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双吸制酸操作规程一、净化工序1净化岗位责任制1.1、负责净化岗位开、停车操作,正常操作调节,测定分析和故障处理。
1.2、定时进行巡回检查,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和小修理工作。
1.3、按时做好温度、压力、液位、电流等的原始记录,填写好工作日志。
1.4、遇到不正常情况及时向工段报告,立即与有关岗位取得联系。
1.5、负责清扫本岗位所有现场卫生,做好定质管理工作。
2、净化岗位工艺操作规程2.1、气体温度洗涤塔进口≤280℃洗涤塔出口<70℃填料塔出口<38℃二级电除雾器出口<38℃2.2、气体压力洗涤塔进口:<-1000—1000 Pa 洗涤塔压差:<2500—4000 Pa填料塔压差:<1000Pa 一级电雾器压差:<500Pa二级电雾器压差:<500Pa 二级电雾出口总负压:<-7.8Kpa2.3、循环酸温洗涤塔循环酸温<64℃填料塔循环酸温<35℃2.4、电除雾器整流机组电压、电流二次电压:45-55KV 二次电流:150-350mA绝缘箱温度:130~150℃2.5、各循环槽液位高洗塔循环槽:1.4-2.0m 填料塔循环槽:1.4-2.0m3、净化操作规程3.1、开机前检查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是否正常,检查各人孔口是否关闭、检查循环酸泵,循环槽、沉降槽是否加水符合要求,检查安全封是否加水,水玻璃储槽是否有水玻璃。
3.2、经以上检查无误,与前系统联系开始送气,打开送气阀,按顺序开机。
3.3、设备运行期间,经常检查本岗位所有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停机处理。
3.4、高效洗涤器入口温度应小于300℃。
温度过高时应与底吹联系调节并报告工段3.5、及时调节高效洗涤器喷头压力,杜绝水喷入烟管或缺水损坏设备。
3.6、按时清压滤机,定时定量添加水玻璃。
3.7、与维修人员配合,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工作。
3.8、当出现重大设备机械、电气及人身事故和其它非正常征兆时,必须紧急停车处理。
3.9、注意板式换热器出口水PH值,防止设备漏酸。
3.10、每小时做一次记录,注意各点的变化。
4、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1、严格执行工艺要求,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经加巡回检查,避免造成设备事故,发现有漏酸、跑酸现象及时处理,消除一切火灾、爆炸事故的一切隐患。
4.2、当烟气中含砷高时,必须佩戴好防毒口罩,以防引起中毒。
4.3、净化岗位平台防护栏要经常检查,有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工段处理,夜间工作必须配备手电灯。
4.4、进入本岗位的外事人员必须有专人陪同。
4.5、根据净化温度及时调整高效洗涤器喷头压力,防止损坏设备内衬。
4.6、控制好温度、做好记录、坚守工作岗位,严禁兼岗、睡岗、脱岗、看闲书等与工作无关的事。
5、净化工序设备维护规程5.1、经常查管线及各塔的压力变化情况,保证系统抽气量。
5.2、每小时检查1次酸管路及设备是否有漏酸、漏气现象。
5.3、每周对本岗位负责机组、酸泵及其它设备清洗一次。
5.4、按要求对各泵进行润滑,确保备用设备能随时启用。
二、电除雾器1、电除雾岗位工艺操作规程1.1、随时注意各温度和压力点的变化,控制电雾器进口温度<38℃,出口压力≤-7.8Kpa。
1.2、随时注意各绝缘箱温度和电雾器的一、二次电流、电压变化,要求绝缘箱温度控制在130~150℃之间,一、二次电流电压应稳定在指标范围内。
1.3、定时检测电雾器出口酸雾指标,一级电雾出口≤0.03g/Nm3,,二级电雾出口≤0.005 g/Nm3。
