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分院指导教师20XX年XX月XX日目录1 绪论课题的背景及意义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建筑业是一个仅次于矿山行业的事故多发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左右是通过工程建筑业实现。

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为59256个,从业人数为万人,在建设规模和投资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连续几年都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2009年,全国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722起和865人,同比分别下降%和%。

2010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27起、死亡772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57起、死亡人数减少30人,同比分别下降%和%。

“十一五”时期,全国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与2005年相比,2010年事故起数减少388起,死亡人数减少421人,分别下降%和%。

然而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搞好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要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在组织上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安全保障体系,还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以此形成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这是因为导致事故的发生无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不安全状态两条原因,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归根到底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因素除外)。

由于安全文化是规范人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行为的理念的总和,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抓住了安全生产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根本,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精神动力的智力支持,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

它以生产安全为主题、以施工企业全体成员为主体、以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为主线、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为特征的一种文化,是对全体成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增强安全意识的一种方式。

它对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工作技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将产生系列影响。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

它是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建筑企业自身考虑,能够提高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最终安全文化将会形成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比较注重安全的软管理,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注重于安全管理制度“硬管理”对员工、机械设备及其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目的。

但这种硬管理赢得是仅仅员工的服从,而不能跟从根本上培养员工预防事故、消除隐患的自觉性。

安全文化能够强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实现个人安全目标与企业安全目标的统一。

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所以建立安全文化能够控制管理者的潜在失效,同时提高操作层的安全意识和防止不安全行为发生。

因而比那种硬性的管理具有持久性和影响力,也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形象和安全管理水平。

从社会角度考虑,形成对生命的尊重,提高人们的安全素质有益于社会发展。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注重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是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原则和核心。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以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可以培植员工安全生产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员工在建筑生产中身心安全与健康”“珍惜生命文明生产”的氛围。

同时可以避免由事故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促进整个社会有序健康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建筑业历来都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之一。

从国际上看,2003年全球的重大职业安全事故总数为355000起,其中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约60000起,占%;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英国可达到建设项目总成本的3%-6%,美国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其总成本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一比例更已高达%。

而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目前我国有建筑企业6万多家,从业人数3800多万,在施工程98万多个;并且从1990年到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依然超过千人,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愈百亿元。

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

所谓安全文化,从中观层面看,即人类在安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物质成果和安全精神成果的总和,应该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物品、安全文艺作品、安全宣传、安全群体、安全行动、安全理性、安全社会系统、安全社会结构等等。

安全文化作为当前研究和建设的重点领域,在国内外都有了它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成就。

现代意义的安全文化最初是由安全科技界专家提出来的。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人为原因发生爆炸,酿成核泄露的世界性大灾难,由此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出核电站“安全文化”概念,此后安全文化研究在自然科技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也在其它企业生产和政府报告中得到了重要体现。

当时,专家们的意见就是指人们不能仅仅从自然科学技术角度来维护安全,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安全政策等在维护安全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需要对科技理性的副作用进行思考。

安全文化研究与建设主要起源于工业化国家,远远走在中国前列。

国外的安全文化建设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开展。

政府组织相关的安全文化活动,例如欧洲安全委员会时常开展以预防职业危害为主题的“欧洲安全卫生年”活动。

其方式是欧洲各成员国通过电影、电视、及广播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举办安全招贴画和安全标志设计竞赛;美国每年的10月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组织,开展全美安全大会及展览会。

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把每年的6月20日至27日作为“全国作业车间安全周”,以通过活动达到减少工作场所事故的目的;每年7月1日至7日是全国安全周;日本每年的10月1日至7日是全国劳动卫生周,这两项活动均由日本劳动省和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主办。

目的是推进企业事故预防和劳动卫生管理活动,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加拿大安全工程协会(CSSE)每年6月都发起“加拿大职业安全卫生周”活动。

开展的方式有:展示安全宣传品和个体防护用品;放录像;公布和奖励在在安全卫生工作中达标的工人、所在部门领导;举办公司职员及其家属参加的安全宣传画比赛;组织职工和家属参加以安全为主题的野外郊游活动;组织企业职工制定个人安全卫生计划等。

2004年以来,国际劳工组织正在讨论制定关于《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将促进安全文化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他们认为:“雇主和工人的安全与卫生认识水平或意识水平,是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卫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而,创立并促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或社区文化的安全文化是重要的。

国外知名的企业如杜邦、国际壳牌石油公司、国际海洋石油公司等都根据企业和行业的特点,形成了先进的、具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在实践方面最成功的案例是美国的杜邦公司,200多年来的安全文化建设备受世人推崇。

杜邦公司的安全原则是“所有的事故都是可预防的”。

并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本能反应;第二阶段,依赖严格的监督;第三阶段,独立自主管理;第四阶段,互助团队管理。

只有当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达到第四个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安全零伤害、零疾病、零事故的目标。

这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值得我国的企业学习借鉴。

1.2.2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1992年,我国核工业专家也开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

1994年3月,国务院核应急办公室与中国核能学会联合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时任劳动部长李伯勇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

1995年,全国第五次“安全生产周”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隐患治理,积极贯彻《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首次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念。

1995年和1997年,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等单位发起,召开了全国安全文化高级研讨会和中国安全文化推进计划专家座谈会,随后一批安全文化的专家学者崭露头角,一批安全文化的论着应运而生,安全文化建设的热潮在祖国大地涌动,不少产业部门开始倡导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机制。

建筑行业主要从事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和建筑维修等活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产业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建筑业也是一个仅次于煤矿、道路交通行业的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在巨大贡献的背后,其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搞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除了在组织上建立起必须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之外,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文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文化对于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并在企业中积极推动安全文化的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000家以上的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行业覆盖了矿山、石化、建筑、冶金、道路交通运输、铁路、航空、机械、电子、电力、建材等。

企业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文化的认知程度超过了50%。

2008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通过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新的标准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号分别为AQ/T 9004-2008、AQ/T 9005-2008。

该标准对安全文化的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确立了企业组织在建设良好安全文化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旨在帮助企业组织发展优秀的强势安全文化,实现卓越安全绩效的目标。

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此有章可循。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安全文化作为要素来抓,并列为各要素之首,更显示出了对我国安全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