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没想到时隔4年,《实用美容大全》又要出第3版了。
在此,谨向热爱本书的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民军医出版社,特别是杨磊石老主编表示万分的谢意。
为与时俱进,第3版去掉了一些落后的美术技术照片,增加了“形象设计”的内容,其出发点是因为当前美容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20世纪60年代讲化妆,70年代讲香水,80年代讲健美,90年代讲美容,21世纪讲形象。
全方位对一个人进行“整体美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事物,因为形象既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及修养,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
本书的成功再版,还要感谢参加编写的诸多美容专家,他们有的是全国美容教材的主编,有的是美容学院的院长,还有的作者则是长期与影响美容的皮肤病作斗争的医疗专家。
你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因为人们喜欢你们写的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顾问张湖德著名美容专家2008年1月10日美容的理论与原则中国传统美容是在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美容,其特点是重在自然美、整体美,讲究身心、脏腑、经络、气血的全面调整,注重整体效应,融药物、饮食、养生、气功、按摩及针灸于一炉,充分显示出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优势。
而且既治表又治里,由此达到一种天然雕成的效果。
由于面部只是人身体的一个部分,所以要想达到美容的目的,仅做面部保养是不够的。
人只有在全身阴阳平衡、气血通畅的条件下,才能容光焕发,反之则不然。
而这些根本性的变化,是任何器械和化妆品都不能达到的,比如女性面部出现黑斑、粉刺及痤疮等,是由于体内内分泌失调所致,使用化妆品只能治表,起到掩饰的作用,却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只有通过脏腑调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此类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皮肤疾患。
由上可知,影响美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在脏腑、经络、气血,又有外在自然界四时六淫之气,只有做到内外调和,才能真正实现人体美。
一、什么是美美是人类自身不断追求的目标,因为美能给人以舒适、轻松、愉悦和享受,能激发人的激情,鼓舞人们进取。
也正由于此,人们几千年来一直在探索美,并极力去实现它。
当前,我国各地掀起的美容热是人民群众精神风貌和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浪潮。
(一)美的概念美,尽管人们一直在探索,但对于其实质和内涵,至今尚无定论。
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健美》一书中,曾对美的含义进行了概括,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1.美是事物的形体结构或模样完整无缺。
2.美是事物的形体结构的大小和比例恰当,安排秩序完美无缺。
3.美是有效用和有益的事物。
4.美在于观赏者的心灵。
5.美是客观事物鲜明和生动的表现。
由此可以看出,美不仅包括自然美,也包含社会美。
人的自然美,就是人的生理解剖特点所形成的肉体的美,也就是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外表美观;而社会美,就是人具有的道德观念的内在品质、性格、思想、行为等形成的气质美。
美是一门学科,即美学。
所谓美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主要是探讨美的本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二)美的内容1.气质美属社会美的范畴,即精神美。
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品行显示出来。
美的容貌,入时的服饰和精心的打扮,可以给人以美感,但这种美只是外表的,并不能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而且随着青春的消逝会日渐凋零;而气质美则不然,它所带来的风采不受年龄、服饰的限制,可使人永葆青春。
气质美包含的内容有很多,诸如气节美、情操美、心灵美、语言美、无私美、风度美、音乐美、书画美及舞蹈美等。
由此可见,气质美最实际,但又最难做到,需要长期学习,努力实践。
2.服饰美属生活美范畴,是关于穿衣服的美学。
它既可体现人体美,又可以修饰人体美。
服饰美,首先是衣服颜色的搭配要和谐、鲜明;其次是衣服样式,既可以表现人体健美的轮廓和柔和的曲线,又可以弥补体型的弱点和缺陷。
3.头发美头发美是人体美的重要部分。
要做到头发美,除了养发护发外,重要的是做到发型美。
发型是多种多样的,一种好的发型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美。
如长发显得温柔秀丽,短发显得飒爽利落,直发显得整洁自然,曲发显得妩媚优美,束发显得雅致俏丽,散发显得飘洒俊逸。
而每种发型又与个人的年龄、脸型有关。
4.颜面美这是最重要的美,所谓美女、美男,无不具有漂亮的脸。
脸不仅是人体美的重要标准,而且还是人体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
脏腑功能的盛衰,可通过脸的神色来判断。
脸部皮肤洁白无瑕和红润光泽,一般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
颜面美,除颜面皮肤、五官要美以外,还有组成颜面的其他要素亦要美,如头颅、脸型、额部、面颊、下颏、眉毛及睫毛等。
对于男人来说,还有胡须美,适当的胡形,不仅可掩盖面部生理缺陷,而且可使人的容貌增色。
5.五官美在人体健美中起重要作用,不仅其外部形态直接关系人体的健美,而且包括听觉和嗅觉是否灵敏,眼睛是否有神,口齿是否伶俐和听觉是否灵敏等。
尽管五官相貌与生俱来,不经手术整容无法改变其结构和造型,但若重视五官保健与修饰,仍能起到改善原有面貌的作用。
6.形体美真正的形体美是非常严格的,它必须符合对称、均衡、和谐及比例适当等原则,具体地说,身高、体重和胖瘦、躯干都直接关系到形体美。
体育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发育健壮、肌肉发达、皮肤光泽、体型匀称、四肢灵活,甚至精神饱满。
也就是说,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人体美。
7.整形美整形是医学与美学的结合,是一类特殊的外科手术。
