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局信息化项目设计方案

环保局信息化项目设计方案

环保局信息化项目设计方案环境监测和监理是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其中包括对工业污染源的监控和对大气、地表水、酸雨、噪声、辐射等环境质量的监测。

以往的监测监理手段主要采用人工和有线方式,无法满足环境管理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

当前在线监测仪器仪表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环境数据日益庞大且远程实时监控的意义更加突出。

因此建立新型的环境数据通信网络已势在必行。

基于物联网M2M 远程环境监控管理网络系统是利用M2M技术为各级环保局量身定制环境管理系统,它重点解决了实时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化、大容量自动传输网络化和数据自动分析处理集成化三大难点问题,成为环保局环境监测的利器。

XXX环保局的部门职责的:1,牵头协调处理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负责辖区内并指导协调各县(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有关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负责全市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

2,承担落实国家及省减排目标的责任;承担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和控制指标的组织实施责任;组织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督查、督办、核查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总量减排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3,制定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指导城镇和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以上几点工作职责只是XXX环保局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但是其中体现了对环保监管工作的要求及重视程度。

所以基于政策以及环保等工作诸多方面,以及XXX的特殊重点旅游地区,环保工作更尤为重要。

急需要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手段保证环保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

二、建设原则1.实用性依照用户要求,坚持实用性为主的原则,本系统将完全满足环保局监控各项安防需求,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基于成熟的IP 网络来传输。

追求系统的适当超前性,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2.可靠性、安全性参照大量已建成的项目相关安防监控系统,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为系统高可靠性的总体设计提供现实依据,选用的设备自身将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达数万小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并为关键设备、关键部件设计冗余备份。

同时,选用安全机制健全、安全级别高的平台辅佐系统搭建。

3.先进性本系统设计遵循系统工程的设计准则,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既防止片面追求某一高指标,又充分体现系统的先进性,最大程度地采用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使系统能在未来数年内不落后,并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更多新功能,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

4.开放性本系统设计将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监控系统的连接。

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将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行余量设计。

5.易管理性、易维护性本系统将采用全中文、图形化软件平台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

可自动检测系统中任何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示出详细参数,以辅佐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判断和解决问题。

采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完全不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既降低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又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

6.灵活的部署方式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本系统采用统一管理、集中监控及分布式监控相结合。

监控中心实现对所辖各监控点的统一管理,在监控中心能够任意调阅各监控点的实时/历史图像。

分控中心根据自身的业务范畴,管理及调看自身管辖的区域。

7.图像集中管理显示监控中心将各监控点的图像经过硬解码服务器进行解码还原图像至电视墙,显示可以任意切换环保局管辖下的所有监控视频。

三、实现目标基于XXX环保局的实际信息化建设情况,利用现有的部分资源,与企业联手共同建设本信息化平台。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整合现有监测设备的数据●企业污染数据及水文数据处理分析●污染排污视频监控●自动报警系统●污染企业查询系统实现目标的同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系统设计要求:●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开放性●易管理性、易维护性●灵活的部署方式●图像集中管理显示四、系统设计4.1 视频监控中心4.1.1 视频监控中心建设概述利用4G高速无线传输设备,告别有线的视频监控,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输视频信号至监控平台,与大屏显示系统进行对接一目了然查看被监控企业以及地点的实际情况,方便调度处理,及时响应。

视频监控硬件组成:选用1台视频监控服务器,9台46寸监视器(拼接)及6台32寸监视器,对所有摄像机进行24小时监控,必要时可录像。

本系统可在局域网内任意电脑实现分控,并按实际情况分配权限,所有摄像机的监视图像均可在监控室内显示,并可随时调阅及快速检索。

4.1.3 设计依据本设计按下列标准及文件作为参考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T16-92)(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1996)(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5)《以太网通讯标准》(IEEE802.3)(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F232-92)(7)计量单位采用公制单位(8)《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5859-1995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37(10)《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11)X-Window,X11协议(5)、《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13729—92)。

(12)《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GB2887—89)。

(13)EIA/TIA568EIA/TIA569EIA/TIA-TSB36/40;(14)IEEE802.3 10BASE-T;(15)IEEE802.5 Token Ring;(16)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17)ISO/IEC JTCI/SC25/VVG3; XT005-95《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中有关集中监控的内容;(18)电网综[1997]472号文《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

