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商学院试题纸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时间共120 分钟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A卷课程代码112013课程班号0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共_2_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信息行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般不包括()。
A、信息侵权问题B、信息污染问题C、信息安全问题D、信息协调问题2、下列信息中属于战术层的是()。
A、成本核算B、市场竞争信息C、各种定期报告D、国民经济形势3、一般企业最高信息主管是()。
A、CKOB、CIOC、系统分析员D、系统设计员4、系统实施阶段的数据存储准备工作要努力避免“垃圾进、垃圾出”的含义是()。
A、系统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B、系统设计有问题,系统实施无法进行C、系统分析错误,整个开发工作无法进行D、系统程序设计错误,输入数据准确,输出的信息也不可靠5、模块间出现下列哪一项是改动模块时发生错误的主要来源()。
A、数据耦合B、控制耦合C、非法耦合D、以上都不是6、数据流图的绘制应采用()。
A、自底向上、逐层分解的方法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C、模块化的方法D、结构化的方法7、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计算机系统B、手工管理系统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D、通信网络系统8、在生命周期法中,除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外,中间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B、系统设计C、需求分析D、编程调试9、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A、计算机设备性能的调查B、企业的业务活动和存在问题调查C、资金来源调查D、数据处理调查10、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B、系统实施方案C、系统使用说明书D、系统测试报告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系统2、关键成功因素法3、数据流程图4、联机分析处理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的特点2、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含义与按规模大小的分类、基于网络技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简述系统维护包括的主要工作与系统维护的类型。
四、系统分析题(16分)储蓄业务的调查描述说明如下:储蓄者将填好的存(取)单及存折交储蓄所职员进行分类处理,分类按三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如果存折不符合规定或存(取)单填写不合格,则将存折及存(取)单返回给储蓄者;如果是存款,则将存折及存款单交存款处职员处理,即由他取出底帐登记后,将存折退还给储蓄者;如果是取款,则将存折及取款单送交取款处职员处理,由他取出底帐,记帐后将存折与现金付给储蓄者。
对上述储蓄业务作出如下分析:(1)数据流程分析(8分);(2)数据分析(4分);(3)处理分析(4分)。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0分,其中第2小题与第3小题任选一题做)必做题(10分):1、设某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
一是“商店”实体,属性有商店编号、商店名、地址等;二是“商品”实体,属性有商品号、商品名、规格、单价等;三是“职工”实体,属性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业绩等。
商店与商品之间存在“销售”关系,每个商店可销售多种商品,每种商品也可放在多个商店销售,每个商店销售商品有月销售量;商店与职工存在“聘用”关系,每个商店职工认输在20-100之间,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商店工作,商店聘用职工有聘期和月薪。
(1)画出E-R图,并在图上注明相关属性。
(7分)(2)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并注明主码和外码。
(3分)选做题(10分):下面题目只能选做1题,多选只给1题的分。
2(10分)、从企业的行业特点、产品特性、企业规模、管理瓶颈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等因素,分析企业的ERP与CRM的IT投资规划应该如何做?3其中,“注册管理”用户账户数据表userA的结构:要求给出“注册管理”的功能实现关键代码。
广东商学院试题纸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时间共120 分钟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B卷课程代码112013课程班号0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共_2_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A、信息技术B、计算机技术C、控制技术D、通讯技术2、信息技术的正式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公司标准和()。
A、流程标准B、接口标准C、行业标准D、文件标准3、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将()。
A、逻辑模型转换成数据模型B、数据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C、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数据模型D、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4、系统调试的对象是()。
A、源程序B、模块C、子系统D、整个应用系统5、系统说明书的重点内容是()。
A、系统开发项目概述B、现行系统的状况C、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模型D、系统实施计划6、诺兰模型主要揭示了()。
A、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B、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C、生命周期法的表现形式D、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7、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统规划的依据B、系统实施的依据C、系统设计的依据D、系统评价的依据8、系统开发方式有四种: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购买商品化软件包和()。
A、个人承包B、计算机公司承包C、合作开发D、引进国外软件9、在决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之前,首先要做好系统开发的()。
A、详细调查工作B、可行性分析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10、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B、并行转换C、试运行转换D、分阶段转换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管理信息系统2、战略目标转移法3、数据仓库4、数据挖掘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必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2、简述信息主管CIO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简述原型法开发管理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四、系统分析题(16分)吉龙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160多名员工的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十分艰难,但由于在管理中使用了ERP 软件系统,使经营目标——销售额/年,创造了2亿元的奇迹。
吉龙汽车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就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职能部门的需要购买了一些单一功能的管理软件,如财务科购买了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财务管理软件,人事科购买了工资核算软件等,这些完全根据自身职能部门的管理需求定制的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部分管理人员的手工劳动工作量,提高了部分职能部门的效率,起到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作用,但治标不治本,企业的经营目标——销售额/年提高得不快。
随着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庞大的物资流量、资金流量、海量的数据信息流、复杂的生产管理流程和多维度生产与销售的立体经营结构,使吉龙汽车公司发现:单凭企业自身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局部管理信息化,始终难以解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能集中管理和数据信息的共享问题,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信息化的过程,唯有使用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功能齐全(进、销、存、生产、财务、人事等功能一体化)的ERP 软件系统,才能真正“治本”,彻底解决问题。
吉龙汽车公司在“第一把手”的领导下,成立了ERP 项目领导小组,各部门齐心协力大胆使用了“速达ERP 软件”系统,不但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中管理和绩效指标的监控,而且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有利于查询、分析、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这就是吉龙汽车公司创造销售奇迹的根本原因。
结合本文,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对中小企业来说,只上单一功能的管理软件,存在什么问题?(4分)(2)为什么吉龙汽车公司上了ERP 软件系统,创造了一年2亿元的销售奇迹?(4分) (3)画图分析“速达-ERP 软件”系统中“销售管理子系统”的业务流程?(8分)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0分,其中第2小题与第3小题任选一题做) 必做题(10分):1、假设一个超市公司有若干仓库,若干连锁商店,供应若干商品,商店里有若干收银员。
仓库属性有仓库号、地址、电话等,商店属性有商店编号、店名、地址,经理等,商品属性有商品编号、商品名、规格、单价等,顾客属性有顾客编号、姓名、地址等,收银员属性有工号、姓名、性别等。
仓库、商店、商品之间存在进货关系,商品、顾客之间存在销售关系,收银员与商店之间存在聘用关系。
(1)画出E-R 图,并在图上注明相关属性。
(7分) (2)将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并注明主码和外码。
(3分)选做题(10分):下面题目只能选做1题,多选只给1题的分。
2、论述企业实施ERP 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
(10分)3、其中,要求给出“登录管理”的功能实现关键代码。
(10分)附表xj-03:广东商学院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112013 课程负责人朱顺泉、毛光喜等--------------------------------------------------------------------------------------------------------- --- ---------管理信息系统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A );3、(B );4、(A );5、(D )6、(B );7、(C );8、(B );9、(B );10、(C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中,存在可控因素,半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特征:整体性、可分性、目标性、相关性、开放性、适应性。
2、关键成功因素法是1970年由哈佛大学教授Zani提出来,1980年被Rochart教授用于确定信息系统战略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并不是一个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完整方法,而是从企业目标中找出关键因素,并且在信息系统战略中予以重点考虑,是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辅助方法。
该方法分为四个步骤:了解企业目标;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
3、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是用符号和图表来表示信息的流动、处理、存储过程。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图例符号包括:外部实体、数据存储、数据流向、处理过程等四类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