1.4、根据设备运行情况,选择停车机会,对电雾清洗,并打开下部排污阀排污,待流出的水较干净为止。
1.5、每小时记录一次,T、P、U整、I整,注意各点的变化。
2、电除雾岗位操作规程2.1、配合电工检查,调整高压整流机组和控制系统,并检查供电系统的所有设备及电场对地绝缘电阻,完好后送电。
2.2、电雾器绝缘箱在开车前24小时通电升温,能自动调节温度到规定值(130~150℃)。
2.3、开车前应冲洗电雾器一次(约10分钟),使其内部沉淀管内壁尽是湿润。
2.4、接开车通知后,开动整流机组,将电压逐步升到40KV左右通过视孔观察电除雾内气流是否清洁,再适当调整升高电压。
2.5、检查安全封液面是否稳定,防爆装置是否完好。
2.6、检查绝缘箱温度是否灵敏正常,注意电除雾各部位有无放电现象。
2.7、接停车通知后,停止向电雾器送电,切断整流机组电源,并将高压隔离开关转向接地,挂上“禁止合闸”牌。
2.8、打开冲洗阀,将沉淀极管冲洗干净,并将酸排污管阀打开,待流出的水较干净为止。
2.9、严禁可燃性气体进入电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停止向电雾器送电。
2.10、认真做好原始记录。
3、电除雾安全操作规程3.1、操作时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3.2、沉淀极管外表面,在运行时不得接触。
3.3、设备断电后,应及时接地,并挂上“禁止合闸”工作牌,如有人进入电雾器内工作,应有专人看护。
3.4、工作人员进入设备检查和维修时,注意不要摆动大梁和电晕线,手脚要轻,以防石英管破坏。
3.5、电除雾器入孔未封不得送电。
3.6、经常检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2Ω。
3.7、严禁可燃气体进入电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停止向雾器送电。
三、干吸工序1、干吸岗位技术操作条件1.1、酸浓:干燥酸93.1-93.9% 吸收酸:98.1-98.5%成品酸:≥93%或≥98%1.2、酸温:干燥酸:<55℃一吸酸:<80℃二吸酸:<65℃1.3、液位:干燥循环槽:0.9-1.1m 一吸循环槽:0.9-1.1m二吸循环槽:0.9-1.1m 地下槽:0.4-1.5m1.4、压差:干燥酸:<2000Pa 一吸塔:<2000Pa 二吸塔:<2000Pa2、干吸岗位工艺操作规程2.1、经常观察干吸循环酸浓度,液位变化,以串酸方式保证酸浓、液位在要求范围。
当串酸不能保证酸浓时,可加水降酸浓,但禁止在干燥酸内加水。
2.2、串酸方式:93%(干燥)≒98% (一吸) 98%(一吸)←98%(二吸)。
2.3、当酸浓和液位均不符合指标要求,应先调节酸浓后,后调整液位。
2.4、在干吸生产中应做到“三稳定”即串酸稳、加水稳、放酸稳,不能怱大怱小。
2.5、注意各塔入口酸温及循环酸液位,控93%酸<55℃,98%酸<80℃。
2.6、随时注意各循环泵电流,要求均匀稳定,在指标范围内。
2.7、经常检查各阳极保护酸冷却器的水出口PH值,如果PH<6.5y说明可能漏酸,应立即停机检查。
3、干吸岗位操作规程3.1、开车前检查所有管道、阀门、设备、入孔口、法兰、接头、螺栓是否齐全、紧固、密封。
各种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并关闭所有入孔口。
3.2、检查酸泵及其电器是否完好正常。
3.3、检查完毕,确认无问题,即从地下槽倒酸(或从酸库倒酸到地下槽)回循环槽。
3.4、检查酸冷器,通知电工调试恒电位仪。
3.5、打开酸冷器的冷水阀,开冷却水的水压不低于0.2Mpa,调试完毕,关闭冷却水。
3.6、开干吸循环泵,检查塔内分酸情况和分酸管是否有泄露。
3.7、正常操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干燥酸的浓度变化,以串酸补充,保证酸浓度。
3.8、控制风机出口水分指标<0.05g/m3。
