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施工企业科技管理工作

浅谈施工企业科技管理工作

浅谈施工企业科技管理工作
摘要:阐述了如何做好与施工企业密切相关的各个生产、施工阶段,工程施工科技管理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施工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

它不但需要得到企业负责人的重视,同时也需要企业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只有提高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企业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关键词:施工企业科技管理
在每个现代建筑施工企业中,有许许多多的生产活动受到了科技水平的限制,劳动生产定额的制订,离不开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的水平;生产计划的编制和安排,实际上是企业科技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平衡;日常的生产调度和质量管理活动,实际上也是对各生产要素技术状况的综合控制。

科学技术在现代建筑企业中已经被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并以飞快的速度全面发展。

虽然科技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分枝,但它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是同等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1 加强施工企业科技管理的措施
1.1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
目前,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仅仅是为了职称评聘才挖空心思编
写论文、编造QC成果,不仅技术含量不高,而且内容重复,鲜有真知灼见,代笔、抄袭现象严重,不能达到真正提高科技水平的目的。

对此,应由集团公司科技部门制订《集团公司优秀科技人才选拔制度》,组织年度优秀科技论文、优秀QC成果、专项科研课题方案、科技拔尖人才、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活动,那些为投标、教学而设计制作的施工工艺演示材料,也可列为科技成果进行评选。

同时,要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建立科技人员导师制。

由各公司按照专业划分,确定高级工程师、专家、科技骨干人员作为培养基层后备科技人员的导师,并上报科技部门备案。

所培养的科技人才,通过上述各类评选活动进行评比,以使年轻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1.2 加强成本分析考核
成本费用分析应采用现代技术方法进行科学、具体的分析,把项目施工成本综合指标分解为各个项目联系的原始因素,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查明原因,明确主要问题所在,将成本分析的结果形成文件。

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实行成本管理考核,项目经理部则对项目内主要管理者和各施工队进行成本管理考核。

提出改进措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1.3 引进竞争机制,寻求合理的工程造价
通过招标投标和签订合同形成的造价,既具有竞争性和法律效力,同时也是企业必须控制的最高价格。

对价格的构成,施工企业应通过
企业内部的招投标方式,把外部的招标条件、竞争形势及中标价格的构成,以内部的企业定额和管理费用为标准,分别编制工程施工、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台班使用等各种内部招标价格,把外部的竞争机制,转移给企业内部的项目部、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形成新的控制价格,从而达到不突破合同价格和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

对于工程内容的增减、设计变更、材料代用、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以及施工索赔等动态事宜,应由内部中标部门适时地予以处理,及时地弥补企业的合理消耗和补偿。

1.4 严格分包合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一个施工企业不可能完全满足大型施工项目的全部施工工序。

对一些专业化要求较高的项目及现场清理等重体力劳动要适当分包,可以使施工企业向着精干、高效的方向发展。

对于大型工程因施工项目多、任务量大、工期紧,施工企业采取了部分工程外包及允许二级单位雇佣外用工的施工方式;对需分包的非主题施工项目先报主管领导审批并争得业主同意后方可对外分包;对分包队伍的选择,严格按资质评审程序进行,经评审合格后才有资格分包工程;有资格的分包商与所要分包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草签分包合同,经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会签、修改后报领导审批同意后执行。

1.5 合理配置,组建专业化施工公司
针对项目施工在设备使用管理上的一些弊端,施工企业应以新的机制使用管理设备。

按照新的观念合理配置设备,组建专业化施工公司,就是一种好的机制。

如以往综合性质的土建施工公司,就可以分别组建基础施工公司和混凝土施工公司。

其设备配置就应该是专业性较强的混凝土搅拌站、砼泵、砼输送车等配置给混凝土施工公司,而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则应配置在基础公司。

专业化施工公司的设备配置应体现“经济、适用、高效”的原则。

三者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不能盲目追求先进,不考虑经济合理和生产适用;也不能只考虑原始费用低廉。

专业化施工公司独立经济核算,严格考核其经济、技术指标。

设备完好率直接与其经济责任制挂钩。

专业化施工公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施工中设备管理的短期行为,他们与项目之间完全是经济合作关系,专业化施工公司或是单独承担工程施工任务,或是以经济合同形式参与项目施工。

同时,上级设备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专业化施工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其指标与经济责任制直接挂钩。

1.6 搞好企业内部标准化,是搞好科技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
建筑企业内部的利技进步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标准化、计量、信息工作就是通过一些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都在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因而也就保证了科技试验的质量,使正确的设计,改进的工艺得到及时的推广、推进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大大缩短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的研制周期,大大有利于技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结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科技的竞争,科技部门作为施工企业科技工作的牵头管理部门,负责全企业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组织和领导,要努力改进科技部门工作,加强科技力量,迅速提升企业科技水平,使企业成为一支科技型、管理型的企业,确保在以后新一轮的施工要求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科技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春锋.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陕西建筑,2005,6:34~36.
[2] 苏静源.水利工程内部合同管理浅议[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0,l:24~26.
[3] 孟宪涛.市场经济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J].管理之道,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5:49~50.
[4] 罗福周.建设工程造价与计价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86~94.
[5] 沈林.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0,3:31~33.
[6] 陈琦婷.浅谈施工企业科技管理工作[J].科技进步,2008,1:33~34.
[7] 戴志清.加强科技管理与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葛洲坝集团科技, 2010,12(4):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