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试题

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试题

一季度安全法律法规考试题:分数:一、填空题: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狭义的法律是指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还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4、通常所指的煤矿三大规程是指《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5、“三违”的内容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6、法律的内容反映的是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B)1、安全生产法的总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 促进经济发展。

”A. 控制B. 防止和减少C. 预防 D 降低( A )2、《安全生产法》的空间效力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域, 包括A.我国的领土、领空和领海B.我国大陆地区和领海C. 我国大陆地区、领空和领海D.我国的领土和领海( C )3、《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A.主要负责B. 承担责任 C 全面负责D. 间接负责(B )4、在以下的单位中, 除企业以外,都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矿山B. 交通运输C. 建筑施工D.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D)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除了主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外, 建立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A. 舆论体系B. 安全生产责任制C维权部门 D. 举报制度(C)6、在应急救援时,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A. 咨询有关专家B.报告上级领导, 等候指示C. 立即赶赴现场, 组织抢救 D 处罚有关违章人员( C )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的部门, 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A 安全生产B安全技术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D 安全管理(C )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 造成了重大事故的, 应。

A. 给予处分B. 给予教育批评C. 追究其刑事责任D 扣发奖金(B )9、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国家对煤矿实行制度。

A.监督B. 监察C. 管理D. 责任(C )10、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由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的。

A.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国务院D. 地方人民政府(C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所规定的生产条件。

A.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B. 安全生产制度C. 国家和行业标准D. 安全管理体系(C)1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A. 职称B. 学历C. 管理能力D 专业知识(A )13、以下不属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法定权利的是A. 调整岗位权B. 批评权C. 建议权D. 拒绝违章作业权(A)14、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告行为, 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 报告和检举B 揭发和控告C 检举和揭发D. 揭发和取证( A )15、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A. 综合监督管理B. 综合统一管理C.综合整治D.统一监督( D )16、不符合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场所的条件的选项是A. 在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悬挂明显疏散标志牌B. 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C. 员工宿舍设有紧急疏散的出口D. 为了保证安全, 晚间锁住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C )17、对于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

A. 同时策划、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B .同时计划、同时设计、同时生产和使用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 .同时设计、同时生产、同时施工(D )18、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应当自收到申请审查的设计资料之日起内验收完毕, 签署意见并书面答复。

A.45 日 B .10 日 C 15日 D.30 日( B )19、煤矿发生事故后, 煤矿事故调查工作, 拒绝接受调查取证、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警告, 可以并处3 万元以上15 万元以下的罚款。

A. 不积极开展B. 阻碍、干涉C. 逃避D. 掩盖(D )20、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A.北京某股份制企业的生产活动B.浙江某建筑公司的生产活动C.广东某煤矿的生产活动D.澳门某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B)21、《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此款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标准。

A. 一般B.强制性C.通用D.推荐性(A )22、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B.新人厂人员C.复岗人员D.转岗员工( A )2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工伤社会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失业保险(C )24、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100B. 200C. 300D. 400(B)25、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_制度。

A.改进B.淘汰C.保留D.限范围使用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调查、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2、煤矿效益好,生产任务紧,放松安全管理有情可原,但效益不好,生产任务不在时,一定要严格管理。

(×)3、从业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听从指挥,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4、煤矿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5、长期工作的从业人员,不需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实行煤矿安全监察制度是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依法治理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

(√)7、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的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各交一半。

(×)8、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监督检查不能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随意地查封或责令停产停业。

(√)9、某施工单位在为员工发放安全帽等防护用品时,要求员工每人负担其中一部分费用。

(×)10、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党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11、煤炭资源实行属地所有原则,地表或者地下的煤炭资源的所有权因其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12、在同一开采范围内不得重复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

(√)13、煤矿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4、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也无权撤销原批准。

(×)15、开采矿产资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分数:一、选择题( D )1、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A.北京某股份制企业的生产活动B.浙江某建筑公司的生产活动C.广东某煤矿的生产活动D.澳门某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 B)2、《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此款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标准。

A. 一般B.强制性C.通用D.推荐性( A )3、应持证上岗。

B.特种作业人员 B.新人厂人员C.复岗人员D.转岗员工( A )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工伤社会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失业保险( C )5、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100B. 200C. 300D. 400( B)6、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_制度。

A.改进B.淘汰C.保留D.限范围使用二、判断题1、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调查、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2、煤矿效益好,生产任务紧,放松安全管理有情可原,但效益不好,生产任务不在时,一定要严格管理。

(×)3、从业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听从指挥,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4、煤矿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分数:一、选择题()1、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A.北京某股份制企业的生产活动B.浙江某建筑公司的生产活动C.广东某煤矿的生产活动D.澳门某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2、《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此款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标准。

A. 一般B.强制性C.通用D.推荐性()3、应持证上岗。

C.特种作业人员 B.新人厂人员 C.复岗人员D.转岗员工()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工伤社会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失业保险()5、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100B. 200C. 300D. 400()6、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_制度。

A.改进B.淘汰C.保留D.限范围使用二、判断题1、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调查、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2、煤矿效益好,生产任务紧,放松安全管理有情可原,但效益不好,生产任务不在时,一定要严格管理。

()3、从业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听从指挥,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4、煤矿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