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简介
前瞻性队列研究
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
素的队列研究(CMCS),国家八五医学攻关项目。 抽样方法:整群抽样+年龄、性别分层抽样 研究地区:中国11个省市 基线调查: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随访时间:每年年终随访一次 终点事件: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的诊断标准
因不明的任何系列血细胞减少的成人患者。
基线资料:基本情况调查、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
随访:每6个月随访一次,检查疾病转化;如病情恶
化,随时进行骨髓检查
随访起点:MDS确诊之日;
随访终点:死亡或2008.12.30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选择:到随访终点已经
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归入病例组,该 队列中到随访重点未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 患者归入对照组。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回顾性地收集 已有的历史资料 暴露组 非暴露组
继续 收集资料
双向性 队列研究 前瞻性 队列研究
前瞻性 收集资料
过去 某时点
现在 图 队列研究类型示意图
将来 某时点
队列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因素
研究对象的选择 样本大小的估计 收集基线资料 随访 队列研究的分析 偏倚及其控制
中可能发展成为病例
某个队列成员可能被选择作为几种疾病的对照
传统病例对照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固定队列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开放队列
徐小平:成人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患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
研究现场:上海中美联合白血病协作组24家医院 观察对象:2003.6.1-2007.4.30,研究现场发现的原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病例与对照来自于同一队列,因此降低了效应估计时的 选择偏倚且可比性好;
暴露资料是在疾病诊断前收集的,如果研究结果显示暴 露与疾病存在关联,那么该关联与因果推断的时间顺序 相符合,而且回忆偏倚小或可以避免,因果联系的推断 更有力;
统计效率和检验效率高于病例对照研究,而且可以计算 疾病频率。
结果:与氢氯噻嗪比较,氯噻酮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降低 开始随访时间:1973年 研究时间:2010年 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钾水平,升高尿酸水平。
双向性队列研究
开滦医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远期心脑血管事
件的影响 暴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 队列的选择:1976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 开滦医疗集团住院分娩且参加2006年7月至2007
年10月健康体检的4630例妇女间:2~34年;随访截止时间:2010年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比较
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组 对照组 病人 非病人 队列研究 暴露者 非暴露者
结果测量
暴露疾病的联系 时间 花费 样本大小 适用情况
二者暴露比例
不易建立 短 价低 小 发病低暴露高
二者发病率
容易建立 长 价高 大 暴露少发病高
计算指标
应用
OR
RR
研究疾病与多种暴露因 研究一种暴露因素与多 素的关系 种疾病的关系
队列研究的衍生类型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队列研究
单纯病例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的数量不定,一般1~5个
时间匹配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在某个时间点上作为对照的个体,在后来的随访
出现某种结局
暴露组 不出现某种结局 特定人群 范围内的 研究对象 非暴露组 暴露状况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研究开始
前瞻性地收集结局事件发生的资料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
队列研究的类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双向性队列研究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回顾性地收集 已有的历史资料
回顾性 队列研究
子研究:基线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回顾性队列研究
Dorsch MP:氯噻酮比氢氯噻嗪更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方法:对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收集的多危险因素 干预实验(MRFIT)数据进行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 MRFIT: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试验,参加者为35~57岁男性, 1973年开始进行随访。每年均检查心血管事件,通过Cox回归 评估从试验开始到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时间长短。每年测定收缩 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钾、 血糖、尿酸水平。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
所谓队列或群组是指具有共同经历、共同暴露
某一因素或共同具有某一特征的一群人。
队列研究是将特定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非
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个亚
群,追踪观察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或各组
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 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