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演变与反思
1.最初形态 小学算术(清末):熟习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能力)
反思:100多年过去了,难道还要回归油盐柴米的计算? 追求更现实与更高层次的整合举例
籃球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怎麼測量?
几個小朋友手拉手可以圍成這麼大的长方形?
周长÷一庹 宽:10庹→周长:60庹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演变与反思
抽象素养培养举例:
如:比多少 “返璞归真”
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学生首先想到:
猴与水果比
还能比什么?
水果和水果比
桃和香蕉比: 也是3>2 与猴比香蕉结果一样 (渗透等量代换)
3>2
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思路
1.不同内容领域各有侧重的研究思路
如: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
怎样基于儿童成熟、适时教学干预发展空间观念
现在呢?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演变与反思
1.最初形态
小学算术(清末):熟习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能力)
反思:100多年过去了,难道还要回归油盐柴米的计算? 事实上,油盐柴米已经无需计算。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知识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吗? 例如:量角,实乃“屠龙之技” …… 生活应用只需比较角的大小,无需测量。
2.建国至新课改
两个核心能力→四个核心能力 小学算术(1963):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推理 能力与空间观念,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1978):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 能力与空间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中学数学一直提“三大能力”
反思:小学数学一直重视生活应用,还要“回 归生活”必然出现“异化”“!历史使人明智”
游戏公平
掷一个骰子:公平规则:平分点数 掷两个骰子:教师给出规则
北
如:绘制扇形统计图;
地图上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点的位置;
……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演变与反思
1.最初形态
小学算术(清末):熟习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能力)
反思:100多年过去了,难道还要回归油盐柴米的计算?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知识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吗?
又如:三角形面积=底×高÷2 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人<0.5% 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50% 但是,三角形面积计算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基础。 结论:联系生活更主要目的是帮助建构知识意义,促进理 解和培养应用意识;同时还必须为进一步学习着想! 追求更现实与更高层次的整合……
必须少而精。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不是普适素养的复述“数学+素养名词”。
如:数学创新、数学交流、数学思维……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2.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架构
第一层面的核心素养:对应数学来源、建立、应用
对应数学三大特点 第二层面的核心素养:对应三大内容领域
(符号意识)抽象 思想层面
推理
模型(应用意识)
……
数学思考 数学问题解决
数学交流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抽象贯穿小学数学的始终:
……
原型(对象)
1
要有意识地提醒……
分离 提纯、简略 概念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抽象贯穿小学数学的始终
抽象素养的一般意义在于:
人人都需要从数与形的视角去观察、认识事物。 培育数学眼光,数学教育不可替代。
由③和①:牛>象>熊 反过来: 熊<象<牛
传递 逆反
演绎
一般方法 比较“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象8分跑544米 →2笔分算跑514348÷米8 估算不到每分70米
牛6分跑432米 →2分跑413424÷米6 转化超过每分70米
……
运算(数感)
五、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路径
2.落实在综合性、拓展性内容的教学中
A
┌C
o
B
C B
A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演变与反思
1.最初形态
小学算术(清末):熟习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能力)
反思:100多年过去了,难道还要回归油盐柴米的计算?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知识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吗?
例如:量角,实乃“屠龙之技” ……
生活应用只需比较角的大小,无需测量。
但是,数学学习中需要测量。
聚
焦
核
心 素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养
及其培育研究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一、核心素养
1.什么是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 3.核心素养的主要功能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演变与反思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思路
五、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核心素养
1.什么是核心素养
反思:必须摆脱“加法思维” (6+1+3)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如“三角形”:
尚无公认界定 借鉴数学用公理刻画原名特征。 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条“线段”围成的图 形
“直线”上两点间的部 分
必须体现学科本质;
“直线” 不再定义(原
必须具有一般意义;
名)
必须承载不可替代的学科育人价值“直;”“两端可延长”
(四)巩固练习(略)
(五)联系旧知
我们以前有没有用到过乘法分配律呢?
计算长方形周长(单位厘米):
可以这样算: × + × ;
也能这样算:( + )× 。
两位数乘法,如24×12,用竖式计算是:
24
× 32 ,
48 ……(
)个24
72 ……(
)个2 =
(六)总结
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思路
1.不同内容领域各有侧重的研究思路
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为例 怎样基于儿童成熟、适时教学干预发展空间观念 例如:从二维空间观念到三维空间观念
求周长 求表面积
又如:三角形的两种分类:基于图形表象的思维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按角分
不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 适用于 加法 运算; , 适用于 乘法 运算。
那么,加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运算规律呢?凸显区别, 防患未然
(二)试一试 (12+8)×6=
12×6+8×6= 2 抽象 (符号意识)
它们是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起来:
( + )× = × + × 。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 + )× = × + × ; ( + )× = × + × 。
基础性内容的教学培育什么素养依附内容, 由内容决定。 还应开辟一条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度身定制”的渠 道 如:“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数专学题广教角学”的专培题育路径
以“掷一掷”的教学为例 以“烙饼问题”教学为例
“掷一掷 ”
由旧引新
掷一个骰子:有6种结果;等可能 掷两个骰子:有11种结果;等可能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概念守恒的研究
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朱智贤 陈帼眉 吴凤岗
1.本实验是系统重复皮亚杰和艾尔金的关于儿童左右概念发展 的实验。被试是140名5—11岁中国儿童,所得结果大体一致。
2.实验表明,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有规律地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比较固定化地辨识自己的左右方位(5—7岁); 第二阶段—儿童初步、具体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7—9岁); 第三阶段—儿童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9—11岁)。 ……
人人都需要从数与形的视角去观察、认识事物。 培育数学眼光,数学教育不可替代。 小学数学的主要矛盾及其基本策略: 谋求数学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和谐统一。 这也是小学数学最为核心的“本色”。 所谓“本色”:我们姓“小”、名“数”。
儿童 数学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抽象贯穿小学数学的始终
抽象素养的一般意义
过分强调观察数据特点 合理的审题习惯是: 先看算式特点, 再看数据特点。
运算定律的教学,没有实现易混知识的精确分化
简便运算的教学,审题习惯的培养上面存在偏差
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思路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学了加法、乘法的运算规律,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知 识
能力 情感
素养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
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
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
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例如:安排78人住宿……要几个单人间?
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又如:加固一个长方形木框,只固定一个角行吗?
┘
∵木框对边相等,即使变形也是□.
∵□有一个角是直角,
钉个木框试试 ∴该□是长方形. 也可以根据□对角相等证明.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返璞归真”
抽象贯穿小学数学的始终
抽象素养的一般意义在于:
按边分
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思路
2.从整体到局部“上挂下联”的研究思路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内容的落实点 需要系统研究梳理 需要学科层面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一线教师可以采取中间层面各个击破的策略,将教材 单元作为落实的抓手,逐步扩展,覆盖学年、学段。 以单元整体备课为突破口,“上挂下联”, 有助于克服“课时主义”“碎片化教学”等弊端。 这是一条已有一定基础且容易操作的研究思路。
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用?
6 3
抽象 (符号意识) 推理 模型 (a+b)c=ac+bc
×+×。
融会贯通
五、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