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 亚里士多德文论

第三讲 亚里士多德文论


一,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

摹仿是古希腊文论中最重要 的范畴。在亚里士多德之前, 西方文论家提出过艺术摹仿数 (毕达哥拉斯)、火(赫拉克 利特)、自然的对象(德谟克利 特)、理念(柏拉图)等诸多 命题。

同其他古希腊思想家一样,亚里士 多德重视摹仿概念。他在《诗学》中 说:“摹仿是人类自幼就具有的天性, 人类优于低等动物的基本条件之一, 便是人类是世界上最善于摹仿的动 物。”
他这样悲叹的时候,屡次举起金别针朝着 眼睛狠狠刺去;每刺一下,那血红的眼珠 里流出的血便打湿了他的胡子,那血不是 一滴滴地滴,而是许多黑的血点,雹子般 一齐降下。这场祸事是两个人惹出来的, 不只一人受难,而是夫妻共同受难。他们 旧时代的幸福在从前倒是真正的幸福;但 如今,悲哀,毁灭,死亡,耻辱和一切有 名称的灾难都落到他们身上了。

3,这两种情感都产生于对 “类”的意识,使人从“类” 乃至更高的层面看问题,意识 到人的普遍命运(如必死), 让灵魂获得升华;
《俄狄浦斯王》片段

歌队长:忒拜本邦的居民啊,请看,这 就是俄狄浦斯,他道破了那著名的谜语, 成为最伟大的人;哪一位公民不曾带着羡 慕的眼光注视他的好运?他现在却落到可 怕的灾难的波浪中了! 因此,当我们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 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 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 解脱之前。
在谈到诗的功能时,亚里士多德认 为艺术具有多重目的和功能: 道德教化; 感情的释放; 陶冶情操; 闲暇的消遣 ,等等。

悲剧的净化功能

不过,他最看重的是文 学的净化(又译陶冶或宣泄 功能:“悲剧……通过怜悯 和恐惧造成这些感情的恰当 的净化。”
净化

古希腊人认为: 医学净化肉体, 音乐净化灵魂。
悲剧为何能净化人的心 灵呢? 因为它展现了人的 1. 抗争 2. 毁灭。


悲剧英雄:与命运抗争

古希腊悲剧表现的是 人对命运的反抗。命运是 不可反抗的力量。反抗命 运者注定要失败。
俄狄浦斯反抗的结局
“哎呀!哎呀!一切都应验了! 天兄呀,我现在向你看最后一眼! 我成了不应当生我的父母的儿子, 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 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
怜悯与恐惧之情为什么能净化人的心灵?

1,怜悯与恐惧都是 强烈的情感,它们会使人 的心理能量获得释放(戏 剧通过虚拟性的表演不断 宣泄人的内心积淀);

俄:哎呀呀,我多么不幸啊 !我这不幸的人哪里去呢?我的声 音轻飘飘的飞到哪里去了?命运啊 ,你跳到哪里去了? 歌队长:跳到可怕的灾难中去 了,不可叫人听见,不可叫人看见 。
恐惧(fear)

看到足以招致毁灭的 灾祸降临到自己或与自己 关系密切的人头上,所产 生的就是恐惧。
《俄狄浦斯王》片段

歌队:(哀歌)这苦难啊,叫人看了 害怕!我所看见的最可怕的苦难啊!可怜 的人呀,是什么疯狂缠绕着你?是哪一位 神跳得比最远的跳跃还要远,落到了你这 不幸的生命上? 哎呀,哎呀,不幸的人啊!我想问你 许多事,打听许多事,观察许多事,可是 我不能望你一眼;你吓得我发抖啊!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 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 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 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 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 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净化 /宣泄)。”
悲剧:行动的艺术

戏剧行动与文学叙述的区别:前 者是演故事,后者是说故事。强调戏 剧是行动的艺术,等于说:戏剧不能 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否则,就属于 “没戏”)。遵守这个法则的戏剧被 称为亚里士多德式戏剧。20世纪的德 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反对这种说法,创 立了叙事体戏剧。
他的摹仿说与老师的观点有别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摹 仿,但他不同意老师柏拉图 艺术摹仿理念的说法,认为 艺术“摹仿自然的过程 ”即 实际上发生的事件。
“我爱我师柏拉图, 但我更爱真理”。 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摹仿说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
有错误的人为何能成为英雄?
那么,为什么有过失的人仍 是“好人”呢? 答案: 他们勇于承担自己行为的后 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看在天神面上,快把我藏在 远处,或是把我杀死,或是 把我丢到海里,你们不会在 那里再看见我了。来呀,牵 一牵这可怜的人把;答应我, 别害怕,因为我的罪除了自 己担当而外,别人是不会沾 染的。