3.9、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注意各点变化情况。
4、干吸安全操作规程4.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4.2、在开车打酸时,应先盘车检查酸泵和各管道阀门是否流向正确,开启是否合乎生产和安全要求,然后根据工艺要求调节供酸量。
4.3、在操作中严禁沿酸管行走和翻越,以防管道断裂喷酸伤人。
4.4、发现管道漏酸时应先停车泄压,放酸后进行堵漏,严禁在运行中处理堵漏。
4.5、化验操作工在进行分析时应按规定,将酸缓慢倒入水中,严禁将水倒入酸中。
4.6、按时巡检,认真做好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生产情况。
四、转化工序1、转化岗位技术操作条件1.1、SO2进气浓度:8-9%1.2各段触媒层进口温度:一段进口:404℃—408℃二段进口:426℃—430℃三段进口:四段进口:410℃五段进口:1.3、转化率分配:一段触媒:62% 二段触媒:86% 三段触媒:93%四段触媒:98.5% 五段触媒:99.7%1.4、触媒分酸配:一层:18%(11m3)二层:18%(11m3)三层:235(14m3)四段:18%(11m3)一层:23(14m3)1.5、阻力:<11000Pa2、转化器操作规程2.1、根据操作技术指标及底吹炉要求,调节烟气量在25000m3/h±20%,进气SO2浓度8~9%。
2.2、严格控制转化器各段进口温度,分别用各段副线或冷激阀调节,调节范围不可突然变动过大,影响转化率。
2.3、转化器:一段进口温度406℃±2℃二段进口温度428℃±2℃三段进口温度四段进口温度410℃±2℃五段进口温度2.4、转化率大于99.7%,一段出口温度不大于600℃。
2.5、经常检查设备和管线有无漏气现象,本岗每班测定转化率至少一次。
2.6、每小时填写操作记录一次,要求内容准确,字迹清楚。
2.7、负责清扫本岗位所有现场卫生,做好定置管理工作。
3、转化器安全操作规程3.1、持安全作业证上网,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严格遵守工艺要求。
3.2、开机前要检查各气管压力,管道是否畅通,阀门的开起是否符合开车和安全要求,开车后要检查各压力降是否在要求范围。
3.3、转化器升温按升温曲线进行,试用电炉时应先通风,再启动电炉,并保持电炉出口试用温度不超过550℃。
3.4、清理和装填触媒时要注意转化器温度降至50℃,才能进行工作。
进入转化器扒填触媒时必须办理登高、入塔作业票,戴好防尘口罩、眼镜和手套,穿好工作服。
3.5、触媒清理完毕一定要将手、脸、身体冲洗干净,工作服洗净,洗漱后方可喝水和饮食。
3.6、转化器在生产运行中,触媒温度不得超过620℃,不得随便提高进口温度。
3.7、本岗位所有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禁串岗、脱岗、睡觉、看闲书等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事。
五、SO2风机1、风机技术操作条件1.1、润滑系统:润滑油:32#防锈汽轮机油油温≥25℃油压:0.08-0.18Mpa1.2、风机轴承:温度:≤65℃润滑油温度30-40℃出口处温度≤60℃轴承、报警温度:65℃轴承连锁停机温度:75℃1.3、开车前油箱中的油位比最高油位线高出30-40mm。
1.4、主进油管油压≤0.08Mpa时发出声光报警主进油管油压≤0.05Mpa 时连锁停车1.5、油冷却水温≤35℃。
2、离心鼓风机操作规程2.1、检查所有机组电气、仪表是否正常,设备状况是否良好,螺栓是否把紧,并检查,确认,一切均正常。
2.2、润滑油符合TSA32#防锈汽轮机油,油箱中的油位应比最高油位线高出30-40mm,观察高位油箱回油孔,必须有回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