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模拟卷(一)一、名词解释:1、异嗜性抗原: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 an tigen )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2、McAb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能识别某一个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
3、I CC :(免疫活性细胞)其中能接受抗原物质刺激而、、,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称为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或免疫活性细胞,即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此外淋巴细胞中还有K细胞、NK细胞等,也属免疫活性细胞类群。
4、CDR:即抗原互补决定区。
VH和VL的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5、M AC攻膜复合物(MAC由补体系统的C 5~9组成,即C5b6789n复合物,可插入细胞膜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二、填空:1 •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稳定。
2. 抗原具有免疫原性或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两种特性。
3 •补体裂解片段C3a C5a具有趋化作用和炎症介质作用。
4. 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顺序决定簇o5.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质是免疫激活物o6. 位于HLA-U类基因区,其编码产物参与内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的基因是LMF和TAR7 .根据TCR种类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aB T和丫3 T两个亚群。
8. NK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为CD56和CD169.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有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多态性现象和连锁不平衡o10. 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卫型超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丄型超敏反应。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TD-Ag的特点不正确的是:(D )A、可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B 、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C、可刺激产生IgM和IgG D 、不产生免疫记忆2. 下列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C )A、自身抗原B、肿瘤抗原C、HLA抗原D、超抗原3. Ig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位于下列哪个功能区(B )A、VH VLB、CH1 CLC、CH2D、CH3/CH44. 能够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有(AA、IgMB、IgDC、IgED、IgA5. 下列哪个是补体替代激活途径的C3转化酶?(C )A、C4b2aB、C3bBbC、C4b2a3bD、C3bBb3b6. HLA复合体位于第几号染色体?(A )A、6B、15C、4D、147. 下列哪个不是APC? (D )A、单核巨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B细胞D、T细胞8•下列有关抗体产生规律不正确的是:(D )A、初次应答潜伏期长,再次应答潜伏期短B、初次应答首先产生的是IgM,再次应答首先产生的IgGC、初次应答产生抗体亲和力低,再次应答产生抗体亲和力高D初次应答产生抗体维持时间短,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维持时间长9 •下列有关免疫耐受的特点哪个是不正确的( D )A、需要抗原诱发B、有潜伏期C、具有特异性D、不具有记忆性10•下列有关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哪个是不正确的?(B )A、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反应发生迟缓B、有补体、抗体参与c、由CD4、CD8 T细胞介导D引起以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四、简答题:1 •举例说明Ig的Fc段与不同细胞Fc受体结合后所产生的效应。
答:Ig的Fc段通过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①调理作用:IgG、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 C Y R、Fe y R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② ADCC乍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与靶抗原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 M©、单核细胞的F C Y R 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释放,导致靶细胞的溶解。
③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
④ 人IgGFc段能非特异性与SPA结合。
2. 比较HLA-I、U类抗原的结构。
答:HLAI类分子广泛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及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表面;HLA H类分子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B细胞等APC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I、U类分子也可出现于体液中。
HLAI类分子由a链和B 2m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糖蛋白分子,a 1和a 2结构域构成抗原结合槽,a 3结构域是T细胞表面CD8分子识别的部位;HLA-U类分子由a链和B 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糖蛋白分子,a 1和B 1结构域构成抗原结合槽,B 2结构域是T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的部位。
3. 比较T、B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答:列表写出T细胞和B的主要膜表面分子:4 •简述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和特点。
答:CTL(或Tc)细胞的作用主要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1.引起靶细胞裂解,Tc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构筑小孔使靶细胞裂解而死; 2.引起靶细胞凋亡,Tc细胞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分子结合致靶细胞凋亡,Tc细胞颗粒胞吐释放颗粒酶,借穿孔素形成的小孔入靶细胞致靶细胞凋亡; 3.近年发现Tc作用的第3种物质是颗粒溶解素,可引起瘤细胞溶解和直接杀死胞内致病菌。
5 •简要叙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答:(1)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表现多效性(2)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化学效应的细胞因子表现重叠性(3)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其他细胞因子是功能表现出拮抗性(4)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两者表现协同性。
6•何为人工主动免疫?举例说明常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制剂。
答: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
免疫学模拟卷(二)一、名词解释:1、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
2、HVR :超变区,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
3、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不应答状态,需经抗原诱导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记忆性。
4、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具有控制移植排斥、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5、TCR复合体:T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是T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与一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主要识别特异性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二、填空:1 •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
2•动物免疫血清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两重性。
3. 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构象决定簇或顺序决定簇。
4. 补体替代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是C3bnBb。
5. HLA复合体位于第6染色体。
6. 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7. T细胞的协同受体为CD4和CD8。
8. 在I型超敏反应中,新合成的介质有LTs、PGD2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
9. 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有关的是丄和皿型超敏反应。
三、A型选择题:1. 半抗原的特性是具有(C )A、免疫原性B、免疫耐受性C、免疫反应性D、免疫特异性2. 脐血中哪种Ig 水平升高提示胎儿宫内感染?( A )A 、IgMB 、IgGC 、IgAD 、IgE3.下列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 C )A、自身抗原B、肿瘤抗原C、ABC血型抗原D、超抗原4.能够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 是( A )A、IgM B 、IgD C 、IgE D 、IgA5•下列哪种细胞不表达MHC-1类分子?( D )A、单核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成熟红细胞6•下列有关ADCC勺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C )A、由NK细胞介导 B 、有IgG参与C、有补体参与 D 、有Ig Fc受体参与7.下列哪个不是APC?( D )A、单核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8.下列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 )A、抗毒素B、类毒素C、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D 、脊髓灰质炎疫苗9.下列有关I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B )A、有IgE参与B 、有补体参与C、有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D 、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10.再次免疫应答时最早产生的抗体是( D )A、IgG B 、IgE C 、IgA D 、IgM四、简答题:1.何为异嗜性抗原?简述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
答:异嗜性抗原( Forssman 抗原):在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异嗜性抗原在预防医学和诊断医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诊断:例如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人心肌组织具有共同的抗原存在,故在链球菌感染后,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具有共同抗原的心,肾组织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或心肌炎;大肠杆菌0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的抗原存在,有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2•简述HLA的生物学功能。
答:主要功能是抗原递呈分子;参与T细胞分化及中枢性免疫耐受的建立;MHC勺限制性; 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介导同种异型排斥反应。
3. aB T细胞分为几个亚群?简述其功能。
答:辅助性T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功能:Th1细胞的主要功效是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机制;Th2主要作用是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h3重要功效是一只Th1细胞的免疫介导应答和炎症反应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4•简述B淋巴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5 •比较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
答: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简而言之,主动免疫是给予抗原机体自己诱导产生抗体发挥作用,而被动免疫则是给予抗体即发挥作用。
6•简述Ig的功能区及功能。
答:lg的功能区及其功能:(1)VH VL:是Ig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区,该区也是Ig 分子独特型决定簇的存在部位。
(2)CH CL具有Ig部位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3)IgG的CH2和IgM的CH3与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有关。
(4)CH3/CH4具有与多种细胞FcR结合的功能,不同的Ig在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
(5)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富含脯氨酸,对蛋白酶敏感,不易形成a螺旋,易伸展弯曲,由此可与不同距离的抗原表位结合,使补体结合点得以暴露。
免疫学模拟卷(三)一.名词解释1. APC :即抗原提呈细胞,指摄取、加工、提呈抗原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如M©、DC B细胞等。
2.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与靶抗原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 M ©、单核细胞的F C Y R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释放,导致靶细胞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