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图书馆建筑设计PPT精选文档
图书馆建筑设计PPT精选文档
20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3)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方式: 传统分散—集中的块状 进深不大长条状体形—进深较大块状体形 分隔固定的小空间—开敞连贯的大空间 以提高图书馆使用的灵活性,达到功能互换的可能。
21
传统平面形式
现代平面形式
22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4)书库由单一的集中型向分散的多线藏书形态 发展。如开架阅览室和半开架阅览室等,与 此同时也出现了开架借书室。
14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2、“三统一”原则: 统一柱网
寻求一个开间和进深的尺度,能够 适应各种功能需要。求得阅览、藏书、办 公等功能基本单元(例如一个阅览座位、 一档书架、一个办公位置等)适宜尺度的 最小公倍数值。
15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统一层高 寻求一个适应各种使用功能要求的垂
直尺度,以达到适用和经济的效果。
近现代的闭架管理,被称为“馆本位”。13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80年代起,由传统型向开放式的现代化的 图书馆转变。引入“模数式”图书馆设计 方法。
“模数式图书馆”概念:
是按一定的模数式原则进行设计的。它 具有较大的空间,统一的柱网、层高和荷载 能力,布局可以灵活变化,以家具组成不同 的功能空间,力求适应图书馆多种功能的需 求和发展。
29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功能特性: 1、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对知识需求量大,要
求信息传播快,藏书专业性强,科技含量 高,分类清晰繁多,给不同知识层次的读 者提供阅览空间。 2、为适应求知需求,提高周转率,密切读者 和藏书之间关系。
30
皇史宬内院入口
5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天一阁: 建于明1561年,私
人藏书楼的著名实例。 位于宁波的月湖西畔。
6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清代七阁: 乾隆年间藏
清代七阁
《四库全书》 内廷四阁
江南三阁
之所。 故宫文渊阁
杭州文澜阁
圆明园文源阁
扬州文汇阁
承德文津阁
镇江文宗阁
沈阳文溯阁
古代藏书建筑以“藏”为主,被称为“书本位7 ”
27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图书馆规模: 1、小型图书馆<50万册 2、中型图书馆50-150万册 3、大型图书馆150-500万册以上 4、特大型图书馆500万册以上
28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三、高校图书馆的特性 特点: 服务对象不同 环境意义不同 对文化科技类别及其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 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不同
图书馆建筑设计
1
主要内容:
图书馆概述 选址及总体布置 功能关系布局及空间的组织特征 各功能空间的设计要求及布置方式 实例评析
2
认识图书馆建筑
图书馆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已经存在了相当 长的历史时期,它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和记 录者。自从有了文字以来,人类便孕育了保 存文字记录的必要,远古的人类将历史刻在 石头上和甲骨上,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历史的 进步,慢慢出现了收藏和利用这些载体的特 殊建筑物,后人称之为图书馆。
功能不是固定的了,而是流动的。
25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二、图书馆的类型和规模
图书馆类型:
1、《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
其中“图书馆的分类”六个类型:
国家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非专业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
专门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26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2、我国从建筑设计需要出发分四类: 公共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 科研及专业图书馆 特殊图书馆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二)我国近代图书馆建筑 1、近代公共图书馆: 浙江古越藏书楼:(绍兴鲁迅图书馆)
浙江徐树兰于1902年在绍兴建造。 推动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过渡 北京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 1909年,1931年丹麦建筑师慕勒设计。
开始设供读者使用的图书阅览空间
8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阅览室 -流通率较高书刊 基本书库-流通率不太高书刊 密集书库-流通率很低或呆滞书
23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高冀生,建筑学报,“模数式图书馆之演 变” ,97年第5期P32
建筑学报,超市化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设计, 2005年第12期 P82
24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结论: 功能——简单到复杂 空间——单一到多重 管理——封闭到开放 结构——自由到模数制 类型——单一到多样化
深圳大学图书馆: 建于1986年,
我国现代化图书馆 最早的有代表性之 例。
18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3、建筑设计模式特征: 1)设计理念上: 以用为主, 以阅为主, 以读者为主, 开架管理模式或 实行开架闭架管理相结合。
19
第一节 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概况
2)空间由封闭、固定 的空间形态转变为开 放、灵活的空间形态。
16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统一荷载 统一荷载的命题来自功能的可变性。 荷载较轻的用房没有必要提高荷载指
标去适应并不存在的使用功能变化。 变动可能的用房主要是藏书、阅览和
目录、出纳等用房,以及由于新兴载体、 互联网络等的发展所带来的新需求。
现代的开架管理,被称为“人本位”。 17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突破了我国古老的封建藏书楼的建 筑模式,将藏书、阅览、借书、办公等 明确分区,实行藏阅并重和藏阅分开。
12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三)我国现代图书馆建筑 1、新中国建立后,大致分三个阶段: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采用闭架管理,强 调藏、借、阅、管功能的独分区,四大 空间按书刊流通路线布置。 70年代后期,以读者为主,出现少量的开 架阅览、进库借阅。最大限度地缩短读者 与知识载体的距离。
新载体、新印刷技术的出现,造成图书馆在 管理和功能上的变化,推动着图书馆建筑的 不断发展和变化。
3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一、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藏书建筑 皇史宬:
建于明1534年, 皇家藏书楼。位于 北京太庙东南。
它是我国保存最 完整的皇家档案库。
4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皇史宬正殿外观
北京京师图书馆
9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2、近代大学图书馆
清华学堂图书馆: 1916年建造
10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东南大学盂芳图书馆:1922年建造
11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概述
3、近代图书馆发展意义及特征: 北京图书馆被称为“里程碑式的图
书馆” ,标志着近代图书馆在我国的 诞生和发展,并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