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这批原种猪来自世界著名的专业遗传育种机构——法国ADN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种猪之一,无论生长速度还是繁殖能力,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英国PIC祖代种猪,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市场占有份额最多的PIC种猪改良国际集团公司的产品,具有抗病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快、瘦肉率高等优点,目前该公司已投资300多万元建设苏中一流的现代化养猪场,采用现代养殖技术,确保饲养过程中实现零排放。
在工商部门帮助下,注册了“济富种猪”和商品猪肉“济福寿”商标,预计明年五六月份即可产出,明年底将达到万头猪场的规模。
丹麦种猪场进行考察,并精心挑选引入了多头长白、大白原种猪,11月初,这些种猪全部通过海关等部门的检验,顺利进驻南京隔离场进行隔离,2010年12月中旬,此批种猪全部通过隔离检疫,运回北京,正式落户北京陈各庄东方种猪场。
该批种猪具备“高产仔率、高健康水平、高生长速度”的优势,且肉质优良,适应性强,值得大力繁殖推广,是广大养猪人猪种改良的首选品种。
世界最优良丹麦原种猪,共有大白、长白、杜洛克三个品种,皆为曾祖代纯种种猪,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优良的品种,具有肉质好、(杂交后代)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等特点。
目前世界上品种最优良的种猪之一——PIC种猪当今世界上有五大著名猪种,即大约克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以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高、分布广及饲养量大而著称。
(一)大约克猪1.产地与分布:又称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邻近地区。
2.体质外貌:全身背毛白色,体型大而圆,呈长方形,头长,颜面宽且呈中等凹陷,耳直立,嘴部平直而稍成弓形,四肢较高,后躯宽长。
母猪乳头6对以上。
3.生产性能:大约克猪的繁殖性能较高,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2.5头,产活仔数11头。
母猪泌乳性较强,哺乳率较高。
性成熟期相对于中国地方猪种较晚,母猪初情期在5月龄左右。
大约克猪具有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较高、产仔数较多、母猪泌乳性良好等优点。
4.杂交利用:大约克猪通常利用的杂交方式是:杜×长×大或杜×大×长,即用长白公(母)猪与大约克母(公)猪交配生产,杂一代母猪再用杜洛克公猪(终端父本)杂交生产商品猪。
这是目前比较好的配合。
我国用大约克猪作父本与本地猪进行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效果也很好。
(二)长白猪1.产地与分布:原名兰特瑞斯猪,原产于丹麦。
2.体质外貌:全身白毛,体躯呈流线型,头小,鼻嘴直,狭长,两耳向前下平行直伸,背腰特长,后躯发达,臀腿丰满。
乳头7~8对,有效乳头6对以上。
3.生产性能:长白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产仔多的优良特点,但抗逆性差、后肢较弱、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性成熟较晚。
4.杂交利用:在生产中长白猪多用作母本。
具有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膘薄、瘦肉多的特点,瘦肉率可达62%。
如果以长白猪为父本,以我国本地良种猪为母本杂交后代均能显著提高产仔数、日增重、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
(三)杜洛克猪1.产地与分布:原产于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等地。
2.体质外貌:杜洛克原种猪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形适中或向前下垂。
3.生产性能: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等优点,但是杜洛克母猪平均产仔数9头左右、母性较差、育成率较低。
4.杂交利用:杜洛克猪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但因在繁殖性能方面较差,故在与其他猪种杂交时,经常作为父本,以达到增产瘦肉和提高产仔数的目的。
(四)皮特兰猪1.产地与分布: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
2.体质外貌: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
头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微向前;体躯呈圆柱形,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丰满,背直而宽大。
3.生产性能: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千克。
日增重750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千克,屠宰率达76%,瘦肉率可高达70%。
4.杂交利用:由于皮特兰猪产肉性能高,多用作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
国内一些育种场常将其与杜洛克猪杂交生产皮×杜二元杂交公猪,瘦肉率达72%,是良好的终端父本。
(五)汉普夏猪1.产地与分布: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布奥尼地区。
2.体质外貌:猪身黑色,前肢白色,后肢黑色。
肩部和颈部接合处有一条白带围绕,包括肩胛部、前胸部和前肢,呈一白带环,在白色与黑色边缘,由黑皮白毛形成一灰色带,故又称银带猪。
头中等大小,耳中等大小而直立,嘴较长而直,体躯较长,背腰呈弓形,后躯臀部肌肉发达。
3.生产性能:汉普夏猪性成熟较晚,母猪初情一般5月龄,产仔数一般每窝10头左右。
汉普夏猪生长速度较慢,日增重700克左右,饲料利用率3.0左右,瘦肉率达61%,屠宰率72%以上。
4.杂交利用:国外利用汉普夏猪与杜洛克猪杂交生产杂种公猪作父本,大约克猪与长白猪杂交生产杂种母猪为母本进行双杂交能显著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性能。
长白猪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按引入先后,长白猪可分为英瑞系(即老三系)和丹麦系(新三系)。
目前是我国引入最多的国外猪种。
