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A Ax
Cx Cs
③内标法
用一定量的纯物质作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试样中,根
据被测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比及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之比,计
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mi fi Ai ms fs As
mi fi Ai ms f s As
mi

f is
Ai ms As
i

mi m试样
100 %
f is
4影响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因素
样品制备
前处理方法,转化率,溶剂,供试液储存,
进样技术
与外标法关系密切,手动进样,阀进样
色谱条件
流动相流速,流动相组成,温度,柱效,色谱峰的对称性
检测器性能
线性关系,浓度型检测器,质量型监测器,灵敏度
分离度——大则影响小
5分析方法的评价——方法学考察
mi=fiAi
这就是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绝对校正因子主要由仪器的灵敏度所决定,并与分 析的操作条件有密切关系
2.峰面积的测量
①准确测量法
用计算机测量 通常高级色谱仪配有计算机,能自动计算峰面积
用自动积分仪测量 它能自动测出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测量精度达
0.2~2%
上述两种方法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广,对小峰 或不规则的峰法结合定性
①与化学方法结合进行定性 将试样经过一些特殊试剂处理,发生物理
变化或化学反应后,其色谱峰将会提前、移 后或完全消失
比较处理前后色谱图的差异,以及在柱后 用化学试剂鉴定流出物,就可初步定性鉴别 试样中含有哪些官能团
2.与其它方法结合定性
②与光谱、质谱联合定性
线性关系
测绘标准曲线,指标:相关系数r>0.9999, 获得线性范围
精密度
平行测定多次,指标:变异系数(RSD%) 应从样品制备做起
准确度
加样回收实验,指标:回收率%——接近100% 应从样品制备做起
也可用内标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
④ 标准加入法
是一种特殊的内标法。设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为Wi
首先在一定色谱条件下测定样品的色谱图,得待测组分的峰面积Ai
然后在该样品中加入已知量为△Wi的待测组分,并在相同色谱条件 下测得加入后的待测组分峰面积A’i。
计算公式:wi fi Ai
wi wi fi Ai'
Ai ms As m试样
100 %
ms和mi分别为内标物和被测组份的质量
As和Ai分别为内标物和被测组份的峰面积
fis为组份i相对于内标物s的相对校正因子
选择内标物有四个要求:
(a)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b)它必须完全溶于试样中,并与试样中各组份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 (c)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份; (d)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份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 组份色谱峰中间。
②外标法
A标准曲线法 用标样配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操作条件 下,分别定量进样测量,绘制峰面积对标液浓度的标准曲 线。并在相同条件下,注入相同体积的被测试样测出峰面 积,在标准曲线上求出被测组份的含量 B外标一点法(单点校正) C外标两点法(两点校正)
外标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但需要标样并且进样量要 求十分准确,操作条件也需严格控制
色谱仪与光谱或质谱仪等联用,实际上是光谱仪和质谱仪等起着 检测器的作用,将复杂组份的混合物经色谱柱分离为单组份,再利 用红外光谱、质谱或核磁共振谱等进行定性分析
既充分利用光谱、质谱等适于分析分子结构、官能团或物质的摩 尔质量等特点,克服了它们不易检定复杂物质的困难,又充分利用 了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
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一、色谱定性方法
定性依据 ★主要依据是每个组份的保留值
★一般需要标准样品,离开已知纯物质的对照, 就无法识别各色谱峰代表何种组份
★对某一未知试样,单独用色谱法定性十分困 难,因此常需与化学分析及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相结合
1.利用色谱保留参数定性
①保留值定性
在一定的固定相和恒定的操作条件(如柱温、流动相流速、固 定或液VR含)量,、一柱般长不和受柱其径它等组)份下的,影每响种,物表质现都为有每一一定组的份保的留特值征(值tR
2.峰面积的测量
②近似测量法 对称峰可用峰高乘半高峰宽法:
A 1.065 hWh / 2
在相对计算时可省略系数,狭窄峰还可将半高峰 宽视为常数以峰高计算
1 不对称峰可用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A 2 h(W0.15 W0.85 )
平均峰宽是指在峰高0.15和0.85处分别测量的峰 宽的平均值
wi wi Ai'
wi
Ai
wi

wi Ai' 1
Ai
标准加入法
优点:不需要另外的标准物质为内标,只需要待测组分的 纯物质,进样量不必十分准确,若在阳平前处理之前就加 入已知准确量的的测组分,则完全可以补偿待测组分在前 处理过程中的损失。对样品中的其他组分可作为内标。
要求:待测组分加入前后的色谱条件要完全一致。
内标法的优点:
测定的结果较为准确,由于通过测量内标物及被测组份的峰面积的相对 值来进行计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操作条件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误 差, 在样品前处理前加入内标,再进行处理,可部分补偿待测组分在样 品前处理中的损失。
内标法的缺点:
A.操作程序较为麻烦,每次分析时内标物和试样都要准确称量 B.有时寻找合适的内标物也有困难
1.利用色谱保留参数定性
②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法
首先用被测试样作色谱图,然后将已知纯物质加 到试样中去,在相同的条件下作色谱图,对比这两 个色谱图
若后一色谱图中某一色谱峰相对增高时,则该色谱 峰的组份原则上与加入已知纯物质是同一种化合物
当试样组份比较复杂,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 件不易控制稳定,很难准确地测定其保留值时,可 采用此法进行定性
联用方法是解决复杂未知物定性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特 别是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是当今分离和鉴定未知物最好的手段
二、色谱定量方法
1.定量依据和校正因子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被测组份的质量mi与检测器 产生的响应信号(色谱图上表现为峰面积)Ai成正比, 比例系数称为峰面积绝对校正因子fi,即
因此可利用已知物的保留值和未知物的保留值对照进行定性
利用绝对保留值定性时,要求严格控制色谱操作条件,否则重 现性较差
某若些采操用作相条对件保差留异值所r带2,1来作的定影性响分析,它仅与柱温有关,则可消除
常用标准物:苯、正丁烷、对二甲苯、环己烷、2,3,4-三甲基戊 烷
对于组份比较简单的已知范围的混合物试样,可采用此法进行 定性。也可利用文献上的r2,1值或色谱手册中的r2,1值对照定性。
3.常用定量方法
①归一法
若试样中各组份都能流出色谱柱并在所用的检测器上都能产 生信号显示出色谱峰,则可测量所有组份色谱峰的峰面积, 由下列公式计算各组份的含量
i

A1 f1

Ai A2 f 2
fi
An
fn
100 %
Ai为任一组份的峰面积,fi为任一组份的质量校正因子 归一法的优点是无需标样,结果准确,操作简便,操作条件 (如进样量、流速等)变化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宜于分析 多组份试样中各组份的含量。
1.利用色谱保留参数定性
③双柱法定性
将试样和标准物的混合物分别在两根极性相差较 大的色谱柱上进行色谱分离
观察标准物和未知物色谱峰在这两根柱子上是否 始终重合,如两色谱峰始终重合,可判断为同一组 份,否则不是同一组份。
可以避免不同组份由于保留值的偶然一致性,可 能发生的定性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