莫测的境界在主人公的梦幻中活动着,这一切足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沉浸于优美无尽的思索中。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飞卿词多为纯美之作。

德国哲学家康德,将“美”分别为“纯粹的美”(pure beauty)及有依赖的美(dependent beauty)二种。

所谓纯粹的美,但表现于颜色、线形、声音诸元素之和谐的组合中,而不牵涉任何意义者也。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入春才七日,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离家已二年。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人归落雁后,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思发在花前。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人间词话王国维☐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

☐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颜谢优劣论☐《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钟嵘《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画屏金鹧鸪” ,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弦上黄莺语” ,端已语也。

其词品亦似之。

☐温词是无生命的雕饰的美,☐韦词是有生命的自然的美。

温庭筠词风——精美客观☐以客观的态度标举精美的物品,而不作主观的说明。

1.无明显的层次脉络可寻☐①《菩萨蛮》②《更漏子》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柳丝长,春雨细,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花外漏声迢递。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惊塞雁,起城乌,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垂,梦长君不知。

2.尚有明白的脉络线索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②《更漏子》(玉炉香)上片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3.纯用白描作主观的抒情①《更漏子》(玉炉香)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②《望江南》(梳洗罢)韦庄词风——清淡主观使词从只供歌唱的没有个性的艳曲,转为可供作者抒写情意的具有个性的文学创作。

其他花间词人☐中唐文人词,相对当时的民间曲子词而言,在题材内容上主要呈现两个发展趋向:☐一是由反映边塞生活逐渐转向对南方风情的描写,☐二是在反映城市生活中更突出女性形象的表现。

☐花间词在这两方面大显身手,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南方风情与女性形象。

当然边塞词也没有完全消失。

鲁迅《二心集·唐朝的盯梢》☐上海的摩登少爷要勾搭摩登小姐,首先☐第一步,是要紧随不舍,术语谓之盯梢。

……第二步便是“扳谈”;即使骂,也就大有希望,因为一骂便可有言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

我一向以为这是现在洋场上才有的,今看《花间集》,乃知道唐朝就有了这样的事……☐那里面有张泌的《浣溪沙》调十首,其九云……(略)这分明和现代的盯梢法是一致的。

……但恐怕在古书上更早的也还能够发现,我极希望博学者见教,因为因为这是对于研究“盯梢史”的人,极有用处的。

鲁迅《南腔北调集·漫与》☐盯梢,现在中国所流行的,是无赖子对于摩登女郎,和侦探对于革命青年的盯梢。

白居易《长恨歌》☐(初寄词,叙别后之情)☐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朝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次寄物,定来世之缘)☐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重寄词,见深挚之情)☐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璟、李煜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冯延巳⏹①“张皋文(惠言)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

刘融斋(熙载)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②“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

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③“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与中、后二主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31页引前半)⏹④“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31页引)和泪试严妆⏹透过秾丽的色彩来表现悲哀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

满目悲凉。

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

绿树青苔半夕阳。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

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登徒子则不然。

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

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温、韦、冯三家词之比较⏹温词的难解,在于不连贯的名物的跳接;⏹韦词的难解,在于“似直而紆,似达而郁”的从劲直中见深切的笔法;⏹冯词的难解,在于所蕴含的“深美闳约”的难以言说的感情境界。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汉(太原)南汉(广州)⏹荆南(荆州)前蜀、后蜀⏹闽(福建)(均在成都)⏹楚(长沙)吴越(杭州)⏹吴、南唐(均在南京)赵匡胤统一中国⏹963年荆南、⏹964年(11)—965年(1)后蜀、⏹969年攻北汉失败⏹970年(9)—971年(2)南汉、⏹974年—975年南唐李煜《三台令》:“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赵匡胤:“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李煜继位背景⏹李璟955年奉表称臣于后周⏹李璟958年上表,愿以国为附庸,去帝号。

⏹赵匡胤960年北宋建国⏹李煜961年继位,是为南唐后主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李后主⏹“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38页引前半部分)⏹“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

阅世欲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红楼梦》之作者是也。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相见欢》全词借自然景色的变化比喻自己生活上的巨大变化⏹ 1.“林花谢了春红”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2.“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3.“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 4.以“水长东”比喻“人生长恨”。

《虞美人》章法⏹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之短暂无常。

⏹富有哲理意味。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李后主⏹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

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故不同矣。

柳永——词史中第一个大力写慢词的文人,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小令。

柳永《乐章集》中慢词长调有100多首。

两宋慢词的时代,是从柳永开始的。

在以后的发展中,慢词掩过了令词。

令引近慢(急曲子)(序曲一部分)(由快到慢过渡阶段)(慢曲)│╲╱│小令中调长调< 58字58—90 ≥91字《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整个秋季)▪写桂花飘香之久,和“叠巘”对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