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的分析》教材分析

《数据的分析》教材分析


四、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本章知识展开的结构框图 (与原教材的对比)
数据的集中趋势 数据的波动程度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用样本平均数

估计总体平均数



用样本方差
总 体
估计总体方差
五、课时安排
全章教学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约5课时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教材分析
北京市楼梓庄中学 李涛
教材分析提纲
一、教材的地位与前后联系 二、《课程标准》的几点理解 三、本章学习目标 四、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五、课时安排 六、中考是如何考察的 七、教学建议
一、教材的地位与前后联系
从《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 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 书独立于“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领 域编写,共三章。这三章内容采用统计和概 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 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 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七年级下册第10章为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数据 的分析”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 散程度的常用方法。
三、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 计意义; 2.会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能选 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理解方差的统计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 方差;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 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三、本章学习目标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 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 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 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160,160 D.180,180
六、中考是如何考察的
2010年:平均数、方差计算
7. 10名同学分成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它 们的身高(单位:cm)如下表所队员5
C、30,32
D、32,31
六、中考是如何考察的
2012年:众数、中位数计算
7.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 查了20户家庭某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
用电量(度) 120 140 160 180 200
户数
2
3
6
72
则这2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80,160
B.160,180
• 体会样本与总体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 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总体 方差。
例2.某快餐公司的香辣鸡腿很受消费者欢迎.现有甲、乙两家农 副产品加工厂到快餐公司推销鸡腿,两家鸡腿的价格相同,品质 相近.检查人员从两家的鸡腿中各随机抽取15 个,记录它们的质 量(单位:g)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快餐公司应 该选购哪家加工厂的鸡腿?

——2015版《考试说明》
关于数据分析观念的要求
过程性要求:让学生经历调查研究、收 集、处理数据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作 出判断,并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关于数据分析观念的要求
方法性要求: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 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 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关于数据分析观念的要求 体验性要求: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六、中考是如何考察的
2011年:众数、中位数计算
5、北京今年6月某日部分区县的高气温如下表:
区县
大兴 通州 平谷 顺义 怀柔 门头 延庆 昌平 密云 房山 沟
最高气 32 32 30 32 30 32 29 32 30 32 温
则这10个区县该日最高气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32,32
B、32,30
二、《课程标准》的几点理解
•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 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
• 例68 某个公司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 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公司的月工资的平均数、 中位数和众数,并分别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职务 经理 副经理 职员
人数
1
2
12
月工资/元 5000 2000
约3课时
20.3 课题学习
约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约2课时
六、中考是如何考察的
常以选择题体的形式出现,强调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 计算。
六、中考是如何考察的
2014年:加权平均数、众数计算 5.某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如表:
年龄(岁) 18
19
20
21
人数
5
4
1
2
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800
二、《课程标准》的几点理解
• 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 据的方差 。
• 例69 如果还有一个公司也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 月工资情况如下表。参照例68,比较两个公司的月 工资状况。
职务
经理 副经理 职员
人数
1
2
12
月工资/元 3000 1800 1000
二、《课程标准》的几点理解
对课程内容中的若干核心概念作适当调整
原课标: 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6个)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
新课标: (10个)
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
• 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指整理、分析数据; 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判断; 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方 法,解决实际问题。
甲 74 74 75 74 76 73 76 73 76 75 78 77 74 72 73 乙 75 73 79 72 76 71 73 72 78 74 77 78 80 71 75
二、《课程标准》的几点理解
• 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 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 例70 比较自己班级与别的班级同学的身高 情况。
A.18,19
B.19,19
C.18,19.5 D.19,19.5
六、中考是如何考察的
2013年:加权平均数计算
7. 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 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小时) 5
6
7
8
人数
10 15 20 5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A. 6.2小时 B. 6.4小时 C. 6.5小时 D. 7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