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习题

管理会计习题

第一部分习题与答案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会计的概念一、判断题:1.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最初萌生于20世纪上半叶。

()2. 1952年在纽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正式将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与财务会计并列为会计学中的两大领域。

()3.管理会计的活动领域仅限于微观,即企业环境。

()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因此,两者在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方法体系及观念取向等方面是相一致的。

()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在会计信息报告的格式、种类及报送时间上是基本相同的。

()7.会计主体是会计准则的前提之一。

因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工作主体的层次上是相同的。

()8.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能控制现在和预测规划未来。

()9.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企业信息系统,两者面临问题一样。

()10.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企业会计,故而两者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是相同的。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两方会计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会计”术语的是()年。

A.1902B.1912C. 1922D. 19322.管理会计引入中国的时间是20世纪()。

A.40年代末50年代初B.50年代末60年代初C. 60年代末70年代初D. 70年代末80年代初3.下列哪项不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的内容。

()A.工作主体的层次B.作用时效C.职能目标D.工作侧重点4.下列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的联系的归纳哪种讲法是不正确的。

()A.两者服务对象相互交织B.两者职能目标一致C.两者方法体系基本相同D.两者会计信息同源合流5.从工作侧重点的角度而言,管理会计被称之为()。

A.经营型会计B.报账型会计C.内部会计D.外部会计三、多项选择题:1.狭义的管理会计,就其内容而言更集中地体现了下列哪些会计的内在功能。

()A.预测经营前景B.参与经营决策C.规划经营方针D.控制经济过程E.考核评价责任业绩2.我国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提出的主要观点有()。

A.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B.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对外报告会计C.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D.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E.管理会计是为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的工具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可归纳为()。

A.两者会计信息同源合流B.两者提供的会计信息既对内又对外C.两者服务对象相互交织D.两者职能目标一致E.两者面临问题一样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体现于()。

A.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B.工作具体目标不同C.职能目标不同D.方法体系不同E.工作程序不同第二章管理会计的职能、对象和方法一、判断题:1.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两者的有机结合。

()2.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

()A.预测职能B.决策职能C.核算职能D.控制职能2.差量分析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下列方法中哪项不属于差量分析。

()A.本量利分析法B.边际分析法C.成本性态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三、多项选择题:1.现代管理会计应具备以下哪些职能。

()A.核算职能B.预测职能C.决策职能D.控制职能E.规划职能2. 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的管理会计委员会,曾对管理会计的内容作过表述,其内容应包括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等方面。

A.差额成本分析B.本量利分析C.弹性预算D.边际分析E.责任分析第二篇本量利分析的原理第三章成本性态分析一、判断题1、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固定成本均具有不变性。

()2、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均具有不变形。

()3、管理者短期决策行为影响酌量性固定成本而不影响约束性固定成本。

()4、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式在以业务量为横轴、单位成本为纵轴的直角坐标系中,反映为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

()5、在一定条件下,混合成本可以用一元直线方程来模拟。

()6、在成本水平波动频繁的企业,运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7、与散布图法相比,高低点法计算更简便、更易理解、更科学。

()8、固定成本的总额无法变动,只能通过提高产品产量,降低单位成本。

()9、折旧费用均属于间接成本,并属于企业的制造费用内容。

()10、非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应列作企业的非生产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1、会计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其区分的依据是()A、成本的性态B、成本性态分析C、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可控性2、甲企业每月生产某零件数在1000件以内时,需要化验员2名;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产量400件,需要增加1名化验员。

此种情况下,化验员的工资成本属于()A、阶梯式混合成本B、标准式混合成本C、低坡式混合成本D、曲线式混合成本3、管理会计中,混合成本可以用直线方程y=a+bx来模拟,其中bx表示()A、固定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单位固定成本4、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A、随业务量增加而增加B、随业务量增加而减少C、不随业务量发生增减变动D、在不同的产量水平各不相同5、在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高低点坐标的选择标准应是()A、自变量业务量的高低B、因变量成本的高低C、变动成本总额D、单位固定成本6、在一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业务量变动但不存在线性关系的成本是()A、标准式混合成本B、曲线式混合成本C、低坡式混合成本D、阶梯式混合成本7、加班工资和浮动工资一般属于()A、标准式混合成本B、曲线式混合成本C、低坡式混合成本D、阶梯式混合成本8、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历史资料分析法中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直接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一元直线回归法9、下列项目中,属于变动生产成本的是()A、变动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管理费用C、变动性销售费用D、变动性财务费用10、管理当局可调整减少的固定成本有()A、汽车的折旧费用B、管理人员工资C、融资租赁费D、经营性租赁费三、多项选择题1、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两方面的依存关系,其中特定的业务量可以是()A、实物量B、价值量C、时间量D、百分比E、价格2、我国工业企业中,制造费用中不随产量变动的固定成本包括()A、折旧费、租赁费B、办公费、差旅费C、劳动保护费D、管理人员工资E、低值易耗品摊销3、固定成本的主要特点是()A、在一定条件下,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性B、在一定条件下,单位固定成本不变性C、在一定条件下,单位固定成本反比例变动性D、可分为约束性和酌量性固定成本E、在特定条件下,固定成本总额具有可变性4、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性态分类之间的联系表现在()A、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性态分类的对象均是企业的总成本B、成本性态分析以成本性态分类为基础C、成本性态分类是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D、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性态分类的最终结果相同E、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性态分类没有关系5、由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相关范围的存在,是成本性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A、暂时性B、相对性C、可转化性D、固定性E、不变性6、属于非制造成本的为()A、车间管理人员工资B、期间成本C、库存产品保管费D、行政办公用房折旧费E、运输车辆折旧费7、全部成本按性态进行分析后,可分为()几个组成部分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半变动成本E、延期变动成本8、()可以用一个直线方程y=a+bx来模拟A、固定成本B、低坡式混合成本C、半变动成本D、递减型混合成本E、延期变动成本9、变动成本的主要特点是()A、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成本的反方向变动性C、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可变性D、单位成本的不变性E、与固定成本没有关系10、降低固定成本的可行途径有()A、通过增加产量相对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B、通过增加产量相对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C、通过财务决策绝对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D、通过财务决策绝对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E、通过减少产量相对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四、计算题习题一[目的]通过练习掌握混合成本性态模型的建立[资料]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产量与某项混合成本的资料如下表。

