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
摘要:本文为了探索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依据1978~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基本数据,运用了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
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对改善农村消费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各个方面的建设,使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农村的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城市的消费水平而言,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差距在消费水平上体现出来的差距非常明显,据统计,2012年占全国人口56%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额仅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额的36%。
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来探索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假设人均年纯收入为自变量X(单位:元),人均年消费支出为Y(单位:元);所选取数据时间为1978~2012;所用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均采用绝对值。
三、收入和消费
1.收入
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
(1)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我国大部分农耕地区农业落后,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并且受土地资源、市场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劳动生产率低。
农村人口多,使得人均占有农业资源严重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农业生产收益低下。
再者,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普通产品、相似产品多,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品种偏少,优质产品、高档产品少,且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这些因素都导致农业附加值低。
影响了农民增收。
(2)我国农村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的流量小、范围窄。
另一方面,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数量有限,运作行为不规范,结构单一,未能形成合理的合
作经济组织式的市场运作体系,这也使得经济发展滞后。
此外,农民自身资本匮乏,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也没有能力投资其他生产领域,从而使得增收受到限制。
(3)我国农村居民的劳务输出以体力型为主,外出打工者也主要从事的是低收入类的体力劳动。
农民文化素质低,在许多观念上往往会有相当多的局限性,这些限制因素影响了农业方面的科技推广,影响了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方向转型,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增收。
2.消费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1)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较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而言仍然较为落后,这都是由城乡体制上的差异引起的,现代的消费观念对当代农民的影响远远不及传统的储蓄观念的影响。
此外,农村消费环境并不良好,大多数山区交通不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娱乐设施建设极其落后,导致农民对需要购买的商品不能进行深入了解,而且在购买、安装、维修商品方面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严重削减了农民的消费热情,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
(2)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不稳定,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迫使农民谨慎考虑,鉴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养老防病始终是农民的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这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行为落后。
四、收入和消费的数据分析
1.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数据,见表4-1
注解:该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
2. 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1978~2012)的曲线图,见图4-2 图4-2 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1978~2012)的曲线图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
19992002200520082011
图形分析: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和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1978~1993年期间,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上升速度都比较缓慢,1993年以后,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和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上升速度较快。
3.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见表4-3
表4-3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4.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见表4-4
Dependent Variable: C1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7/14 Time: 23:05
Sample: 1978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35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45.51750 14.56329 3.125496 0.0037
Y 0.746675 0.005023 148.6501 0.0000
R-squared 0.998509 Mean dependent var 1596.996 Adjusted R-squared 0.998464 S.D. dependent var 1532.959 S.E. of regression 60.0870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08491 Sum squared resid 119144.9 Schwarz criterion 11.17379 Log likelihood -191.9859 Hannan-Quinn criter. 11.11559
F-statistic 22096.84 Durbin-Watson stat 0.668996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分析结果:残差序列相关性为0.668996(大于0.5),很好
F=22096.84,值较大,说明容易通过检验
P= 0.0037(小于0.05),说明消费与收入的相关性很强5.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图,见图4-5
-150
-100-5005010015002,000
4,000
6,0008,000
五、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对1978~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和消费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得出以下结论。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相应增加,反之,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3.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回归关系。
六、建议
1.购买力的高低,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收入的多少以及收入增长的速度。
所以要扩大农民的购买力,首先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是刺激农民消费的根本策略。
所以必须从长期的角度去制定相关政策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如要实行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以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加大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2. 过高的价格水平也严重削弱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
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下,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消费环境。
促进农村消费健康发展。
3.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并加快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另外,还要妥善解决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劳动力过剩的这一问题,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
4. 建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一是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注重发展各个区域的特色农业,不但要把农产品做优、做新,还要把农产品做大、做强。
政府也要强化宏观调控,保持供给平衡,稳定物价水平,特别是稳定农产品价格,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等。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加工业,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
三是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以城镇化发展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此外,要特别发展第三产业。
5.农村居民往往着重考虑养老、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未来不确定因素,所以,他们将绝大多数收入转化为储蓄以防未来发生意外,因此,政府在充分重视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和就医问题,以此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从而使农村居民不但能消费,还敢消费。
另外,还要根据广大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改变当前农村居民大量储蓄而不愿意消费的消费观,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
6.大力投资建设农村消费基础设施,特别加强对农村交通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改善消费环境来提高农村市场的吸引力。
还要加强农村信息服务,通过市场供求信息,让农民了解新产品,提高消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