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版劝学与师说复习导学案

学生版劝学与师说复习导学案

《劝学》《师说》【复习目标】1.背诵全文《劝学》《师说》,默写绝对不出错。

2.掌握下列实词的含义:劝、疾、致、假、绝、师、道、惑。

3.熟练掌握“宾语前置”句型。

4.熟练掌握虚词“而”的用法。

5.梳理积累文中的写作素材。

重点:准确掌握文言知识点。

难点:梳理文中的写作素材。

提示:请用你清晰的笔画、工整的字迹,保持导学案的卷面整洁。

第一课时知识梳理$课前预习案预习案学法指导及要求1. 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把握文意,积累文言知识点。

2.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文言知识点问题在文中用红笔作标记。

3. 背诵《劝学》《师说》。

时间:20分钟以内。

4.认真做《新课堂》62页一至五大题。

要求:对照答案纠错,查清疑点。

我的疑难问题:$课堂学习案请用35分钟的时间完成《劝学》与《师说》的知识梳理。

一、给加点字标注字音并解释。

虽有gǎopù( ) 金就lì( )则利 qì( )而望矣闻者zhāng( ) 假yú( )马者假舟jí( )者风雨兴yān( ) kuǐ( )步 qíjì( )一跃句dòu( ) 或fǒu( )焉经zhuān(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劝:①劝学()②劝君更尽一杯酒()疾:①积劳成疾()②声非加疾也()③疾恶如仇()致:①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闲情逸致()③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妇()假:①善假于物也()②乃悟前狼假寐()③狐假虎威()绝: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④以为妙绝()师:①吾从而师之()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孔子师郯子、苌弘()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⑤此吾所以为师也()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闻道有先后()③余嘉其能行古道()④何可胜道也哉()⑤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三、找出并翻译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1.日参省乎己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历职郎署4.则耻师焉5.吾从而师之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四、找出句中通假字1.輮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或师焉,或不焉五、合作与交流。

~~做完之后,请交换批改。

有什么疑点请记录下来:$课后巩固案认真做《新课堂》P62课内语段精读及课外文段拓展。

要求:对照答案纠错,查清疑点。

第二课时归纳方法$课前预习案Array一、知识梳理——虚词“而”,写出它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而: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3.吾尝终日而思矣()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蟹六跪而二螯()7.人非生而知之者()8. 惑而不从师()9. 吾从而师之()10. 犹且从师而问焉()211. 而耻学于师()12. 小学而大遗()用法归类整理补充:(要求:系统整理出用法并每种用法牢记一个例句,另外,除去以上句中的用法,你还有没有补充?请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二、知识梳理——特殊句式(一)辨清并翻译下列特殊句式。

1.非利足也,而致千里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二)总结归纳:这是一种什么句式?关于这种句式,你还知道哪些句子?这种句式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请你写出来,与同学交流。

$课堂学习案Ⅰ预习交流与展示:一.预习比态度:交流文言基础知识点和虚词“而”的用法。

二.背诵比流畅:以小组为单位,齐背文章,准确无错误。

Ⅱ重难点探究(完成学习目标1、2、3、4)一.组内交流你圈划的疑难点。

二.班内答疑。

三.巩固落实。

Ⅲ.当堂检测。

(一)名句默写31.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登高,,;,,。

3.假舆马者,,;,;。

4.君子,。

5.蟹六跪而二螯,,。

6.师者,。

7.是故,,。

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8.积土成山,;,;,,。

(二)反思:默写时我怎样规避错别字?(三)请翻译下列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分)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分)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5分)(四)反思:翻译时我忽视了什么?我只要注意以下环节就能不丢分。

$课后巩固案认真做《新课堂》P65名句默写。

要求:对照答案纠错,查清疑点。

第三课时迁移拓展$课前预习案反思自己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4$课堂学习案Ⅰ汇总交流并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并记下你的交流心得。

Ⅱ文本拓展(完成学习目标5)一、梳理积累文中的写作素材。

(文中内容可用于哪些话题写作?)1.话题:素材:2.话题:素材:3.话题:素材:二、向《劝学》《师说》学写作(议论类写作借鉴——论证方法)(一)阅读下列文段,分析结构特点,找出论证方法。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是否能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请写在下面并与同学交流。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是否能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请写在下面并与同学交流。

(二)总结反思: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使用这种论证方法,应该怎样操作?5三、写作提升请结合《劝学》或《师说》内容,请确立一个观点并写出话题词,写一个文段,要求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课后巩固案必做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虽有槁暴.暴:bào,晒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yǔ,阿谀,奉承6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之利..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蚓无爪牙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尝终日而.思矣D.而闻者.彰吾从而.师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二、修改课上习作,使它达到你写作的最高水平。

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做下面的文言文阅读题。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7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少:稍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小则.获邑,大则得城C、不得已而.为盗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8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

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

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5.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4分)(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4分)(3)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

(2分)$资料补充一、古代“劝学”诗句立志类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勤学类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惜时类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4.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