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9.1 中国自然地理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9.1 中国自然地理
2.降水:
(1)分布:时间上 空间上从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南向西北 递减。 ______________
(2) 干湿地区:一般年降水量大于 800 mm 为湿润地区, 400~800 mm 为半湿润地区,200~400 mm 为半干旱地区,小 于 200 mm 为干旱地区。 3.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热同期。 季风气候 显著,雨 ____________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考纲呈现 目标导航 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 1.记住:我国主要地形区、温 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度带、干湿地区、大河及湖泊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 的分布 响因素 2.理解:我国地形、地势、 2.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 气候、河流水文等特征,我国 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 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 治理和长江开发 3.根据图表资料,综合分析 3.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 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系。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 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保护措施
二、我国的气候 1.气温: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冬季 1月 南北温差大 。0 ℃等温线大致经过青 南暖北寒、⑱______________
秦岭—淮河一线 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⑲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漠
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夏季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7 月 ⑳______________ (2)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以及 青藏高原区。
三、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1.河流特征:河流众多,水量丰富, 极大。 2.我国的湖泊: 水能蕴藏 量 ____________
(1)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
(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为我国五大 淡水湖泊,其中 鄱阳湖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__________ 青海湖 __________( 青)是我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提取信息:①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为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 带季风气候分界线;②表中的降水总量为 623.5 mm;③夏季降 水多,暴雨强度大,冬季降水少,无暴雨。 思路整理:根据该地区四季降水总量、季节分配和降雨强 度判断→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C
黄土 高原
云贵 高原
2.四大盆地:
地形区 地形区定位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 盆地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 气候干旱,内部平坦,沙 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 漠广布,周围多绿洲,油 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气资源丰富 油气资源开发为主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 甜菜等;人口和城市沿 沙漠、戈壁广布,半封闭, 油气资源丰富 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油气资源开发为主
大兴安岭 横断山脉 、③_____________ 祁连山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
云贵高原 、⑨__________ 青藏高原 。 ⑧__________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3)盆地:⑩_________________ 、⑪__________________ 、 准噶尔盆地 、⑬______________ 柴达木盆地 。 ⑫______________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4)平原:⑭_________________ 、⑮_________________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⑯________________ 江南丘陵 。 (5)丘陵:⑰____________
(3)分布不均。
2.两种主要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 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 东部季风区 。耕 ____________ 四川盆地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 ____________
北的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 ,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高原湖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绝大多数
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其中
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纳木错 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察 __________(
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点:
(1) (2) 总量大、种类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均资源占有量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
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2)锋面雨带的移动:5 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6 月,
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7 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7、8 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 地。(6、7、8 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基地;“鱼米之乡”; 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 长江沿岸经济带的重要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组成部分
长江 中下 游平原
【典例 1】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图 19-1-2)和我国四
大盆地剖面图(图 19-1-3),回答(1)~(2)题。
图 19-1-2
图 19-1-4 为我国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
答 1~2 题。
图 19-1-4 1.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提取信息:①海拔高度;②地势起伏;③甲以西山河相间。 思路整理:由①②③信息分析如下图所示:
(续表)
气候 特征 对 农 业 生 产 的 影 响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
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喜温作物 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 有 ——水稻、玉米等种植地区向北扩 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 利 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 展; 因 ②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树木和 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 素 牧草生长 物资源极其丰富
考点 1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 特征 1.四大高原:
地形区 地形区定位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 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 高寒畜牧业;种植业主 原,平均海拔 4000 米 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 以上,雪山连绵,冰 谷地和湟水耕地;人口 川广布,起伏平缓 稀少
(续表)
地形区 内蒙古 高原 地形区定位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海拔 1000 米左右,流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 水作用微弱,地面平 原、宁夏平原、河西走 坦,自东向西为草原 廊的灌溉农业著名 —荒漠草原—荒漠 海拔 1000 米左右,世 旱作农业,能源开发以 界最广的黄土分布 区,土质疏松,沟壑 煤炭为主 纵横 “坝子”农业区;交通 海拔高度 1000~2000 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 米,地表崎岖,喀斯 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 特地貌,局部多梯田 数量多
图 19-1-3
(1)关于四大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B.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属于中纬度地区 D.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提取信息:①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 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②根据图 19-1-2 中的经纬度判断 a 为塔里木盆地,b 为柴达木盆地,c 为四川盆地,d 为准噶尔 盆地。 思路整理:判断我国四大盆地的地理概况→结合该地形区 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准噶尔 盆地
(续表)
地形区 地形区定位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海拔 3000 米左右,高原 盆地,多戈壁、沙漠,东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 部多沼泽、盐湖,资源丰 路沿线崛起的经济区 富,有“聚宝盆”之称
柴达木 盆地
四川 盆地
海拔 500 米左右,低山丘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 陵、起伏大,西北部为成 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都平原,紫色土广布 人口、城市密集
横断山区 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部的台 ____________ 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区;西南
(2)水资源:当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淡水湖泊水和 3.利用:
河流水 、 ________
浅层地下水 ________________ 。
促进更新 ; (1)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 ____________ 节约利用 ,综合开发。 (2)非可再生资源: ____________
等进行分析。
答案:C
(2) 图 19-1-3 中 ①②③④ 四 幅 图 分 别 对 应 图 19-1-2 中 的 ( ) A.a、b、c、d B.b、c、a、d C.d、a、b、c D.d、c、a、b
提取信息:根据图 19-1-2 中的经纬度、地形特征判断:① 位于42.5°N 附近,位置最北,为准噶尔盆地;②位于105°E 附 近,位置最东,为四川盆地;③位于40°N 附近,南部山脉海拔 8000 米,地形较平坦,为塔里木盆地;④位于38°N 附近,平 均海拔最高,为柴达木盆地。 思路整理:结合提取的信息→判断图幅①-d,图幅②-c, 图幅③-a,图幅②-b。 答案:D
3.三大平原:
地形区
东北 平原
地形区定位
自然地理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文地理特征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 河平原,海拔多在 200 米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 以下,面积最大,黑土肥 气、煤炭等资源开发 沃,多沼泽
华北 平原
又称黄淮海平原,海拔多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 在 50 米以下,西部缓斜平 生产基地;人口众多, 原,土壤肥沃,中、东部 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 冲积平原,中低产田广布 改良是国土整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