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方言中的代词
本文分类描写了南阳方言中的代词,把南阳方言代词分为三大类,每一类又根据其内部的特点细分为若干类。
对部分代词做了来源上的考释。
标签:南阳方言代词近代汉语来源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
南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部分,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南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郑汴片。
本文分类列举和描写了南阳方言的代词。
一、人称代词
南阳方言的人称系统如下表“()”里的是普通话的说法:
(一)俺
“俺”产生于宋代。
如辛弃疾《夜游宫·苦俗客》“说得口乾罪过你。
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
”石孝友《浪淘沙》:“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
”元明以后普遍使用,相当于“我”。
《正字通·人部》:“凡称我,通曰俺,俗音也。
”在南阳方言中,“俺”即表示单数人称“我”,也可表示复数人称“我们”,表示复数时,绝大多数是排除式:
(1)恁在家歇着吧,俺走了。
(我)
(2)张燕也来了,待会俺一块走。
(我们)
“俺”的来源,清俞正燮说:“《诗·匏有苦叶》云:卬须我友。
’似卬、我复。
今按:卬,我也。
今俗通书为俺。
”(《癸巳类稿·复语解》)吕叔湘先生认为:“宋金白话文献里的俺只是取奄之声来谐我们的合音。
”现代学者大都认同吕先生的
观点。
(二)俺们(每)
“俺们”作为第一人称复数,主要用于排除式,相当于“我们”,也有人说成是“俺每”:
(3)俺每在地里干了一天,才把红薯秧栽完了。
(三)您
“您”最早见于宋元话本和金元诸宫调里,从语音上来推,“您”应当是“你们”的合音,在南阳方言中,“您”即可指称第二人称单数,也可指称第二人称复数:
(4)俺可没您厉害,您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
(5)您几个赶快把教室打扫一遍。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通话中“您”只表示对人的敬称,而且只在书面语中偶然可以看到“您们”这样的称呼,但在南阳话中,“您”不仅表示对人的敬称,也广泛用于第二人称,而且“您们”的说法很普遍。
此外,表示人称的还有“咱”“咱们(每)”“自个儿”“旁人”“人家”等,“咱”“咱们(每)”在北方方言里使用很普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上文说过“俺”“俺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常用于排除式,而“咱”“咱们(每)”则多用于第一人称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6)咱不听她哩,咱得有主见。
(7)咱们(每)都去吧,热闹些。
关于“咱”的来源,吕叔湘先生指出:“咱”是“自家”的切音,为“自家”转变而成。
在南阳话中,“咱们”有时也说成“杂[ʦa]”,当是“咱们”的合音。
二、指示代词
南阳方言的指示代词可分为近指和远指两大类,现具体列表如下:
(一)表人、物的指示代词
南阳方言中指人和物的指示代词系统跟普通话很接近,如表近指的“这”“这些”,表远指的“那”“那些”跟普通话的用法是一样的,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不能单独使用。
不同的是,南阳话中还有一个指人或物的指示代词“这号儿”“那号儿”,这两个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这种”“那种”:
(8)这号人自私得很,不用理他。
(9)自家的事儿都管不了,哪有闲工夫去管那号事儿。
(二)表处所的指示代词
南阳方言中表处所的指示代词“这害儿”“那害儿”“这每儿”“那每儿”比较特别,在其他方言中还未见到如此说法,至于它的词源是什么,也未见学者考证,据笔者推测,“这害儿”“那害儿”可能来源于近代汉语的“这搭儿”“那搭儿”,“害”和“搭”的韵母还是比较接近的,同样由“每”和“边”声母发音部位的一致可推想“这每儿”“那每儿”可能是“这边儿”“那边儿”的转音。
南阳话中的这些表处所的指示代词跟普通话表处所的“这种”“那种”的语法功能是一样的,即都可作主语、定语、宾语。
(10)这害儿有很多蚂蚁。
(11)你弟弟在那每儿。
(三)表时间的指示代词
南阳方言表示时间的指示代词除了“这会儿”“那会儿”“这会子”“那会子”以外,还有“这阵儿”“那阵儿”“这阵子”“那阵子”的说法,这两组词的意义不大相同,前者往往指代较为具体的时间,眼前刚过去的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而后者往往指代较为模糊的时间,多表示几天前或更久以前的时间段。
