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监测部分总结

水土保持监测部分总结

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水土流失点:水土流失面积广、分布广、危害重、治理难。

按照侵蚀强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水力侵蚀区危险度:以当前水蚀速率发展,有效土层完全被侵蚀所需要时间,即,土壤层承受的侵蚀年限。

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技术一门学科。

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水土保持监测对象:宏观(三大土壤侵蚀类型区):北方风力侵蚀区、西南冻融侵蚀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水力侵蚀区(黄土高原)中观:大江大河流域和荒漠化类型区微观:小流域和荒漠化地段目前监测重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地质地貌、土壤及地面物质组成、植被、水文、土地利用方式、开发建设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

水土流失状况:包括水土流失类型、方式、程度、分布和流失量等,主要包括水力、风力侵蚀引起的面蚀、沟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水土流失灾害监测:主要水土资源的破坏、泥沙(风沙、滑坡)淤积危害、洪水危害,水土资源污染和社会危害等。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监测值治理措施的类型、名称、规模、区域分布、保存数量、质量等级等。

效益指水保、经济、社会、生态四大效益。

影响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因素:地质因素和地表组成物质、地貌因素、气候、土壤、植被、人为活动年平均侵蚀量最大值出现在28.5°附近,坡度再大,侵蚀量反而下降。

(临界坡度)可蚀性降雨:产生地表径流而引起土壤流失模数不小于1t/km2降雨量土壤渗透性:渗透性高而稳定的土壤,可以减轻土壤侵蚀,而土壤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土壤孔隙状况、机械组成、土壤结构。

影响土壤渗透性因素:土壤质地、土壤结构(主要水稳性团聚体10~0.25mm)、土壤有机质、土壤湿度(与渗透性呈负相关)植被对土壤水蚀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影响雨滴打击地面的过程 2.植物的根、径叶对降雨的拦截与吸收 3.增强土壤渗透性能,影响地表径流 4.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地面径流流速 5.枯枝落叶层的拦蓄径流作用 6.增加土壤抗蚀性能植被对土壤侵蚀的间接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植被对土壤透水性能的影响2.植被促使土壤土壤腐植质和团粒形成,增强土壤保土蓄水能力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介于昆仑山与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

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高盆地。

气候干燥,风蚀和风积作用显著。

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极为丰富。

日照长,光能资源丰足,农业单产水平高。

因此有“聚宝盆”之称。

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与天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地处内陆深处,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

有塔克拉玛干沙漠。

冰雪融水滋润着荒漠中的沃野绿洲。

准噶尔盆地:盆地位于新疆北部,介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盆地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盆地。

分布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降水稍多,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是一个典型的为群山环抱的盆地,是四大盆地中最小的一个,但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为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向有“天府之国”之称。

四大盆地都位于构造上的断陷区域。

除四川盆地以外,其余均地处西北内陆干燥气候区。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大致介于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之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黄土高原:除石质山地外,地面为深厚的黄土覆盖。

黄土实际覆盖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除青藏高原在第一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均位于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

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二)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三)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水土保持措施:是指治理水土流失、控制流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等。

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既能反映水土保持治理进度和地区差异,又体现出治理质量和水平,为宏观调控水土保持指出方向。

重点监督区:1.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较为密集和频繁。

2.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极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3.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在中度[土壤侵蚀模数为2500t/(km2·a)]。

4.一旦造成水土流失直接威胁大江大河的安澜,造成严重的生态灾害。

5.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0km2以上,有利于统一管理。

重点预防保护区:1.水土流失轻微,土壤侵蚀属于轻度以下[东北黑土和北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模数200t/(km2·a),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区为500t/(km2·a),黄土高原区为1000t/(km2·a)]。

2.目前存在人为干扰和破坏现象,具有水土流失加剧的潜在危险。

3. 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功能对国家影响较大,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

4. 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0km2以上,有利于统一管理。

土壤侵蚀分区的目的意义:为不同区域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土壤侵蚀提供主要依据,并为因地制宜拟定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面监测的基本方法:按照研究方法的性质分类:水文测验法、地貌调查测定法、土壤学法、新技术应用测钎法调查步骤:1、在淤积面上设若干测深断面,断面应于沟道垂直.间距约等于淤泥深2--3 倍.并考虑库区地形变化。

2、在每断面等距用测钎测淤积深度,若淤积很浅也可挖坑测淤积深3、分别计算出各断面淤积横断面面积.求出相邻两断面平均面积并乘以断面间距.得该断面间淤积体积;4、累加各断面间淤积体积得总体积,即集水区建坝后侵蚀总泥沙。

