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创作年表
1904年
11月25日生于成都。
本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0年
本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参加《半月》《平民之声》等进步刊物编辑工作,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
1923年
5月离开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
1925年
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赴北京,准备投考北京大学,后又返回上海养病。
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
本时期发表一些新诗和关于社会政治问题的文章,翻译克鲁泡特金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著作。
1927年
1月15日离上海赴法国。
旅法一年多时间里,大量阅读有关法国大革命和俄国“民粹派”的书,接触到欧洲一些国家的革命家,并和当时受美国政府迫害的意大利工人运动活动家凡塞蒂通信。
期间开始写作《灭亡》。
1928年
12月初回到上海。
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
1929年
1月始《灭亡》连载于《小说月报》第20卷第1—4号。
同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1年
4月始长篇小说《家》连载于18日至1932年5月22日上海《时报》,题为《激流》。
1933年5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8月《复仇集》(短篇集)由新中国书局出版。
夏作《雾》,连载于《东方杂志》第28卷第20—23号。
1932年5月由新中国书局出版。
年底作《雨》,1932年连载于南京《文艺月刊》第3卷第1—6期。
1932年
5月作《春天里的秋天》,连载于23日至8月3日上海《时报》。
同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同月《光明集》(短篇集)由新中国书局出版。
6月作《砂丁》,连载于《申报月刊》第1卷第1—2号。
次年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7月重作《新生》,连载于《东方杂志》第4—11号。
次年9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3年
1月长篇小说《雨》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2月作《电》,1934年连载于《文学季刊》第1卷第2—3期。
年底任《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
6月《将军》(短篇集)由生活书店出版。
10月与卞之琳等编《水星》月刊。
11月赴日本旅行。
1935年
8月从日本回国。
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务,主编《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等。
11月《神·鬼·人》(短篇集)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36年
4月《爱情三部曲》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6月参加创办《文季月刊》。
同月《春》第一部第一至十章发表于《文季月刊》第1卷第1期、第2卷第1期。
1937年
1月《长生塔》(童话集)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3月参加编辑《文丛》月刊。
8月参加编辑《呐喊》周刊(第3期改名为《烽火》周刊)和《救亡日报》。
1938年
2月写完《春》,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3月参加“文协”,被选为理事。
5月开始作《火》第一部,1940年9月写完。
同年12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1939年
10月开始作《秋》,1940年5月写完。
同年7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1940年
7月始辗转于昆明、重庆、成都、桂林、贵阳等地,从事抗日文化宣传活动。
1941年
3月29日始作《火》(第二部),同年5月23日写完。
1942年1月由重庆开明书店出版。
12月4日作《还魂草》,1942年发表于桂林《文艺杂志》第1卷第1期。
1943年
4月至9月底作《火》(第三部)。
1945年7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1944年
5月8日与萧珊在贵阳花溪结婚。
5—7月作《憩园》。
同年10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冬始作《寒夜》,1946年底写完。
连载于1946年《文艺复兴》第2卷第1—6期。
1947年3月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1945年
5—7月作《第四病室》。
1946年1月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1月从重庆到上海。
1947年
本年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主编“现代长篇小说丛书”等。
1949年
7月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文联委员。
1950年
7月当选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1957年
7月任《收获》主编。
本年始编《巴金文集》14卷本,至1961年编定后出版。
参考资料: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