(四)表方式和程度的指示代词
普通话里表示方式的指示代词用“这样”“那样”,而在南阳话中则不这么说,南阳人往往会说“这住”“那住”,也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不过往往出现在年轻人的口中,多是受普通话的影响。
(12)你那住写是错的,你应该这住写。
跟表示方式的指示代词一样,南阳话中表示程度的指示代词“镇”“恁”也可以作状语,而且只能作状语,不能用作别的,它在普通话中的对应词是“这么”“那么”,从语音特点上来看,“镇”“恁”应该是“这么”“那么”的合音。
三、疑问代词
南阳方言疑问代词的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一)问人
问人,普通话最基本的形式是“谁”,其替代形式“哪位”是敬称,南阳话中也是这样,只是在表示对人的不大敬时,南阳人往往会说是“啥人”,而在普通话中则会说“什么人”。
(13)这个是啥人啊,把我的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的。
(二)问物
与普通话的“什么”对应,南阳人说“啥”,这个词大约产生于明清时期,最早写作“奢”或“煞”,可能是“什么”的合音。
“做什么”南阳人往往说“做[ʦou]啥”,东部区的南阳人有的会说成是“做[ʦou]么西”:
(14)他在做啥,老半天也不来。
此外,表示没有任何东西,南阳话常说“任啥儿”,常与“没”结合,如“没任啥儿”即一无所有。
(三)问事情
南阳有个有音无字的“□[tʂua]”,相当于普通话的“做什么”“干什么”,是一个三音节的词组。
(15)还没任□[tʂua]儿哩,就哭哭哭,好像打你一顿似的。
(四)问处所
问地点南阳话中有两个词“那害儿”“那块儿”,对应于普通话的“哪儿”,“哪害儿”“哪块儿”意义略有不同,问某人住哪里往往会说“你住哪害儿”,一般很少人会说“你住那块儿”,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两者还是可以互换的,“哪害儿凉快你到哪儿去”,也可以说成“那块儿凉快你到哪儿去”。
(五)问时间
表示时间的疑问代词,在南阳方言中有“几儿”“啥时候”“多咱儿”,“几儿”对应于普通话的“几号”“啥时候”“多咱儿”对应于普通话的“什么时候”:
(16)今儿是几儿了,我快过生儿了吧。
(17)啥时候了,还在磨蹭,要迟到了。
(18)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怎么说那话,多咱儿我亏待你了。
(六)问数量
“几个”在南阳话中的用法跟普通话相同,都表示对估计是十以下的数量发问,比较特殊的是“多”这个词,在南阳话中“多”的语法功能比普通话中的“多”宽一些,在作副词、形容词时,“多”在南阳话中的用法同普通话完全一样。
不同的是在作数量词时,“多”可代替普通话的“多少”,表示对数量的询问,也就是说,在南阳话中,一般不用“多少”这个词,询问数量就用“多”表示:
(19)您家粮食还有多,看能不能给我借点。
(七)问原因、方式
“咋”“咋住”这两个词在南阳话中用得很广泛,既可以表示对原因的询问,也可以表示对方式的询问,“你咋问那哩?”即“你为什么问那些?”,“你咋回来哩?”即“你怎么回来的?”,据吕叔湘先生考证,“咋”出现的时间较早,不会晚于唐代,在《敦煌变文集·燕子赋》有这么一句:“凤皇王兮乍不知?”,后来又写作“咋”。
李白《江夏行》:“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作个”就是现代四川话里的“乍个”。
但为什么又有“咋住”的说法,就不得而知,还有待考证。
四、结语
(一)南阳方言中的代词有很多是从近代汉语中直接继承过来的,如人称代词“您”“俺”,指示代词“镇”“恁”,疑问代词“多咱儿”“咋”等等。
(二)合音词较多,如“您”是“你们”的合音,“镇”是“这么”,“恁”是“那么”的合音等等。
(三)相关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之间,词形和功能的一致性较强如人称代词和询问人称的疑问代词的复数形式、领属形式相一致,指处所的指示代词和询问处所的疑问代词之间,词形和用法相平行,充分显示了代词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3]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河南省志·方言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4]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言词汇[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王晓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