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特点及其现状分析目录摘要 (1)1.前言 (3)2.何谓新媒体 (3)3.新媒体新在何处 (3)3.1全方位的数字化 (3)3.2互动性 (4)3.3个性化 (4)4.网络新媒体特点 (4)4. 1 网络媒体凸显受众的主体地位,打破单向传播局面 (4)4.2网络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5)4.3网络媒体信息发布及时,传播速度快 (5)4.4网络媒体让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5)5.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5)5.1传播模式多样化 (5)5.2传播途径无偿性 (5)5.3视频传播交互性 (6)6.网络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6)6.1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 (6)6.2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 (6)6.3使用网络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6)6.4有学者国网民数量激增,但分布不均 (7)6.5网民素质良莠不齐 (7)6.6虚假信息多 (7)7.网络新媒体健康Th存发展的基本前提 (7)7.1完善网络管理立法,依法管理网络 (7)7.2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切实加强整体规划 (9)7.3创新新媒体的管理,拓展传播空间 (9)7.4改进舆论引导方式 (9)7.5提升传统媒体传播能力建设 (9)结论 (9)致谢 (11)1.前言互联网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形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及优势,例如交互性、信息交流及时性、形式多样性、传播迅速性、覆盖范围广阔、内容丰富等,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介所缺乏的。
2.何谓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指的是世间万物都可以作为媒介的一种涉猎广泛的环境。
新媒体是一种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各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杂志、门户网站、网站媒体、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也应该被称为数字化媒体,因为它需要利用数字技术、信息系技术、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局域网等的过渡下,通过手机、电脑、Ipad 等传播媒介来满足受众群体各自不同的需要。
新媒体可以有很多的定义,但大多都异曲同工。
最早出现“新媒体”概念定义的国家是美国,在至今四十多年前的美国,戈登马克于 1967 年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
慢慢地,“新媒体”在美国开始被流行,随后流向全世界。
通常情况下,一个概念有两种定义,即狭义和广义,“新媒体”的概念也不不例外。
从广义上来说,“新媒体”是需要利用数字技术、信息系技术、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局域网等的过渡下,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传播媒介来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的一种媒体形态。
从狭义上来说,“新媒体”是一种“新兴媒体”。
3.新媒体新在何处因为目前传统的媒体主要由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组成,所以新媒体也被称作“第五媒体”。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转变、及人们接受信息的效率的提升,由于其丰富的内容、较强的交流互动、多种传播媒介、受众的广泛及时等优势,“新媒体”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在现代传媒产业上拥有不可比拟的地位。
新媒体如何体现其“新” 呢?有学者们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3.1全方位的数字化新媒体的特点众多,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它的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来进行传播,这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突破。
正如 Nicholas Negroponte 所著的书籍《数字化生存》中提到的那样,快速的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肯定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工作、学习、消遣上。
决定数字化发展的是技术本身,而是人们是否能够有效利用数字化,转变他们传统的产品或服务。
然而,新媒体就具有这种转变的能力,利用全面的数字化过程,将世间万都能变为媒介。
3.2互动性新媒体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
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新媒体更胜在其信息传递者与受众者是能互动的。
新媒体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在网络平台上传播信息给每一位受众者,同时受众者可以对信息进行接收和分享交流,双方能够相互共享信息、互动交流、并能更迅速的传递信息。
新媒体的交互性让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能在不同时间和地区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既能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者的观点,也能及时更正自己的观点。
3.3个性化广泛多样的阅读者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对象,既是新媒体受众群体,这一广泛的群体具有个性喜好千差万别,那么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候,必然会对阅读者的多样性采取针对性传播。
使其信息接受者所接受到的新媒体信息符合自身需求、符合自身特质偏好。
新媒体信息传播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结合大数据技术,对信息接受、阅读群体进行整合分析,传播者在针对接受阅读群体个性需求传播个性化的信息的同时,阅读接受信息的群体也同时筛选、整合、搜寻新媒体传播的诸多信息,甚至是要求定制个性方案。
所以,由这些事实状况来看,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接受、阅读群体是具有多样、不同的个性时代,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接受阅读群体是强制性、被迫性、无选择性的受众群体,那么在新媒体时代,这部分受众群体将会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具有自主选择性、甚至是自有学者制作信息群体,形成双方流动性的交流体系。
4.网络新媒体的特点随着生产与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在网络媒体占据主流的今天,有学者们可以把它和传统媒体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的几个特点:4.1网络媒体凸显受众的主体地位,打破单向传播局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也随着快速发展,信息的接受阅读群体,既新媒体信息的受众群体,他们更具有对信息的主动选择性。
