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类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专类园
(三)植物专类园发展趋势
专类园是世界各国的植物园中重要的园区和展示方式。 专类园逐渐走出了“园中园”和附属园的模式,开始走 进了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 如:上海延中绿地的药草园。
.
二、植物பைடு நூலகம்类园的类型
1、展示亲缘关系的专类园 2、展示生境内容为主题的专类园 3、以植物观赏特点为主题的专类园 4、体现植物特殊经济价值的专类园 5、其他专类园
.
海棠园
.
3、以植物观赏特点为主题的专类园
展示秋色叶的色叶园 展示香花和香叶植物的芳香园 展示落叶植物枝干美的冬景园 展示草本花卉的草花园 展示果实的秋实园 盆景园
.
4、体现植物特殊经济价值的专类园
药用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油料植物、蜜源植 物、香料植物、栲胶植物
应用多:瓜果园
5、其他专类园
.
二、岩石园的形式
1、自然式岩石园 2、规则式岩石园 3、墙园式岩石园 4、容器式微型岩石园 5、高山植物展览室
.
1、自然式岩石园
以展示高山地形及植物景观为主,适于建 设在较大场地中,以再现山地、峡谷、干河床、 碎石坡、溪流等自然高山景观。
.
.
自然式岩石园的建造要求 ①要有丰富的地形。有山峰、山脊、碎石坡、
.
1、展示亲缘关系的专类园
①同种植物:梅园、菊圃、牡丹园、桂花园、荷园等 ②同属植物:丁香园、杜鹃园、山茶园、鸢尾园、小
檗园、蔷薇园、海棠园等 ③同科植物:苏铁园、木兰园、竹园等 ④门、纲、科等植物:松柏园、松杉园、蕨类园等。
2、展示生境内容为主题的专类园
岩石园、阴生植物园、湿生植物园、盐生植物园、 沙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
.
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厄亚高山植物园学会(The Alpine Garden Socity Tasmania);
英国的高山植物园学会(The alpine garden) 苏格兰岩石园俱乐部(The Scottish Rock
Garden Club); 加拿大的英联邦哥伦比亚高山植物俱乐部(The
.
墙园的建造要求 ①墙面不能垂直,要向护土方向倾斜。 ②石块插入土壤固定,要由外向内稍朝下倾斜,以
免水土流失,也便于承接雨水供植物生长。 ③石块之间的缝隙不宜太大,竖直方向的缝隙要错
开,以免墙面不牢固。 ④石料以片状的石灰岩较为理想,既能提供植物生
长较多的缝隙,又有理想的色彩效果。 ⑤墙园建造过程中结合植物需要. 进行土壤改良。
不同主题:儿童专类园
.
第二节 岩石园
一、岩石园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1、概念
岩石园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体,结合地形, 选择适当的沼泽、水生植物,展示高山草甸、牧 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
模拟自然界岩石及岩石植物的景观,附属于 公园内或独立设置的专类公园。
.
2、发展历史
16世纪,英国引种和驯化高山植物做观赏。 17世纪中叶,修建高山区引种驯化植物,高山园是岩 石园的前身。 1882年邱园植物园利用苏塞克斯郡的石灰岩建立岩石 园。 英国牛津大学植物园、剑桥大学、英国威斯利花园等 先后建立了岩石园。
.
规则式岩石园的建造要求
①岩石园的基础,从地面向下挖20—30cm,放入 园土,在安置大块岩石。
②岩石园的内部以瓦片和砾石为主,表层以园土 和沙为主要材料,间隔安置些大的岩石。
③岩石布置宜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并通过一些 匍匐性植物的种植来打破过于生硬的线条。
.
.
.
3.墙园式岩石园
是用堆叠起来的岩石组 成的石墙,呈钵式,在石墙 的顶部和侧面都能种植物。 形式有单面式、双面式;有 高墙、矮墙。
.
4.容器式微型岩石园
各种容器中种植衍 生植物并配以石砾。
用石槽、塑石或其 他质地的容器,基部要 有排水孔,植物选择一 些矮小品种。
并有溪流、瀑布、跌水与岩石生动结合。还可 以做下沉式岩石园模拟山谷景观。 ②道路设计宜为曲折多变的自然路线,台阶、 蹬道、卵石小径相结合。 ③种植床要避免大小一样,用山石镶嵌出边缘, 要力求自然。 ④根据岩石园的风格来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
.
2、规则式岩石园
具有规则式岩床、单面或多面观的规则上 升的台地式或山丘式岩石园。
第十五章 专类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2016.02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国植物景观审美与实践 第三章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环境与植物景观的生态关系及景观效果 第五章 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第六章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 第七章 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的一般技法 第八章 建筑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九章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章 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一章 道路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三章 花坛与花境设计 第十二章 地形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四章 植物材料的调查与规划
.
一、植物专类园的发展史
实用的种类
观赏或专为用做遮阴的植物种类
(一)我国植物专类园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1、起源阶段
起源于秦汉时期的长安。
上林苑:长杨宫、竹宫、细柳宫等。
2、成熟阶段
唐、宋时期。杭州西湖孤山梅花,洛阳牡丹。
3、继承和发展阶段
明清时期。杭州西湖的桂花。
.
(二)西方植物专类园的发展
蔬菜园、药草园
Alpine Club of British Columbia); 丹麦的高山植物园学会; 美国的岩石园学会(The American Rock Garden
.
我国在庐山植物园,于本世纪20年代由陈封 怀先生创建了一个岩石园。其设计思想为:利 用原有地形,模仿自然,依山叠石,做到花中 有石,石中有花,花石相夹难分;沿坡起伏, 垒垒石垛,丘壑成趣,远眺可显出万紫干红。 花团锦簇,近视则怪石峰峡,参差连接形成绝 妙的高山植物景观,至今还保存有石竹科。报 春花科、龙胆科、十字花科等高山植物约236种。
第十五章 专类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
第十五章 专类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一节 植物专类园的发 展史
第二节 岩石园 第三节 禾草园 第四节 竹园 第五节 牡丹园 第六节 月季园
.
第一节 植物专类园的发展史
专类花园:以某一种或某一类观赏植物为主 体的花园。
专类园:具有特定的主题内容,以具有相同 特质类型(种类、科属、生态习性、观赏特性、 利用价值等)的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以植物搜 集、展示、观赏为主,兼顾生产、研究的植物主 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