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传染病及免疫复习课件
思考
第三道防线与第一、二道防线有何不同呢?
特点: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又称后 天性免疫)。
组成 皮肤和黏膜。 第一道防线
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组成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二道防线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三道防线
人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不针对某 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 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讨论3
1、为什么接种 过水痘疫苗或出过 水痘的人能够抵抗 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抗病原原体
淋巴 细胞
抗体 吞噬细胞
水痘病毒在人体内的过程
毒水
痘
结合
病
刺激
吞噬细胞
抵抗水痘病
淋巴细胞
毒的物质 产生
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 ⑵.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
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 染源
切断传 播途径
保护易 感人群
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饭 洗早前 手、 ,治便 做疗后 好。要 个
人卫生和环境 卫生。常开窗、 通加风强好身,体空锻气 爽炼、,病充菌足跑休。 正息确,使消用除消恐毒
1、传染病的概念
由病原体因起的(细菌、真菌、病毒 和寄生虫),能在人与人之间和人和动物 之间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疟疾、 蛔虫等。
二、常见的病原体
病原体:引起传染 病的细菌、病毒和 寄生虫等生物。
艾
结
滋 病
核
杆
HIV立体模式图
菌
蛔 虫 病
结 核 病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 经过哪些环节?
自身稳定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防御感染
2.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免疫监视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 细胞(如肿瘤细胞)
三.计 划 免 疫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 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 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 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 病的目的。
惧心液理。,以 增强自身的 抗病能力, 积极参加计 划免疫
免疫与计划免疫
玛纳斯县第四中学 文慧娟
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 中健康地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 己的防线。那么,究竟有哪些防线呢?
阅读并分析P75—78资料及文字,讨论 P763个讨论题。
思考
第一、第二道防线的特点:
传染源
易感人群
者流 感 患
传播途径
(空气)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
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
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
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
3.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对于中学生而言,要能做到: ⑴.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
疫苗的成分:(P79)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 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清除水痘病毒, 或使水痘病毒失 去致病性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 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 移植器官等异物)。
病原体
胸腺
淋巴结
免疫细胞
脾脏
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三道防线的功能: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复习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 措施。
2、了解艾滋病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 措施。
3、掌握人体的免疫功能,理解和区分人 体的两种免疫类型,了解计划免疫。
一、什么是传染病?
请同学们比较近视眼和结膜炎发病的原 因:
近视眼——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 起的,不可以传染。
结膜炎——由外来的致病细菌引起的,具 传染性。
功能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二. 免疫的功能
免疫是什么意思呢?
最初的含义是免除疾病。现在比较一致的看 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 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 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 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