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于发展迟缓引起的, 因此应致力于发展,同时注意保护和改善环境;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多是由于工业和技术的发展而 引起的;
人口不断增长引起环境问题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必须运用知识与自然取得协调,为当代和子孙 改善环境,这与和平和发展的目标完全一致;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共同性原则 不同国家、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及现阶段发展水平 的制约,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实施步骤并不统一,但实现可 持续发展这个总目标及应遵循的公平性及持续性两个原则是相同 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 展。 共同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发展目标的共同性,这个目 标就是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安全,并以最合理的利用方式为整个 人类谋福利;二是行动的共同性。因为生态环境方面的许多问题 实际上是没有国界的,必须开展全球合作,而全球经济发展不平 衡也是全世界的事。
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我们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仅能 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 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 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是人类对环境与发展认识的重大飞跃
10个国家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参加
宗旨和目标: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使国 际社会包括制定政策的人们和公众,对人类困境包括经济的、 社会的、自然的和政治的诸多复杂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 提出应该采取的能扭转不利局面的新态度、新政策和新制度。
二 《增长的极限》——引起全球思考的“严肃忧虑”
“悲观派”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
113个国家或地区参加
中国派出了代表团
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环境宣言 37个共同观点,26项共同原则
向全球发出呼吁,已经到了这样的历史时刻,在决 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 环境产生的后果。
“限制”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 需要的能力所施加的限制;
“平等”,即隔代之间的平等,以及当代不同地区,不 同人群之间的平等。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环 境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 求的应当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环境-社会复 合系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每个公民,机关,团体和企业都负有责任;
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
对于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由各国合作解 决,并由国际组织采取行动。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1983年3月,成立了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 挪威前首相G.H.Brundland夫人任主席;
工作目标: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环境策略,推动各国在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方面广泛的合作,研究国际社会有 效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协助人们对长远的环境问题 建立共同认识并为之付出必要的努力,制定长远的行动计划, 确立世界社会目标。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经济体能够连续地提供产品和劳务,使内 债和外债控制在可以管理的范围以内,并且要避免对工业和农业 生产带来不利的极端的结构性平衡。 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保持稳定的资源基础,避免过度地对资源 系统加以利用,维护环境吸收功能和健康的生态系统,并且使不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程度控制在使投资能产生足够的替代作用的范 围之内。 社会的可持续性:通过分配和机遇的平等、建立医疗和教育保障 体系、实现性别的平等、推进政治上的公开性和公众参与性这类 机制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3.2 物质平衡理论
1. 揭示了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本质
在生产过程中,物质按照平衡原理相互转换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越多,则原料(资源)消耗也就越大,即废物是由原料转化而来的,清 洁生产使废物最小化,也等于原料(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从根本上说,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平衡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大关系。 人与自然必须是平衡的、协调的。 归结起来: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本区域的 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展为代价。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第三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理论 基础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第三章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3.1
可持续发 展理论
3.2
物质平衡 理论
3.3
生态学理

3.4
ISO14000 管理系列标 准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由来
3.1.1
3.1.2
可持续发展 的内涵和基 本原则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 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永续 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这就 要求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不 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社会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包括两个方面:耗用资源及排放废物。为 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强度应限制在其最大 持续收获量之内;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速度不应超过寻求作为 代用品的资源的速度;对环境排放的废物量不应超过环境的自净 能力。
《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蕾切尔.卡逊的个人悲剧和时代影响 蕾切尔.卡逊受到攻击和污蔑,1964年死于癌症;
蕾切尔.卡逊的警告唤醒了人们;
人们将永远纪念这位对地球充满爱心,并具有远见 卓识的科学家。
二《增长的极限》——引起全球思考的“严肃忧虑”
罗马俱乐部 俱乐部于1968年成立
成立了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D.L.Meadows教授为首的 研究小组,选择了人口增长、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 产、环境污染等五个决定和限制全球增长的基本因素,以 1900-1970年的历史数据为依据进行研究,完成了研究报 告——增长的极限。
二 《增长的极限》——引起全球思考的“严肃忧虑”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一是追求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 球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并给予全体人民平等性的机会以满足他 们实现较好生活的愿望,贫富悬殊、两级分化的世界难以实现真 正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给世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 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各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到人类 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需 求和发展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需求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要给 后代人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需求的权利。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声呐喊的前奏 20世纪中叶,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研制了多种基本 的化学药物,用于杀死昆虫、野草和啮齿动物。——有机 氯农药DDT DDT多种昆虫的接触性毒剂,具有很高的毒效,尤其适用 于扑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可杀死农业害虫,增加农作物产 量。 负面作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灾难性后果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观点: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 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人民的福利和经济发展, 是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国政府的责任。 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如妥善地加以利用,可对人 类带来福利,如运用不当,则会对人类造成不可估 量的损失。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3.2 物质平衡理论
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一个热力学系统内,能量可转换,即可从一种形 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但斯: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物体而 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3.2 物质平衡理论
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废物再生利用水平,从而增加资源的
循环利用率,减少废物的排放,降低物质在生产和消费
活动中的排放速率,使之与自然系统吸纳废物的速率相 一致——物质平衡。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3.2 物质平衡理 物质平衡理论
揭 示 了 环 境
对废物减量化
污染的经济学
的研究有启发
意义
本质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观点之争
《增长的极限》及其结论 Forrester JW(福罗斯特)和Dennis Meadows(梅多斯) ,认为 如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就会面临崩溃 的危险。
梅多斯等人对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1972)
人口增长 粮食供应 人均工业产值 环境污染 资源
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是向各国政府和全球人类发出的总动员
是人类跨向新的文明时代的关键性一步
3.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 原则
一.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概念: “需求”指世界上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应将这类需求 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上来考虑;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70个国际组织参加
通过了: 环境与发展宣言(地球宪章),是一份纲领性的文 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7条基本原则 21世纪议程,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增长的极限》,1972年发 表,全书分为指数增长的本质、 指数增长的极限、世界系统中 的增长、技术和增长的极限以 及全球均衡状态等5部分。 它以其对人口增长、环境污染、 资源耗竭等人类困境的深入研 究,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 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 长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