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聚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聚落

寒冷地区的气候, 风劲、雪大,厚实的 墙体可以抵御寒风, 保持屋内暖和。高耸 的屋顶,不易积雪。
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 完善的排水系统。
湿热地区雨水多, 所以有较完备的排水 系统;墙体单薄,门 窗开得较大,利于通 风散热,可以保持屋 内干爽。
读图,想一想,东南亚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有什么关系?
文物、建筑群、遗址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
二、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
城市 聚落的形态
乡村
聚落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干栏式民居, 高脚、窗大、 墙体薄。有利 于排水散热, 在热带地区的 海岸或河边造 房,方便乘船 生活。
读图,想一想,北非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 什么关系?
窗户较小,房 屋多采用石材和 泥土修建,墙体 较厚实,平顶。 这与北非气候干 旱,光照强,温 差大、风沙大有 关。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
(D)
A.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
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
形成了聚落
2.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B.人们居住的房屋都不高而且宽敞
C.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D.聚落内多农田景观
读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的聚落形式是
A.城市
B.都市
C.乡村
D.集镇
4.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炎热多雨的气候
B.炎热干旱的气候
C.崎岖的地形
D.寒冷潮湿的气候
( C) ( A)
福建土楼 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概念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 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
聚落的形式:城市和乡村(集镇和村庄)
城市
集镇
村庄
二、城市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 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 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人口密集 房屋密集,多高层建筑 居民的居住相对拥挤 交通线密集 社会经济活动频繁 对周围发展起促进作用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污染加剧
噪声干扰
供水不足
犯罪率上升
三、乡村
居民以农业经济活动 为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 的总称,又称农村。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 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 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居住地相对分散。 乡村的房屋一般不高。 乡村的外围分布大片农田。 乡村民居体现当地的习俗和环境特点。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 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 大多高耸。
敦煌莫高窟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陵兵马俑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人遗址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培根 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人工智能和天然愚蠢无法相提并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 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其实失败是一团没经处理的陶泥,只要它敢于在灼热的窑中翻滚,出窑后,便是一件可居一指的陶瓷。 学校里的考场上可以有59分,人生的考场上决不允许不及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