悲剧本义:山羊之歌

悲剧tragedy(tragoidia) 由山羊trage和oid(歌)组合 而成,字面意思为山羊剧 (羊人剧),又称悲剧诗。
缘由

“悲剧”一词在希腊语意为 “山羊之歌”。最初,悲剧中的歌 者都身披山羊皮,扮成“萨提洛斯” (Satyrus,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羊 的、居住在树林中的人)。后来, 参加悲剧竞赛的优胜者所得奖品是 一只山羊。
dxs.wmv

2,避免过失的意志— —悲剧人物由于过失获得 惩罚,观众从中吸取教训, 其精神在震撼中获得净化;

(第一曲次节)宙斯啊,他比别人射得远, 获得了莫大的幸福,他弄死了那个出谜语的,长 弯爪的女妖,挺身做了我邦抵御死亡的堡垒。从 那时候起,俄狄浦斯,我们称你为王,你统治着 强大的忒拜,享受着最高的荣誉。 (第二曲首节)但如今,有谁的身世听起来 比你的可怜?有谁在凶恶的灾祸中,在苦难中遭 遇着人生的变迁,比你可怜? 哎呀,闻名的俄狄 浦斯!那同一个宽阔的港口够你使用了,你进那 里作儿子,又扮新郎作父亲。不幸的人呀,你父 亲耕种的土地怎能够,怎能够一声不响,容许你 耕种了这么久?

过失/错误

不过,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 英雄虽然是好人,但其悲剧命 运与其过失有关:“他之所以 陷入厄运,并非因其邪德败行, 而是由于‘错误’(即过失)。
两种错误
具体地说,人的“过失”分两种: 一是判断不明的错误,比如俄 底浦斯(Oedipus); 二是道德选择的错误,比如美 狄亚。

美 狄 亚 杀 子

作为西方第一 部文论专著,《诗 学》主要讨论悲剧。
tragedy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origin of tragedy came from Greek tragoidia, a compound of tragos, "goat", and aeidein, "to sing". A dramatic poem or play in formal or stately language and action having an unhappy resolution; literally, "goat song".

4,悲剧精神对人的启发 意义(人应该自我站立,直 面命运,勇敢地承担自己行 动的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 责——中国的悲情剧(除 《赵氏孤儿》等少数剧目外) 大都缺乏这种精神)。
悲剧的六要素

结合这个定义,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的六要 素说:




情节(事件的组合); 性格(决定人物的所属); 措辞(言语); 思想; 情景(戏景); 歌曲 。

其中,情节、性格、 思想、言语这四个概念对 后世西方文论产生了重大 影响。
悲剧片段
二,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文学功能论
第三讲
亚里士多德文论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

一般来说,亚 里士多德属于古希 腊三杰(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之一,但其成 就更大,属于罕见 的天才。他开始将 古希腊各学科系统 化。
柏 拉 图 与 亚 里 士 多 德
亚 里 士 多 德 上 课 图
亚里士多德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 332 )所处的时代,正值雅典和斯巴达 两大城邦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两败俱 伤,北方部落马其顿则悄悄发展起来 (北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一生与马 其顿王国的兴衰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悲剧人物的命运唤起观众的恐惧与怜悯 之情
悲剧英雄(heros,主角) 的受难和毁灭在观众心中唤 起两种情感: 其一,怜悯 其二,恐惧。

怜悯(pity)

看到某种毁灭性的或者痛 苦的灾祸降临在一位不应遭 难的人身上,而这个人又与 我们无关,所产生的痛苦情 感是怜悯。
《俄狄浦斯王》片段

其中,净化(Catharsis)原来指一 种医疗手段。古希腊医学家希柏克拉 特司认为,人体内任何成分的非正常 蓄积都会导致病变,医治的方法是把 多余的东西疏导出去。这疏导就叫 Catharsis。同时, Catharsis又指心灵在 宗教、艺术、学术(尤其是哲学)活 动中的净化和升华。
反抗,过失(Hamartia)与悲剧精神

悲剧精神

注定要失败而又选择反抗(如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无法避免 毁灭却勇于承担(如《俄狄浦斯 王》),直面自己的苦难乃至毁灭, 这就是悲剧精神之所在(故而古希腊 悲剧不同于中国的“悲情剧”)。
勇于承担自己行动的后果: 悲剧精神的核心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摹 仿“比实际生活中的人更 好的人”。 好的标志:悲剧英雄 勇于承担自己行动的后果。
亚里士多德的成就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多 才的思想家,写过一千多卷书。如 果说柏拉图是古希腊文化的巅峰的 话,那么,亚里士多德就是站在巅 峰上的伟人。其研究涉及解剖学、 天文学、经济学、坯胎学、地理学、 地质学、气象学、物理学、动物学、 伦理学、政治学、哲学、 文学、 逻辑学等。
《诗学》

其在文学理论上的主要成 果为《诗学》(古希腊的诗 歌概念是广义的)。该书为西 方首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 我们主要介绍《诗学》中的 文论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