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注意事项
AVS属有创检查检查而且价格昂贵,仅在确诊 原醛症且有手术意愿的患者中进行
。 以下人群可不行AVS检查
①年龄小于40岁,肾上腺CT显示单侧腺瘤且对 侧肾上腺正常的患者; ②肾上腺手术高风险患者; ③怀疑肾上腺皮质癌的患者; ④已经证实患者为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I型或
AVS插管技术
• 整个过程在DSA引导下进行,患者保持卧位1h • 导管自股静脉插入,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以确定
口服钠负荷试验 盐水输注试验 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 卡托普利试验
生理盐水输注试验
试验前必须卧床休息1小时 4小时静滴2L 0.9% NS,试验在早上8点至9点之
间开始 整个过程需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在输注前及输注后分别采血测血浆肾素、血醛
固酮、皮质醇及血钾。
结果判断
• 特醛症:CT上可有不同表现:a.双侧肾上腺形态 和大小表现正常,或仅仅是密度稍致密;b.双侧 或单侧肾上腺增大,边缘饱满,肢体较粗,密度 不均,或呈颗粒状;c.单侧肾上腺孤立性结节, 密度类似正常肾上腺或稍低;d.双侧肾上腺多个 小结节。
AVS
AV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以上,要 明显优于肾上腺CT(78%和75%),因此AVS被 公认为原醛症分型诊断的“金标准”。
结果判断
正常人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后血醛固酮浓度下降 大于30%,而原醛症患者血醛固酮不受抑制。
评估
• 安全性好 • 结果与每日摄盐水平无关 • 方便:对时间及花费要求更少,可行性更好,
可以在门诊病人中进行 • 但卡托普利试验相对其他三项试验敏感性及特
异性较低,并存在一定的假阴性 • 可在心功能不全、严重低钾血症及难以控制的
结果判断
第4天上午10点血浆醛固酮大于6ng/dL原 醛症诊断明确。
评估
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是确诊原醛症最敏 感的试验,但由于操作繁琐、准备时间 较长,国内无药等原因,目前在临床很 少开展
亚型分类
肾上腺CT扫描 肾上腺静脉取血标本(AVS)
CT
• 醛固酮瘤:CT上表现为单侧肾上腺腺瘤(直径 <2cm),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周边环状 强化,而中央往往仍为低密度,腺瘤同侧及对侧 肾上腺无萎缩性改变。
高血压患者中进行此项检查,以降低试验所致 风险。
口服高钠饮食
3天内将每日钠盐摄入量提高至大于 200mmol(相当于氯化钠6g),同时补 钾治疗使血钾维持在正常范围,收集第3 天至第4天24小时尿液测定尿醛固酮。
结果判断
尿醛固酮小于10g/24h排除原醛症,大 于12g/24h(梅奥医学中心)或 14g/24h(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原醛症 诊断明确。
生理盐水试验后血醛固酮大于10ng/dL原醛症 诊断明确,小于5ng/dL排除原醛症。
如介于5~10ng/dL,必须根据患者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评价
卡托普利试验
坐位或站位1小时后口服50mg卡托普利
服药前及服用后1小时、2小时测定血浆肾素、 醛固酮、皮质醇
试验期间患者需始终保持座位。
• 性别:女性月经前期及排卵期ARR较同年龄男 性高,特别对于黄体期的女性患者,如用直接 肾素浓度(DRC)检测可能导致ARR假阳性;
• 采血时间、最近饮食情况、体位等; • 药物因素; • 采血方法; • 血钾水平;
在筛查及确诊试验中可用于控制血压且对RASS影 响较小的药物
药物名称
分类
常用剂量
在亚洲普通高血压人群中其患病率约为5% 国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原醛症7.1%
原醛症病因分类及相对患病率
• 醛固酮瘤(APA)—35%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60%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或UAH)—2% • 分泌醛固酮肾上腺皮质癌—<1% •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
1-2mg qd,根据需要逐渐加量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特拉唑嗪
α受体阻滞剂
1-2mg qd,根据需要逐渐加量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导致ARR假阳性或假阴性原因
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中枢α2受体阻滞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 排钾利尿剂 潴钾利尿剂 ACEI ARBs 二氢吡啶CCB
对醛固酮影响 ↓ ↓ ↓ →↑ ↑ ↓ ↓ →↓
导管位置 • 左侧导管应置于左膈下静脉与左肾上腺静脉交汇
处,而右侧肾上腺静脉较短,呈锐角汇入下腔静 脉,以致插管较困难 • 将导管插入左右肾上腺静脉后,推注少量造影剂 证实 • 先弃导管内残余液体,然后采样送检 • 检测血皮质醇及醛固酮 • 取肘静脉或髂静脉采外周血 • 肾上腺静脉皮质醇与外周静脉皮质醇比值是评价
• DRC常用单位为mU/L(1 ng.mL-1.h-1 =8.2mU/L)。
PRA OR DRC
