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谈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谈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摘要: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要掌握英语,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必要的。

阅读不仅可以把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而且通过阅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培养跨文化意识,养成良好的外语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外语阅读技能,积累英语学习的经验,从而形成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就初中英语学习者而言,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所以,学生所学的语言能否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

一、以教材为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的养成主要在课堂。

通过阅读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和论证的能力。

教材中的题材广,内容丰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一方面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容,确定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并考虑到上课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这样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背景知识的材料和预习练习。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并能培养起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开一个好头。

如学bill gates,a man who neve r gave up这些课时,可以先把主人公的生活简历及主要成就印发给学生们,让他们为次日要上的阅读课做好准备。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教师应该在阅读前认真做好导入工作,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阅读前,可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愿望,然后带着目的去读。

然后,学生们带着老师提的问题,一段一段地去读,并找出每段的中心意思在导读阶段应教会学生以下几种方式。

1.略读。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理解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明确文章的主旨。

它可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2.精读。

在精读阶段应着重于文章的内涵。

仔细推敲和揣摩文中的关键句和段落,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同时应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难句和长句进行语法分析,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又能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还应要求学生通过词法分析掌握词语的字面意义,有效地获取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递的信息。

3.熟读。

通过熟读,指导学生突破难点,对已摄取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信息的吸收得到强化和巩固,并让学生在理解和
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练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复述课文是一种极佳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也是阅读理解进入高层次的表现。

看着显目的板书,这样,语言点得到了操练,口语也得到了训练,分析文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每一位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选入教材的许多课文都是经典,如果教学得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

二、利用课外读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立足课堂教学外,还要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得量,即泛读。

泛读是指广泛地读各种文章。

开展课外泛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泛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语知识和增强理解能力,还能开阔视野,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如:可以向学生推荐几套难度适中,题材广泛且又能使他们感兴趣的材料。

如《海底二万里》,《汤姆索娅历险记》等名篇,从而使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

指导学生泛读,教师要教会学生查字典,使用语法工具书,提供难度适当的国内外材料给学生自读,使他们养成自读的习惯,从而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老师提供的泛读材料的题材要广,既要有故事性文章,同时,也要有可科普性文章和应用文。

泛读材料后一般附以要求学生掌握的有关文章主旨的练习,无需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细节的把握。

老师可以用抽查的形式掌握泛读的反馈。

学生要做到四勤:勤读,勤记,勤问,勤回顾。

勤读指勤读课外书,勤记指勤做课外笔记,勤问指勤问同学和教师,勤回顾指勤
回头看所读过不理解的内容。

三、交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答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中心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

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束出现,所以,读懂文章的第一句和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理解整篇文章关系重大。

读文章时,要求学生不要平均分配时间,要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并理解它的含义,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其他的内容都是为说明主旨句服务的。

文章的段落层次通常表明了作者从几个方面去说明主旨句。

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句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

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

细节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前面的细节题一般到文章的第一、二段去寻找答案,后面的细节题一般到后面的段落去寻找答案。

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节省时间,提高准确性。

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去猜测。

可根据单词在句中的成分猜测单词的词性,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单词的褒贬性,进而猜测单词的大意。

作者对待说写事件或人物的态度,可通过作者在文章中的用
词进行推断。

如果作者用的都是褒义词,说明作者赞成,反之,就是反对,如用的都是中性词,说明作者持中立态度。

当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要全面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作为学生一定要认真上好每一堂阅读课,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英语文化素质。

作为老师,应该做学生对象的激活者和指挥者;应该指导学生探索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