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论文题目: 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签名:00000 日期: 7>2014年1月00日附件1: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系别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000000指导教师姓名 0000000指导教师职称高工2014 年 01 月 10日系别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学生姓名0000论文题目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选题的意义和背景(主要说明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选这个题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砌体结构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
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
但是它的强度低抗震性能差,自重大等不足。
砌体结构是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但是砌体材料需要大量黏土作原材料,为有效地保护耕地,国家要求尽量不用黏土砖。
砌体材料正朝着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料,轻质、高强、空心、大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研究方法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翻阅书籍和查找相关资料进而来阐述砌体结构的相关概念及其现状,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展望砌体结构的未来,在对其进行总结归纳。
预期成果(主要说明研究成果的最终形式)1、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2、掌握砌体机构的概念特征及意义3、了解砌体结构的历史4、看清当前砌体机构的现状5、分析当前砌体结构的优缺点6、展望砌体结构的未来7、恰当的整理和应用8、提交毕业设计成果四、写作的框架结构(设计或创作的构思)1、砌体结构的概述2、砌体结构的定义3、砌体结构的优缺点4、国内砌体结构的历史和现状5、国外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6、砌体结构的材料7、砌体结构应用范围8、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9、结语五、时间进度安排2012年10月21日?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定论文题目。
2012年12月03日?12月20日撰写论文大纲 2013年12月20日?2014年01月8日撰写论文第一稿2014年01月12日?2014年03月5日撰写论文第二稿指导教师意见(学术评语,是否同意开题)目录摘要7前言81、砌体结构的概念92、定义103、优缺点 103.1?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03.2、砌体结构的缺点是104?国内砌体结构的历史和现状114.1 砌体结构量大面广114.2 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114.3 砌体结构理论研究与计算方法 125 国外砌体结构发展现状136? 砌体材料146.1 块体材料146.1.1 烧结砖: 146.1.2蒸压硅酸盐砖146.1.3 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156.1.4. 石材156.2 建筑砂浆156.2.1 砂浆分类156.2.2. 砂浆性能156.3 钢筋、混凝土和砌块灌孔混凝土156.4 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167应用范围168. 发展趋势178.1使砌体结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178.2 发展高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
178.3 采用新技术、新的结构体系和新的设计理论。
17结束语18参考文献19致谢20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21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定稿评定表 22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摘要:砌体结构作为一种简单经济的建筑形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自然界的变换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要求我们有所改变,因此我饿们应向新型的绿色材料的方向发展。
为此本文在总结砌体结构发展历程的同时,提出砌体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砌体结构砌块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前言砌体结构就是用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国已从过去用砖石建造低矮的民房,发展到现在建造大量的多层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和许多领域的工业建筑。
60年代以来,我国的空心砖和砌块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近20年来,采用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以及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的无熟料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和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等在我国也有了较大发展,此外,我国在砌体结构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修订颁发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在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多层砌体房屋中考虑空间工作,以及考虑墙和梁的共同工作设计墙梁等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丰富了我国砌体结构理论和设计方法。
中国是砌体大国,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万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修水利,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现存河北赵县安济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
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承的,也对弘扬我国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本论文可以知道,砌体结构的发展、历史和以后的趋势。
砌体结构是材料应用广泛的,贯穿了古代社会及现代社会。
1、砌体结构的概念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
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
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在一般的工程建筑中,砌体占整个建筑物自重的约1/2,用工量和造价约各占1/3,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砌体材料烧结钻土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与黏土瓦并称为“秦砖汉瓦”。
但是,这种砌体材料需要大量黏土作原材料,为有效地保护耕地,国家要求尽量不用黏土砖。
砌体材料正朝着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料,轻质、高强、空心、大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2、定义砌体结构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
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
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
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3、优缺点3.1?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①容易就地取材。
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②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③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可以节省木材。
新砌筑的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
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特殊的保温措施。
④砖墙和砌块墙体能够隔热和保温,节能效果明显。
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围护结构。
⑤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作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3.2、砌体结构的缺点是:①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
②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
③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砖、石的抗压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抗弯能力低。
④粘土砖需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4?国内砌体结构的历史和现状砌体结构的历史悠久,天然石是最原始的建筑材料之一。
古代大量具有纪念性。
砌体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建筑结构。
我国的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纪录。
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建于北魏时期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为高40米的砖砌密檐式塔;建于隋大业年问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净跨37.37米,全长50.82米,宽约9米,拱高7.2米,为世界上最早的空腹式石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还有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承的。
中国古代范例: 万里长城、赵州桥、大雁塔4.1 砌体结构量大面广: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1996 年增至6200 亿块,为世界其他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
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 %左右。
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
此外我国还积累了在地震区建造砌体结构房屋的宝贵经验。
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在6 度或6 度以上地震设防区。
地震烈度≤6 度的砌体结构经受了地震的考验。
经过设计和构造上的改进和处理,还在7 度区和8 度区建造了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
4.2 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60 年代以来,我国黏土空心砖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较大的发展,根据节能进一步要求,近年来我国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在主要力学和热工性能的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近10 余年来,采用砼、轻骨料砼或加气砼,以及利用河沙、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干石等制无热料水泥煤渣砼砌块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等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
从90 年代初期,在总结国内外配筋砼砌块试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在配筋砌块结构的配套材料、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上获得了突破,中高层配筋砌块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为粘土砖的主要替代材料和某些功能强于粘土砖的砌块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我国配筋砌体应用研究起步较晚,70 年代以来,尤其是1975 年海城- 营口地震和1976 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对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砌体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其成果引入我国抗震设计规范。
4.3 砌体结构理论研究与计算方法:1956 年批准在我国推广应用前苏联砌体结构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