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游山西村》中考试题集锦
主题内容与作者情感:这首诗紧扣“游”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赞美了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和农村的风俗淳朴,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收的喜悦,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
名句赏析: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诗人从这里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
①“足”: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或:表现了农家待客时倾其所有的热情和淳朴,赞美了村民热情好客。
)
②“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山环水绕的美丽景色。
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先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
①画面:诗人在青翠的山间漫步,曲折的溪流汩汩流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加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②哲理: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会生出许多希望。
③一个“疑”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运用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意思是社日未到,但农人们已吹箫击鼓,结对往来,衣着简朴。
这两句写出了农村的风俗人情,充满了淳厚的生活气息,展示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
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意: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别有一番情趣。
诗人感慨道,但愿而今而后,我这白发老翁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6.最后两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表达作者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仪纯朴善良农民的思想感情。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答:(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1)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通记(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
(2)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则写出了柳暗花明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
(3)寓意:它写出了人们有时面对无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掲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困境中蕴涵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