(19)BG6510-85《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20)GB 84《通信网技术标准汇编》 [1989.10.];(2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22)GA/T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22)GA/T74-19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23)GA/T70-9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24)GB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5)GY/T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26)GB50200-19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7)Lucent SYSTEM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总则;(2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2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安装规范。

(30)GB 50252-94《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994.12.]4.1.2 硬件设备参数等介绍●Ups电源:●拼接处理器:●VGA矩阵:●VGA分配器:●硬件参数4.1.3 设计方案●(46寸)设计图效果●(42寸)设计图效果室内背景墙位置效果根据客户意见修改方案方法一:将现有机柜减薄至30CM左右,整体后移至贴墙位置并固定。

这样可以增大观看距离70CM左右。

缺点:1、由于机柜重量过重(9块46英寸拼接屏、6台32英寸监视器再加上整体机柜总重超过2000KG),机柜减薄后整体不稳定,极易变形。

最终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并给维护带来巨大困难,拼接屏接缝处由于变形极易损坏。

2、相对于8米左右的整体距离来看,增加70CM的距离效果改变并不明显。

3、由于机柜容量变化,矩阵、拼接控制器、电瓶、UPS电源等设备外露,极大地影响整体现场的美观。

方法二:改变46英寸超窄边拼接屏为4:3比例或直接改成42英寸拼接屏,以减少电视墙的整体面积,改变视觉效果。

缺点:1、比例为4:3的显示屏为过时技术,早已淘汰,不建议改变。

2、目前42寸拼接屏没有超窄边产品,接缝处会大于20MM(合同要求为6.7MM),极不美观。

3、现有整体机柜彻底报废,需重新定做。

4、整体与原合同约定违背。

4.1.5 设备安装及验收1、设备安装①设备安装由我公司派人在买方指定的安装现场进行。

②货物到达后,在我公司和买方人员的监督下,由买方人员清点货物,并检查货物的外观。

③设备安装、调试所需工具、仪表由我公司提供。

④我公司工程师在现场安装其设备时,应遵守买方公司规定及当地的法律、法令。

⑤我公司提供经双方认可的验收方法和验收程序,以便买方进行系统验收,以确认系统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2、安装调试本次工程将由我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安装调试施工。

工程流程包括前期现场勘测、安装设计/确认、到货、现场安装、培训、初验、终验、保修期免费服务。

专业工程安装施工队伍由厂商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代理商工程人员协助,完成项目的勘测、安装及现场培训。

3、分工界面1. 为大屏幕使用提供现场环境(照度、温度、湿度、装饰等)的工作,由供应商提供要求或图纸,用户提供。

2. 为大屏幕正常工作提供的供电、接地、网络通讯接口、各种信号源等方面的工作,由供应商提供要求或图纸,用户提供。

3. 大屏幕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包括支架安装,箱体拼接,拼墙加固,大屏幕安装和调试、软件设置和信号源调试等工作,由供应商完成。

4. 提供或完成的一般顺序以上面提到的1、2、3顺序,特殊情况特别处理。

下表列出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程责任界面:(注:表格中“”表示相应的责任方负责该项目)服务(设计、安装、调试、培训)供应商用户注释工程管理提供拼接墙及其它提供系统的工程管理和协调。

现场勘察收集现场空间尺寸、信号源位置、装修图纸。

施工设计提供所供设备的安装、布线、加固的设计图纸和满足安装的现场要求。

施工设计确认双方确认/同意。

提供符合安装条件的现场装修、灯光、供电、卫生到位,信号源、网络接口到位。

发货运送设备到各现场。

存储提供仓库并负责保管。

安装前的现场检查证实拼接墙及其它系统所需的安装条件已具备拼接墙墙体安装、加固、除尘、跳线、接头安装底座、箱体、屏体、加固墙体、箱体内外除尘、信号线和控制线的跳线与接头。

4、系统验收及测试验收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我方现场演示、测试系统的运行情况。

当所有设备和材料都满足用户提出的性能指标时,用户签署系统验收书。

4.2 环境监测系统4.2.1 角色权限本系统分为二级权限。

一级权限:系统管理员权限:系统最高权限,可以查看维护系统的所有功能,并分配其他管理员权限。

一般为系统的最高领导及负责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