长白猪具有产仔数较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高等特点。
主要分养在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和河北等省。
一、体型外貌长白猪全身被毛呈白色,头小清秀,颜面平直。
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
大腿和整个后躯肌肉丰满,蹄质坚实,体躯前窄厉害呈流线型。
体躯长,有16对肋骨,全身被毛白色。
乳头6~7对。
二、生产性能长白猪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屠体较长,胴体瘦肉率高。
据测定,体重30.7~72.28㎏阶段,日增重731g,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38㎏,青料0.97㎏;折合消化能46.48MJ。
屠宰率71.66%。
据丹麦测定,日增重793g,料重比2.68∶1,胴体瘦肉率65.3%。
各地用长白猪做父本与本地母猪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均有较好的杂交效果。
日增重比本地猪提高10%~26%,瘦肉率增加5%~8%。
长白猪性成熟较晚,6月龄开始出现性行为,9~10月龄体重达120㎏左右开始配种。
初产母猪产仔数10~11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头。
丹系新长白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体格大,体型匀称,四肢粗壮,后躯丰满。
成年公猪体重250~300㎏,成年母猪体重230~250kg。
大约克夏猪1、产地与分布:大约克夏又称大白猪(YORKSHIRE),原产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的地区。
由于大白猪繁殖能力强,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世界各地曾先后引入并用来杂交改良当地猪种,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在许多品种或多或少都含有其血缘。
例如,前苏联大白猪就是从英国引进,并经过几十年的风土驯化选育而成的,被列为前苏联国家品种。
又如长白猪就是丹麦从英国引进并与当地土种白猪进行杂交改良,选育成当代世界最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2、育成过程:原来英国的猪种体型大而粗糙,毛白色,皮肤具有黑色或浅兰色的斑点。
引入我国的广东猪和莱斯特(Leicester)猪杂交而育成为优良的白色猪。
到1852年正式确定为新品种,称约克夏猪。
3、特征与特性:约克夏猪有大、中、小三种类型,现在以大约克夏猪较为普遍。
在英国及加拿大等国饲养较多。
小型约克夏猪几乎绝迹。
中型约克夏猪在我国华东、华中地区饲养较多。
我国工厂化猪场多饲养大约克夏猪。
大白猪是瘦肉型猪的代表品种。
体大,毛色全白,头长,颜面宽而呈中等凹陷,耳薄而大并向前直立,体躯长,胸深广,肋骨张,背平直稍呈弓形,腹充实而紧,后躯宽长,但后腿欠结实。
特征特性:大约克夏猪原产英国,属瘦肉型品种。
体躯结构匀称,侧观呈矩形。
嘴长直,两耳直立,背腰平直,腿丰满,四肢坚实,乳头6--7对。
全身被毛纯白色。
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63kg,成年母猪平均体重22 4kg。
肥育期平均日增重650g,瘦肉率65%。
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用纽约州的杜洛克猪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毛猪杂交育成。
在美国的猪品种中其日增重和料重比排名第一,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我国于1972年首次引入。
1978年和1982年又先后从美国、日本、匈牙利等国大批引入,现已分布全国。
杜洛克猪的特点是:体质健壮,适应性强,饲养条件比其它瘦肉型猪要求低,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好。
杜洛克猪体型较大,耳中等大略向前倾,耳尖下垂。
面部微凹,体躯深广,肌肉丰满,腿臀发达。
毛色呈红棕色,但深浅不一,从金黄色到棕褐色均有。
四肢粗壮,背略呈弓形。
乳头5~6对。
杜洛克成年体重,公猪380㎏左右,母猪300㎏左右。
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0~12头。
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胴体瘦肉率也高。
据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肥育期日增重69 2g,178日龄体重达90㎏,料重比3.02:1,屠宰率72.7%,平均膘厚2cm,眼肌面积31.6cm2,胴体瘦肉率64.3%。
据美国80年代初期测定,杜洛克猪在100~104㎏体重时,其平均日增重为1039g,料重比2.51:1。
利用杜洛克猪与我国地方品种杂交,能够较大幅度增加胴体的瘦肉率。
例如,与荣昌猪杂交,其一代杂种猪瘦肉率可达56.72%;与太湖猪的二花脸母猪杂交,其一代杂种猪瘦肉率达54.85%;与湖北白猪杂交,一代杂种猪瘦肉率为60.80%;与三江白猪杂交,一代杂种猪瘦肉率高达62.25%。
成年公猪体重为30 0kg,母猪为200kg。
杜洛克猪与我国地方猪杂交时,一代杂种猪毛色多为黑色或黑白花,群众不太喜欢,再加上杜洛克猪产仔不多,早期生长慢等问题,部分地区不用杜洛克猪二元杂交父本,而往往将它做三元杂交的第二父本使用。
皮特兰猪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
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后驱和双肩肌肉丰满。
一、体型外貌皮特兰猪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
头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微向前;体驱呈圆柱形,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丰满,背直而宽大。
体长1.5~1.6米。
二、生产性能1、肥育性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公斤。
日增重750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公斤,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达70%。
2、繁殖性能:公猪一旦达到性成熟就有较强的性欲,采精调教一般一次就会成功,射精量250~300毫升,精子数每毫升达3亿个。
母猪母性不亚于我国地方品种,仔猪育成率在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