[要求](1)高点坐标()(2)低点坐标()(3)单位变动成本=(4)固定成本总额=(5)该项混合成本性态模型为:习题二[目的]通过练习掌握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资料]南洋公司的维修成本在机器工作小时的相关范围内变动的历史资料如下:机器工作(小时)维修成本(元)44 4646 5038 4024 3220 3024 3218 3014 2822 3228 34[要求](1)用高低点法将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列出组成方程(2)用回归直线法将维修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列出组成方程(3)如下期机器工作小时预计为25小时,请预测其维修成本为多少?(用以上两种方法)习题三[目的]通过掌握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资料]向阳公司2003年甲产品生产量和生产成本的资料摘录如下:高点低点生产量(件)140000 80000生产成本(元)400000 280000生产成本是由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混合成本三部分组成的。

公司对低点生产成本进行了分解:变动成本为120000元,固定成本为80000元,混合成本为80000元。

[要求](1)用高低点法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并建立数学方程(2)当生产量为126000件时,预测其生产成本第五章本量利分析一、判断题1、若产品销售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单一品种的产品保本点业务量不变。

()2、如果变动成本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元,则保本销售为50000元。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小,保本点就越低。

()4、在多品种条件下,若其他因素不变,只要提高边际贡献率较大的产品的销售比重,就可以降低全厂综合保本额和保利额。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若目标利润变动,则会使保本点业务量发生相应变动,但保利点业务量将保持不变。

6、保本点作业率表明了在保本状态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7、边际贡献率小于零的企业,必然是亏损企业。

()8、安全边际越小,保本点就越大,利润就越高。

()9、正指标保本点作业率与逆指标安全边际率具有互补关系。

()10、若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则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1、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不变B、上升C、下降D、不确定2、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A、利润=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额B、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C、安全边际率+保本点作业率=1D、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3、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不等于边际贡献率的是()A、1-安全边际率B、1-变动成本率C、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价×100%D、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4、当单价为10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安全边际量为1000件时,企业可实现利润()元A、2500B、100000C、 60000D、400005、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等于()A、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商B、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积C、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和D、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差6、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保本点的是()A、增加销售量B、提高单价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7、某产品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税后利润为134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保本利销售量为()A、6000件B、2000件C、 8000件D、10000件8、在采用图解法确定产品保本点时,保本点是保本图中()A、变动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B、固定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C、总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D、变动成本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9、在安全边际范围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销售量,就可以增加()的利润额A、一个单位销售价格B、一个单位变动成本C、一个单位成本D、一个单位边际贡献10、保本点作业率指标数值()A、越大经营越安全B、越大盈利额越多C、越小经营越危险D、越小经营越安全三、多项选择题1、提高企业经营安全性的途径包括()A、扩大销售量B、降低固定成本C、降低销售单价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2、根据企业经营安全性检验标准,在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中,能够断定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为“很安全”的有()A、保本作业率小于60%B、保本作业率等于安全边际率C、保本作业率小于安全边际D、安全边际率大于40%3、将会使保本点上升的业务有()A、提高单价B、扩大销售C、增加固定成本D、增加单位变动成本4、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A、∑(各产品边际贡献率×该产品的销售收入)B、∑(各产品边际贡献率×该产品的销售比重)C、各产品边际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D、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各产品销售贡献之和5、企业税后利润=()A、安全边际量×边际贡献率×(1-所得税率)B、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1-所得税率)C、实际销售量×边际贡献率×(1-所得税率)D、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率÷(1-所得税率)6、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提高销售单价,将会导致的结果有()A、保利点下降B、保本点上升C、单位边际贡献增加D、边际贡献率提高7、在生产单一品种的条件下,对保本点、保利点和实现目标税后利润都有影响的因素包括()A、固定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C、销售单价D、销售量8、下列各因素单独变化对保本点的影响是()A、销售单价降低保本点上升B、销售量上升保本点不变C、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保本点上升D、固定成本下降保本点下降9、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判定企业处于保本状态的条件有()A、销售额等于零B、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C、保本作业率等于零D、安全边际等于零10、下列各项的变动能是综合保本点的综合保利点同时下降的有()A、边际贡献率较低的产品所占销售比重上升B、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产品所占销售比重上升C、边际贡献率较低的产品所占销售比重下降D、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产品所占销售比重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