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归纳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1)含义: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3、民族节日的形成、地位及作用、态度(1)形成: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地位及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3)态度:要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4、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作用、我们应持的态度、分类(1)地位及作用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态度: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以保护。

(3)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包含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5、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出来。

6、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性、个性)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结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文化是世界的(世界性、共性)原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结论: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7、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看笔记)8、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具体要求(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2)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什么是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①通过商品的交换交流蕴含在商品中的丰富文化;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3)教育是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途径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4)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传媒的含义及演进?(1)传媒含义: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2)传媒的演进: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4、大众传媒的标志、形式、优点、地位(1)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形式: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3)优点及地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历史上文化交流的表现及作用?(1)表现: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作用: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2)表现: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

作用: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6、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重要知识归纳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1 3.2一、重要知识(!!!!!!!!!!!!!!!!!!!!!!!!!!!!!!!!!!!!!!!!!!!!!!!!!!!!!!!!!!!!!!!!!!!!!!!!)(一)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必要性\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能丰富世界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及具体要求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交流: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5、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三)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原因)1、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力。

(从“走出去”角度看)2、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从“引进来”角度看)3、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从尊重文化多样性角度)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增进共识,构建和谐世界。

(从文化的社会作用角度)5、有利于增进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

(四)怎样促进\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从态度上讲)2、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从原则上讲)4、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从推动文化传播的主体来看)5、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从途径和方式上讲)6、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从手段上讲)7、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二、比较1、文化遗产的作用补充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1)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

(2)文化交流若违背平等交流原则,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则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个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文化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与,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4、区别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5、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6、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别与联系7、文化多样性vs文化多元化8、本课小结顺口溜各地文化差异性,奠定传播大前提;文化交流处处有,旅游聊天皆传播。

传播古今有途径,贸易、迁徙与教育;多种方式数不尽,多种媒体和手段。

大众传媒为主要,报广电网更普及;中外交流意义大,文化传播靠使者。

引进走出需辩证,博采众长为我用;左右横向为传播,古今纵向需继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