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绿色社区标准
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及村口、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
绿化品种乡土适生,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乡土自然的绿化景观。
对古树名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6
村域森林覆盖率≥25%或村庄绿化覆盖率≥35%的得2分,绿化覆盖率每降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及村口等绿化较缺失,影响观感扣2分,无公共绿地扣1分。
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公共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特色文化(包括农耕、生态、民俗、民居)挖掘和适度开发利用。
4
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宅、公共建筑未得到有效保护和修缮,扣2分;本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影响的特色非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挖掘、保护和传承的的得2分;
村容整洁环境美
绿化品种较单一扣1分;缺常绿树种、季相不分明扣1分。
古树名木未得到有效保护,扣1分
绿色发展生态美
16
农村环保
对现有工业污染源进行整治,村内无新增工业污染企业。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
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
无露天焚烧秸秆。
4
工业污染源未得到有效整治,或有新增工业污染企业的扣1分,
配建三类水冲式公厕,得1分,日常保洁不到位的,扣0.5分,未建不得分。
村容整洁环境美
10
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机制(10分)
明确环境卫生保洁人员,落实长效维护资金,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制度并有效执行。
5
未明确的卫生保洁、垃圾收运人员负责村庄环境卫生,扣1分。
未落实资金有效保障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扣1分。
采取镇(街)统一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农民群众自我管理等形式,建立完善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制度并有效执行的,得3分;在设施维护、道路修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等方面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或执行效果不好的,有1项,扣1分,扣完3分为止。
村容整洁环境美
7
整洁有序
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架设有序。
7
村内有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影响村容村貌,有1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架设无序,扣2分
村容整洁环境美
8
水体治理
污水塘、臭水沟得到有效整治,河道、沟塘淤积得到疏浚。
河道、沟塘水体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河塘坡岸自然、生态。
绿色发展生态美
14
乡村旅游
在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方面有一定接纳能力,拥有展示田园风光、生态家园或宜于农事体验的游览观光项目
2
未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无特色产品或服务的扣3分;观光、旅游等方面接待能力较低的扣1分;村落拥有田园风光、生态家园或宜于农事体验项目较少的,扣1分
绿色发展生态美
15
村庄绿化
村域森林覆盖率≥25%或村庄绿化覆盖率≥35%。
泰州市美丽乡村绿色社区创建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类别
序号
内容
达标要求
分值
评分办法
村容悦目风貌美
1
村庄规划编制
完成村庄规划的编制或修编,规划符合规范、富有特色,并依法报经批准实施
2
完成村庄规划的编制或修编,规划符合规范、富有特色,并依法报经批准实施的得2分;
村容悦目风貌美
2
村庄规划执行
行政村范围内新建设项目符合村庄规划,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6
村庄内污水塘、臭水沟未得到有效整治,扣2分;河道沟塘淤积未得到有效疏浚,扣1分。
河道、沟塘有垃圾、杂物、漂浮物、有害水生植物,扣2分;河塘坡岸过度硬质化,扣1分
村容整洁环境美
9
卫生户厕与公厕
卫生户厕无害化达标率达98%以上,无露天粪坑。
村内适宜位置至少配建1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
3
卫生户厕无害化达标率达98%以上,得2分,每低1%,扣0.5分,扣完为止;有露天粪坑的,倒扣1分。
2
行政村范围内新建设项目符合村庄规划,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得2分,每发现一起建设项目不按规划实施,或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的扣0.5分,扣完为止。
村容悦目风貌美
3
村庄风貌
房屋及院墙外立面整洁协调,建筑风貌体现地域及传统文化特色。
危房和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得到改造和合理治理,
结合村庄形态和自然条件,在村口设置村庄标识。
建有满1分。
村庄内主要道路未实现硬质化,扣1分;主要道路未设置路灯照明,扣1分。
新建道路线型和宽幅与村庄形态、地形地貌未有机结合,扣1分。
公共停车场地不能满足停车需求,扣1分。
设施配套服务美
19
公共基础设施
饮用水水质水压水量满足需求,村民自来水入户率100%。
5
村级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等公共服务,功能缺一项或规模过大扣1分,扣完3分为止。
无公共活动场地或无健身运动场地,扣2分
设施配套服务美
18
村内道路
通村道路满足客运公交要求。
村内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合理设置路灯照明,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尽可能采用乡土生态材料铺设。
新建道路与村庄形态、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宽度适宜。
5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扫收集,配备转运车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和积存垃圾。
6
未采用上门收集垃圾或未配置密封垃圾箱(桶),扣1分;垃圾未及时清扫收集,扣2分。
未配备转运车辆、生活垃圾未日产日清,扣2分,村内有积存垃圾堆,扣2分。
村容整洁环境美
6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
4
生活污水未经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处理或未接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的,扣4分。
12
未实施建筑物出新或建筑与环境风貌整治,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扣8分。实施建筑物出新或建筑与环境风貌整治,但建筑外观色彩杂乱,整体风貌不协调,扣2分;建筑风貌未能体现地域及传统文化特色,扣1分。
危房和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未得到合理整治,扣2分。
村口不自然、标识不明显,扣2分
村容悦目风貌美
4
保护开发利用特色文化
1
每年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少于5次的,扣1分;
绿色发展生态美
13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体系健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入社比例年增5%以上
3
现代农业体系不健全,未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扣2分;农户入社比例年增长低于5%的扣1分
绿色发展生态美
11
发展生态经济
产业结构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一村一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
4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无“一村一品”现代特色农业的,扣2分;现代高效农业和非农产业收入占村经济总收入比重低于所在市(区)村平均水平的扣2分
绿色发展生态美
12
培育农民
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展致富能力,劳动力就业充分
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通村入户。
3
饮用水水质水压水量不能满足需求,扣1分;村民自来水入户率未达100%,扣1分。
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有1项未通村入户,扣1分。
乡风文明身心美
20
乡风文明
乡风淳朴文明,道德风尚良好,邻里关系融洽,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心志愿服务,文明户、文明村创建活动成效明显
5
有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现象的,发现一起扣1分;文明创建无计划,或计划未落实的扣2分;文明户参创率低于95%,村民文明创建知晓率低于85%的,扣1分;无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少于10%的,扣1分
2
采用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农民群众满意度在95%以上得2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村强民富生活美
23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村民年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市(区)平均水平,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所在市(区)平均水平
4
村民年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市(区)平均水平达标得2分,不达标不得分。
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所在市(区)平均水平得2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村稳民安和谐美
24
农民群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得1分,未达标扣1分,
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得1分,未达标扣1分
无露天焚烧秸秆,得1分,有1例不得分。
设施配套服务美
17
农村社区服务
村级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等功能完善,规模适度。
公共活动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配套。
乡风文明身心美
21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丰富,文体设施健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特色鲜明,吸引力强,村民参与率高
3
无村文体骨干队伍或活动不正常开展的扣1分;文体设施不健全的,扣1分;无特色民俗活动的,扣1分,
村强民富生活美
22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集体经济
2
年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上得2分,每低于5个百分点扣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