化学发光免疫法使用的是郑州安图生物 LUMO化学发光检测仪和配套试剂盒,直 接检测活性肾素浓度(pg/ml)和醛固酮浓 度(pg/ml)
ARR计算公式::醛固酮(pg/ml)/肾素 (pg/ml)
评估
高钠饮食试验不宜在以下人群中进行: 严重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严重低钾血症。
氟氢可的松试验
氟氢可的松0.1mg q6h×4d,同时补 钾治 疗(血钾达到4mmol/L)、高钠饮食(每 日三餐分别补充30mmol,每天尿钠排出 至少3mmol/kg),第4天上午10点采血测 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上午7点及上午 10点采血测血皮质醇。
对醛固酮影响
↓ ↑
↑ ↓ ↓
→ → ↑ ↑ ↑
对肾素影响
→↑ →↓
↑↑ ↓↓ ↓↓
↓ ↓ ↑↑ ↑↑ ↑↑
对ARR影响
↓(假阴性) ↑(假阳性)
↓(假阴性)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切点
当醛固酮单位为ng/dL,最常用切点是30;
1)SI≥3:1 插管成功 2)LI≥4:1 有优势分泌
SI代表肾上腺静脉与下腔静脉皮质醇比值;LI代表优势侧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与 非优势侧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之比;CI代表非优势侧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与下腔静 脉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之比
其他分型方法
体位试验 碘化胆固醇扫描 18羟皮质酮测定 地塞米松联合ACTH兴奋试验 11CMetomidate-PET CT Kupers预测评分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FH I/ GRA)—<1%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II型(FH II)—?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III型(FH III)—?
筛查对象
• JNC高血压1期(Bp>160/100 mmHg)、2期(血 压>180/110 mmHg)
• 药物抵抗性高血压 • 高血压伴有持续性或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 • 高血压伴有肾上腺意外瘤 • 有早发高血压或40岁以前发生脑血管意外家族
注意事项
维拉帕米缓释片 肼屈嗪 哌唑嗪
多沙唑嗪
非二氢吡啶类CCB 血管扩张剂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
90-120mg bid
可以单用或与此表中其他药物联 合使用
10-12.5mg bid,根据需要逐渐 小剂量开始减少头痛、面红、心
加量
悸等副作用
0.5-1mg bid或tid,根据需要逐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渐加量
当醛固酮单位为pmol/L,最常用切点是750。
也有强调ARR阳性同时满足血醛固酮水平升高 (ALD>15ng/dL),以提高筛查试验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
2008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诊疗指南》
切点
PAC/PRA ratio ≥20 ng/dL per ng/mL per hour
放射免疫法检测醛固酮浓度(nmol/l)和 通过检测酶的活性来计算肾素活性 (ng/l/h
结果
结果
RIA法ARR以30为切点,灵 敏度为90.2%,特异度为 92.6%,约登指数为0.828;
CLIA法ARR以25为切点, 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 83.3%,约登指数为0.784。
诊断
对肾素影响 ↓↓ ↓↓ ↓↓ ↑↑ ↑↑ ↑↑ ↑↑ ↑
对ARR影响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导致ARR假阳性或假阴性原因
因素
血钾状态 低血钾 高血钾 钠盐摄入 低钠饮食 高钠饮食 年龄增长 其他因素 肾功能不全 假性醛固酮减少 妊娠 肾血管性高血压 恶性高血压
• DRC检测方法不同或试剂不同所得的测定结果相差甚远 • 醛固酮(ALD)大多数中心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 ALD常用单位为ng/dL(1ng/dL=27.7pmol/L,1ng/dL=10pg/mL )
• PRA常用单位为ng.mL-1.h-1(1 ng.mL-1.h-1 =12.8pmol.L-1 .min-1)
采血条件
清晨起床后保持非卧位状态(可以坐位,站立 或者行走)至少2小时,静坐5~15分钟后采血 ;
避免溶血; 送血过程需保持室温(不要将采血管置于冰上
,这样会使无活性肾素转换为活性肾素),离 心后即刻将血浆冷冻保存。
影响ARR因素
• 年龄:年龄>65岁,肾素较醛固酮降低明显, 以致ARR升高;
PAC (≥15 ng/dL) PRA (<1.0 ng/mL per hour) or PRC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for the assay)
Williams.Textbook.Of.Endocrinology.12th.Edition
检测技术及单位换算
• 血浆肾素活性(PRA)通过测定血管紧张素I产生的速率来反 映
原发性中曹山筱醛大佩固学附酮属增第一多医症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