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库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用安全人机学的原理和方法去研究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2、人机结合面:人和机在信息和功能上接触或相互影响的区域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
4、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映的时间,包括知觉时间和反映时间二、填空题:(共13小题,共26分)3、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
(3分)7、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3分)三、问答题:(共6小题,共50分)3、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8分)4、简述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8分)6、论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
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或“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它由知觉时间(ta)和动作时间(tg)两部分构成,即 T=ta+tg 。
(或反应时间是指人从机械或外界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动作所需的时间。
)5、安全色:安全色是指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标准规定红、蓝、黄、绿4种颜色为安全色。
6、人误、:指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人没有完成分配给它的功能。
或人为的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机能不良事件,是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
二、填空题:(共13小题,共26分)3、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8分)(1)必须考虑到实际中人的可能姿势、动态操作、着装等需要的设计裕度,所有这些设计裕度总计为功能修正量(2)为了消除人们心理上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和“过于接近时的窘迫感和不舒适感”等心理感受,或者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需求,涉及人的产品和环境空间设计,必须再附加一项必要的心理空间尺寸,即心理修正量4、简述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8分)1)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2)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工作制度;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4)多种休息方式;5)轮班工作制度;6)业余活动和休息的安排6、论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视觉的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
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3)改变光源或工作面的位置;4)合理的照度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二(含答案)一、名词解释(2分×6=12分)1.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显著提高的现象2. 人机界面3. 大小编码4. 局部照明5. 光的强度效应6.从视觉特征来说,仪表板的视距最好是70cm左右,其高度最好与眼相平,布置时,面板应后仰(B)度角。
A.15B.30C.45D.60一名词解释1. 掩蔽效应: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即弱声被掩盖了。
这种一个声音被其它声音的干扰而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
被掩蔽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2. 人机界面: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3. 大小编码:以相同形状而不同大小来区别控制器的功能和用途,这种形式的编码应用范围较小,通常在同一系统中只能设计大、中、小三种规格。
4. 局部照明:是指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5. 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
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
光的强度可用照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克司。
四简答题1.(1) 振动对人体作用的部位因作用部位不同,可能形成人体全身振动或局部振动两种不同的后果。
(2) 振动相对于人体的方向。
对全身而言,沿躯干的上下方向或左右、前后方向的振动后果是不同的。
对身体局部、例如对手和手臂系统而言,沿手臂方向或手掌一手背方向、拇指一小指方向的振动后果也是不同的,等等。
(3) 暴露时间环境振动作用于人体持续的时间常称为暴露时间。
当然,暴露时间长则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的程度加重。
2.噪声形成干扰的环节是:声源一传播_接收者。
因此噪声控制离不开从这三个环节着手,即①降低声源的声音强度;②在传播途径中加以阻隔或吸收使之衰减;③对可能受噪声伤害的人实施个体防护。
其中第③个环节,只应用在劳动生产的现场,常是前两个环节不能充分有效时,“追不得已”而为之的。
(1) 降低声源的声音强度。
改进机器设备的设计以降低运行噪声,如重视减振、润滑、选用摩擦与撞击声小的零部件材料,选用低噪声工艺流程等。
(2) 控制噪声传播途径这是三个环节中约束相对少、较易于施行因而采用较普遍的方法。
(3) 对工作人员实施个体防护给工作人员佩带耳塞、耳罩、头盔等3.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①优先性,即把最重要的操纵器和显示器配置在最佳的作业范围内②功能性,即根据操纵器和显示器的功能进行适当的划分,把相同功能的配置在同一分区内;③关联性,即按操纵器和显示器间的对应关系来配置。
4.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从两方面考虑:减少机器本身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
1)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 (1) 利用可靠性高的元件。
(2) 利用备用系统。
(3) 采用平行的并联配置系统。
(4) 对处于恶劣环境下的运行设备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5) 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
(6) 加强预防性维修。
2)提高机器设备使用安全性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安全装置的设计,即在机器设备上配以适当的安全装置,尽量减少事故的损失,避免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一旦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可以起到终止事故,加强防护的作用。
(1) 设计安全开口。
(2) 设置防护屏。
(3) 加联锁装置。
(4) 设置双手控制按钮。
(5) 安装感应控制器。
(6) 设示警装置。
(7) 设应急制动开关,可在紧急状态下,停止机器设备的运转,以保证作业者的安全。
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____人机工程学和____人机工程学。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____、____、____。
3、人机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是指____、____、____。
4、人机关系主要体现在____和____的关系上。
5、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6、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____、____和执行功能四种。
7、人机系统按有无反馈控制作用可分为____和____人机系统两类。
8、人机系统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____、____和____系统三类。
9、人的视野通常用____表示。
10、划分开环与闭环人机系统的依据是____。
11、设计中一般以____视野为依据。
12、____觉在人接受的信息中所占比例最大。
13、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_, ___分贝。
14、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____、____和眼耳平面。
15、当噪声的声压级超过语音____分贝时语音全部被掩蔽。
16、大脑Ⅲ级觉醒水平是最佳觉醒状态,其维持时间约____分钟。
17、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____%男性身高大于158.3CM。
18、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____%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
19、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____、空气____、____和热辐射。
20、有效温度是在不同____、____、____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指标。
21、人体的疲劳分为____疲劳和____疲劳。
22、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____和____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____的一门科学。
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本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____”。
23、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____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
24、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____的观点出发,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和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提供人机工程学方面知识的科学体系。
25、具体地说,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是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体合理的____和要求。
26、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____和____。
27、作业方法研究包括作业的姿势,体位、用力、作业顺序,合理的工位器具和工卡量具等的研究,目的是消除____。
28、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评价,必须贯彻“____”的方针,而事故的预测预防是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29、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立姿应使两足大致呈____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30、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坐姿膝应使左、右大腿大致____,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31、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____)来决定的。
32、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__。
33、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__。
3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____。
35、____是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36、____是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测量。
37、在人体测量中所得到的测量值都是离散的____,可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所需群体尺寸的统计规律和特征参数。
38、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称为____。
39、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叫____。
40、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___、第____、第__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