由于它以修复缺损、矫正畸形、改善和恢复生理功能为己任,所以它就必须在塑形、切口、供区的处理方面有较高的审美要求。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就必须精工细作,精益求精。
(三)美的标准1.气质高雅,体态大方,举止文明礼貌,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2.身体健壮结实,发育良好。
3.体型高矮适度,不胖不瘦,肢体各部协调匀称。
4.皮肤红润、细腻、光滑、柔韧,富有弹性,没有皱纹。
5.五官端正,脸形匀称。
6.头发浓密、有光泽。
7.服饰得体、干净、利索。
8.男人应该具有阳刚之气,女人应该温柔而有魅力。
二、美容的理论基础(一)五脏与美容五脏,在中国传统医学上是指心、肝、肺、脾、肾5个部分,为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
人体就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体表有病,可通过经络影响到五脏;五脏功能失常又可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
祖国医学有“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论断。
因此,中医常常把面部皮肤作为五脏的镜子,如五脏的功能正常,可通过经络将气血津液输送和敷布于面部皮肤,使面容光泽红润;反之,五脏气血不足,功能失常,则面部皮肤失养,则可出现面无光泽、皮肤干燥粗糙和面容枯槁不荣的现象。
总之,五脏功能盛衰直接关系到面容的荣枯。
在人的一生中,皮肤从柔润、细腻、滋润、富有弹性,逐步变成粗糙、枯憔、多皱、松弛,主要是由于五脏功能渐渐老化的结果。
1.肺与美容中医学认为,肺与美容关系密切,原因是肺主宣发,外合皮毛。
皮,指皮肤;毛,指毛发。
外合皮毛,即肺主皮毛之意。
皮毛位于体表,需赖卫气的温煦与津液的濡润。
而卫气与津液营养皮毛作用的发挥,需要肺气的宣发。
宣发,乃布散之意,肺通过宣发作用,使水谷化生的卫气与津液,“若雾露之溉”一样敷布全身,以维持皮毛的充养、润泽与温煦。
正如《黄帝内经》说:“皮毛者,肺之合也。
”肺的这种“主宣发”“合皮毛”的生理功能就是通过肺气的作用来实现的。
肺气,即肺的功能。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没有呼吸,生命就要停止,当然就更谈不上美容了。
肺不仅主呼吸,还主一身之气,如《黄帝内经》里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人身之气,究其来源,有先天、后天之分。
论其种类,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四种。
肺的生理活动,与这些气的生成和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营气与卫气是由肺气的宣发敷布全身,元气化生之后,则有赖于肺中吸入的清气给以不断补充,使其化源不竭。
由此可见,若肺气不足就会影响全身的功能,因而动则气喘,少气不足以息,音低声弱,身倦无力,给人以精神颓丧、虚赢疲惫之感。
反映在面容上则见面色★白。
若肺气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如《黄帝内经》里说:“肺气弗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枯毛折。
”临床上,由于肺的功能失常而引起的容颜不佳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肺气不足,不能温煦;一种是外邪袭肺。
前者需要补肺气,后者则要祛风驱邪。
肺气不足者,“虚则补之”。
常用中药有黄精、黄芪、五味子、玉竹等。
肺气实者,祛风达邪。
可用苍耳子、防风等。
此外,白芷、甘菊均能祛风驻颜。
肺与美容的关系还表现在“肺气肃降,通调水道”这一重要功能上。
肃降,即清肃下降。
肺气清肃下降,是其功能特点,所以前人谓“肺气以降为顺”。
由于肺气的肃降,使经脾转输而来的水液不断地下输膀胱,从而保持水液的正常代谢和小便的通利。
如果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则体内利用后的废水蓄积于体内,以致外发水肿,内生痰饮,咳嗽喘息,有碍容颜。
此外,肺与美容还表现在肺开窍于鼻。
鼻是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所以,鼻为肺窍。
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靠肺气的作用。
肺气和利,则呼吸通畅,嗅觉灵敏。
肺气不利,则鼻塞、流涕、嗅觉不灵。
长期鼻塞,可使上唇变厚、变短,致上唇外翻、鼻翼肌肉萎缩,硬腭上拱明显,牙齿排列不齐,出现呆傻的面容,因此必须及时治疗鼻塞,以防损容。
肺阴虚,是肺的常见证候,肺阴虚常导致额红、形体消瘦。
‘肺阴虚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感受燥热之邪,直接灼伤肺阴;或恣情纵欲,房劳伤肾,肾精亏损,精亏不能滋润肺阴;或肝气郁滞,日久化火,熏灼肺脏;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经久不愈,“久咳伤肺”,皆能导致肺阴虚。
治宜补阴滋肺。
除此之外,重要的是治病求本,消除引起肺阴虚的原因。
2.心与美容心与美容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颜面美方面。
心功能的好坏能在面部反映出来,这是由于心的功能决定的。
心的生理功能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司血液循环,即通过其所联系的血脉,将气血运送至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循环不息,周而复始,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二是主神志,为“君主之官”,是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的中心,在人体内处于最高的主导地位,调节着一切生理活动。
由上所述,前者所指的心,即现代医学的心脏;后者是指人体大脑的主要功能。
即所谓“神明之心”。
心即是主身之血脉,而面部的血脉又较为丰富,所以心的气血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改变反映出来。
《黄帝内经》里所说的“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道理即在于此。
心功能正常,则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循环通畅,面色就显得红润光泽,若心血暴脱,面部色泽迅速改变,明显苍白。
正如《黄帝内经》里说:“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
”至于某些原因引起的血液凝滞,血行不畅所致的心血淤阻,常可见到面部两颊、舌质、口唇等处的颜色变得紫暗或青紫。
此外,心开窍于舌,当心脏发生病理变化时,舌常出现异常表现。
心脏的病变在中医学上有不同的证候,各种证候的表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