5、用集水区面积和淤积年限去除总泥沙量,得该流域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

有库区基本资料常用的方法:水沙量平衡法、地形图法、横断面法标准小区:在我国,标准小区的定义是选取垂直投影长20m、宽5m、坡度为5º或15º的坡面,经耕耙整理后,纵横向平整,至少撂荒1年,无植被覆盖。

可蚀性指标: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土壤渗透性测定方法:小区测验法、查图法、直接计算法抗冲性指标:冲刷模数、冲刷时间t、冲刷强度Kw 、抗冲力S指标测定方法:崩解法和冲刷法、小区测验法、土壤性质测定法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影响入渗的因素:1、土壤:渗透性、前期含水量2、降雨:强度、历时、空间分布3、植被:冠层、枯枝落叶、根系4、流域地形:坡度、坡长、坡型5、人类社会活动:双重性流域雨量点密度:<0.2平方km 2~5个0.2~0.5平方km 3~6个0.5~2.0平方km 4~7个2~5.0平方km 5~8个观测场地要求及雨量点密度:1.收集降雨的观测场地应避开强风区,建在周围空旷、平坦的地方,不使树木、建筑物等障碍物对观测质量造成影响。

2.在丘陵、山区,观测场不宜设在陡坡上或峡谷内,尽量选相对平坦的场地,并使仪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大于30°,还应考虑交通条件,保证观测方便。

3.小区径流场设置的降雨观测场,应距最远小区不超过100m;若径流小区分散,可增加观测点。

安装雨量器中需有一台自记雨量计和一台量雨筒,以便分析校正。

小流域雨量观测点布设的要求是:流域地形及高程变化较小,且变化单一情况下,可以参考居民点均匀布设;当流域地形高程变化大地面起伏剧烈,可选典型地段布设,并尽量布设均匀。

.观测场确定后,应加平整,地面种植牧草(草高不超过15cm),四周设栏保护,防止人畜破坏。

①观测时段及要求:每天量雨筒观测的次数及其包含的时间称观测时段。

水保部多采用2时段观测。

即每天早8时和晚20时观测。

若遇少雨或无雨天也可在早8时观测一次。

②按气象部门规定.降水过程有间歇时.当间歇时间超过15分钟后.间歇前后作为2次降水记录;若间歇时间等于或小于15分钟.则作为一次降水记录;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灌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情况植被盖度:是指林草地上林草植株冠层或叶面在地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林草标准地面积的比例。

植被覆盖度:是指林草冠层或叶面在地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

林草植被保持水土的原理和功能:1、冠层:截留降水、消弱雨滴能量2、地被物层:截蓄降水、滞缓地表径流、抑制土壤蒸发、消除土壤溅蚀、增强土壤抗冲性3、根系-土壤层: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蓄水量、增强根系对土壤的固持。

植被覆盖度调查方法:目估法、网格法、测针法、样线法、照相法小区布设的原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尽量选取或依托已有径流小区、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小区建设应该规范化、小区面积、交通便利、集中布设微型小区:小区的面积通常在1~2m2之间。

中型小区:小区面积一般为100m2左右,通常被用于作物管理措施、植被覆盖措施、轮作措施和一些可以布设在小区内,且与大田里没有差异的其它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监测。

大型小区:小区的面积在1hm2左右集水区:几个km2以内,是由分水岭组合而成的天然集水单元。

按小区内措施划分:裸地小区、农地小区、林地小区、灌木小区、荒坡小区、草地小区滤纸色斑法的具体做法是:取一张滤纸,在其表面薄薄地涂上一层水溶性的1:10的曙红(干时无色、遇水变红)和滑石粉的混合粉未,当雨滴落在滤纸上后,每一个雨滴就产生一个永久性的粉红色圆形色斑。

实际雨滴在滤纸上所形成的色斑直径与雨滴直径密切相关(窦葆璋率定): d=0.365D 0.712d为雨滴直径;D为色斑直径断面测量法:是在小区内从上到下,布设若干施测断面,量测每一断面细沟的深度和宽度,测完每个断面后,绘制小区内细沟分布图,再计算细沟侵蚀量。

断面的测定可以用照相法,也可以用直尺直接测定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套种、残茬及桔杆覆盖、免耕、少耕、有机农业、保水剂、土壤改良剂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带状间轮作、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牧草、水土保持灌木、覆盖、草被水道GWW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梯田、反坡梯田、隔坡梯田、蓄渗槽、水窖、蓄水池、谷坊、淤地坝、骨干坝按固体物质组成:泥石流、泥流、水石流按泥石流性质:稀性、粘性、过渡性按形成原因:降雨泥石流、冰川泥石流荒漠化土地划分:1、按造成土地退化的营力来划分: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冻融荒漠化;2、按土地利用类型来划分:草场荒漠化、耕地荒漠化等;3、按荒漠化的发展程度来划分: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严重荒漠化和极严重荒漠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