他们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他们将不仅仅再是接受者、消费者,也是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
各大社交通信软件、例如常见的微博、微信、QQ、陌陌等诸如此类的通信工具,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创造、传播、发布者。
例如常见的爆红朋友圈的热文、走红的网络短视频,这些有趣好玩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信息,被广泛传播的例子司空见惯。
4.2网络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在互联网还未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占据着主要地位,而接受阅读信息的群体,只能是被迫性接受,而传统媒体由于其自身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传播信息途径偏单一,更新传播速度较慢。
现代社会的各大通信软件,例如微信、微博、QQ 等软件,它们都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平台,给信息的接受者阅读者,既给信息受众群体提供一个双向沟通、交流的平台。
而这部分群体也能不受时空限制与信息创造、传播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4.3网络媒体信息发布及时传播速度快前文已经对新媒体的传播载体做过阐述,新媒体的发展基础是基于互联网的连接,互联网的信息输送,传递。
网络新媒体传播信息最大的特点在于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现代发达的 4G 移动通讯技术便是最直接的体现,由于移动通讯设备的便捷,与互联网时刻连接,那么对于想传播的信息便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并且分享转发。
4.4网络媒体让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网络新媒体的存在发展,让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搜寻变得更加迅速、方便、准确。
在面对海量的互联网资源时,人们可以借助各大信息搜索工具,例如百度搜索、谷歌搜索等等专业的查找工具;其次,种类齐全的官方门户网站也在每时每刻更新网站信息,完善精美的网页设计技术,如各大超链接,又对信息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系统整理,专题制作等;最后成熟的数据库、大量免费的学习资源、音频材料资源,使得对信息的获取更加的方便、系统、准确、快捷以及全面。
5、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5.1传播模式多样化信息的传播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了多种模式,多种途径。
其中最广泛的传播模式莫过于借助热门的社交平台、社交软件等等。
与从前相比较来看,现代的媒体传播更具实时性,新媒体发展至今的多样传播模式也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结果,不仅在内容上变得更加多样,而在传播模式上种类也较多。
它的内容和其传播模式是具有相互依存性的,新媒体传播需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随社会其它方面的技术发展而发展,甚至是与其它的技术相结合,因为信息的接受者、阅读者是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的,受众群体不仅要求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可读的价值性,宽泛性。
而也对信息的传播方式有新的需求。
如此,新媒体才能跟随社会的动态发展。
5.2传播途径无偿性获取免费资源是人们的普遍期望,信息的接受者阅读者都希望可以获得有用、有价值的信息,但同时又不想损失自己的利益。
这使得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应该顺应大众心理需求,采用无偿性、免费途径。
对于以前处于通信垄断地位的三大通信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在已经失去其独有的垄断优势,新媒体的存在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突破时空限制,信息具有及时而又多种多样的特点,而新媒体在保证传播的信息具有价值,既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更应该吸引更多的信息接受、阅读群体。
那么免费的传播将会促进这部分群体的扩大,免费的传播不仅仅是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效益体现,也是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
5.3视频传播交互性随着科学技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行业也一再迎来发展的高潮。
网络媒体在这个浪潮职能迅崛起,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新媒体传播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以及更具备丰富性。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信息交互式的传递奠定了基础。
传统媒体在体现交互性方面有诸多的缺点,不能够给大众带来好的体验,而新媒体中的这种交互性能够明显的表现出其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交互式的传播方式能够更好的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得新媒体在发展中能够增加更多的受众群体,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便利。
6.网络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6.1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近年来,有学者国的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这种发展为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有学者国在新媒体技术的掌握方面已经较为成熟,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基础的技术方面,也体现在光电传导、电子纸等各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支撑国内媒体技术的发展,其中一些技术的先进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技术的成熟将网络新媒体带向了一个更高的领域。
6.2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技术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
从从前的报纸、黑白电视、广播到如今的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媒体传播的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接受新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
网络新媒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据统计,中国当前光是计算机显示器和阅读器就有 1.3 亿台,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更是数不胜数,网络媒体的终端使用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大部分人都能够使用网络终端获取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就显得逊色很多,甚至不能达到网络终端传达信息的 1/4.6.3使用网络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