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word精品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word精品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word精品教案教材分析: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

第一,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要紧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依照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说明。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阻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明白得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专门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要紧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第一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什么缘故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定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摸索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明白得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阻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阻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依照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依照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阻碍;依照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阻碍;依照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依照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说明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关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明白共价键的要紧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样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教学过程:[复习引入]NaCl、HCl的形成过程[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关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的形成例:H2[讲解、小结][板书]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a、特点: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b、种类:S-Sδ键 S-Pδ键 P-Pδ键[过渡]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板书]2、π键[讲解]a.特点: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假如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点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①重叠方式δ键:头碰头π键:肩并肩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③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 π键 P-P④δ键成单键π键成双键、叁键(双键中含有一个δ键和一个π键,叁键中含有一个δ键和两个π键)4.共价键的特点饱和性、方向性[练习]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B.化学键能够是原子间作用力,也能够是离子间作用力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D.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I2 B.BaCl2C.H2SO4D.NaOH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KNO3 B.BeCl C.KO2D.H2O2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 2、N2、HCl、H2O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HCl、NaBr、MgF2、Na2S、CO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明白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重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N 2与H2在常温下专门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什么缘故?学生讨论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板书二、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开释出的最低能量。

②单位:kJ/mol[生阅读书33页,表2-1]回答: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固,越不易断裂)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①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固。

[过渡]2、键长①概念: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的核间距②单位:1pm(1pm=10-12m)③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形成的物质越稳固[设问]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角:多原子分子中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如:CO2结构为O=C=O,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

H2O 键角105°V形CH4键角109°28′正四面体[小结]键能、键长、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键能、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固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板书]三、等电子原理1、等电子体: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

如:CO和N2,CH4和NH4++2、等电子体性质相似[阅读课本表2-3][小结]师与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练习]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固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2、能够用键能说明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固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C.稀有气体一样专门难发生化学反应D.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3、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SO3B.BF3C.CH4D.NO24、依照等电子原理,下列分子或离子与SO42-有相似结构的是A.PCl5 B.CCl4C.NF3D.N25、依照课本中有关键能的数据,运算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N 2(g)+3H2(g)====2NH3(g);△H=2H2(g)+O2(g)===2H2O(g);△H=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4、培养学生严谨认确实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阅读课本P37-40内容;2、展现CO2、H2O、NH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3、提出问题:⑴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⑵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什么缘故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讨论交流]1、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2、讨论H、C、N、O原子分别能够形成几个共价键;3、依照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2、H2O、NH3、CH2O、CH4的分子结构。

[模型探究]由CO2、H2O、NH3、CH2O、CH4的球辊模型,分析结构不同的缘故。

[引导交流]引导学生得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阻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讲解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

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推测,概括如下:如H 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如图)课本P40。

[应用反馈]应用VSEPR理论判定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练习]:1、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A、CO2 B、H2S C、PCl3D、SiCl42、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A、H2O B、CO2C、C2H2D、P43、写出你所明白的分子具有以下形状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分子中的键角分别是多少?①直线形②平面三角形③三角锥形④正四面体4、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NH3 B、CCl4C、H2O D、CH2O5、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都满足8电子稳固结构的是A、CO2 B、PCl3C、CCl4D、NO26、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带有一对孤对电子的是A、XeO4 B、BeCl2C、CH4D、PCl37、为了说明和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空间构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这种模型把分子分成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BF3和NF3差不多上四个原子的分子,BF3的中心原子是,NF3的中心原子是;B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缘故是。

8、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估量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BeCl2;SCl2;SO32-;SF6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3、能依照杂化轨道理论判定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4、采纳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教学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过程:碳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样的?甲烷的分子模型说明是空间正四面体,分子中的C—H键是等同的,键角是109°28′。

说明什么?[结论]碳原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轨道与四个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成键。

师: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2s22p2,是由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组成的,什么缘故有这四个相同的轨道呢?为了说明那个构型Pauling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板书:三、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那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摸索与交流]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x ,2py,2p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