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规范及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概要我公司参加投标华润电力新能源陵城一期风电场(50MW)工程项目其中【35kV 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架空线路、接地工程、直埋电缆线路及通信光缆的施工与安装、调试等工作】。
第二节编制原则华润电力新能源陵城一期风电场(50MW)工程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主要生产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施工保障措施等均遵循科学严谨、细致实用、合理的原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有关资料的内容而编制的,此工程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本施工组织设计旨在保障该工程保质保量、安全、文明施工,达到质优、按期、顺利完成的目的。
第二章编制依据1.技术规范书2.招标文件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5)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15)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GJ/T50164-201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5)1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15)1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1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2)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13)17.《混凝土用钢筋,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2012)19.《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GJ 107-2010)2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2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22.《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2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2-2008)26.《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27.《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3-2006)2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已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73)2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3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31.《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3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3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34.《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3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7.《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875-2004)3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4)39.《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40.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规程、标准41.本公司的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42.本工程相关合同文件第三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述华润电力新能源陵城一期风电场(50MW)工程,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的神头镇、滋镇境内。
场址中心与德州市直线距离约38.29km,与陵城区直线距离约17km,场区地形整体较平坦,海拔高程在10m~20m 之间,地貌主要为农田和村庄。
场址及附近有G104、S353、S249 及多条水泥路面村村通乡道,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风电场属于平原风电场,拟安装20台单机容量2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0MW,本期新建2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1座220kV 升压站,1回220kV 架空送出线路将所发电量送入电网。
第二节工程规模本工程35kV 集电线路路径总长32.67km,其中架空29.96km,电缆路径2.71km,额定电压35kV。
本工程导线型号为JL/G1A-150/25和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电缆型号为ZC-YJY63-26/35-1x300mm2、YJY23-26/35-3×50mm2、YJY23-26/35-3×240mm2型铠装电力电力。
本工程光缆型号为OPGW-24B1-50和GYFTA53-24B1型光缆。
此工程塔共145基,塔形式为J3、J4、SJ1、SJ2、SJ4、Z2、SZ2七种。
第三节工程承包范围本工程实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本标段实施项目包括陵城一期工程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架空线路、接地工程、直埋电缆线路及通信光缆的施工与安装、调试等工作。
其它施工范围:本标段相关的工作配合;本标段范围内施工协调,临时工作面开设、手续办理及费用;临建以及本标段施工期间所有水、电、通信设施;设备保管、二次倒运及装卸等。
需采购的材料:铁塔塔材(含连接螺栓、防盗螺栓)、电缆支架、基础地脚螺栓、架空导线、架空及地埋光缆、架线金具、线路绝缘子、避雷器、防风跌落式开关、电缆冷缩终端及其他消耗性材料等除甲供材外的设备、材料采购。
其他工作项目(1)负责长期占地用林(20年)、用地(20年)、拆迁等对外协调工作;积极参与各级领导现场检查工作事宜。
(2)负责临时占地的协调及相关费用和手续办理,同当地政府之间的协调工作;施工、验收过程中配合业主同电网公司的协调、沟通,取得验收合格手续;(3)临时用地的租赁、地埋设施等,均应与有关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取得施工允许,应自行办理相关手续并测算需发生的相应费用。
(4)负责的用地,地上所有附着物(包括但不限于青苗、树木、建构筑物、坟墓)以及地下掩埋物(地下管道、电缆、光纤等)的清理、保护及地方关系协调及相关费用。
(5)杆塔基位占地、地埋电缆占地费用、地上附着物及地下掩埋物(包括但不限于树木、幼苗、建构筑物、线杆、地下管道、电缆、光纤等)清点、保护、清理、赔偿工作。
(6)施工措施,包括不限于,清淤、施工降水、排水等施工采取的措施。
第四节工程目标华润电力新能源陵城一期风电场(50MW)工程。
该项目位置在山东省德州市东陵区新建工程,我公司将会以精品意识,创精品工程,把此工程建设成一流工程,实现达标投产、创精品示范工程的要求,确保实现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100%;确保不发生任何情况的质量事故。
并保证本工程施工达到以下工程目标:工程目标第五节地质、地形风电场区域地貌类型主要为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地貌景观为农田,地面高程一般在10~20m之间;升压站和风电场区域典型地貌见照片。
本工程稳定水位埋深1.7m~2.4m,水位埋深较浅。
拟建场地周围未发现外界污染源,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弱腐蚀性考虑。
根据地区经验及场地土壤特性,本场地土壤电阻率暂按100Ω.m取值。
陵城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表第六节交通运输及地方材料资源条件本标段交通运输条件较差,材料运输道路差,都需修缮临时施工道路。
第七节主要跨越第四章施工方案第一节基础施工工程一、工程测量1、线路的测量1.1 首先要了解工程的概况、线路的走径,详细了解杆位明细表,找出相应的杆号、塔型,依据平断面图,逐杆号进行测量。
1.2 测量前要把测量仪器进行校核,通讯设备齐全,保持信号良好。
花杆、塔尺等器具完善。
1.3 仪器要放在杆号的中心位上,做到对点要准确、水平度精确。
1.4 测量内容包括:档距、高程、被跨物高程和有线柱横向偏移及转角杆号的转角度数。
各项误差要求;档距1% 档距误差≤2m 高程≤0.5m 转角度数≤1°30,横向偏移≤+50 mm如在复测中发现误差大,要及时上报设计单位处理。
1.5 做好复测记录,把杆号之间的跨越物和障碍物要记录下来,并标明跨物名称,精确测出跨越物近杆号的最近距离。
特别是集电线路,要统计出线路名称和具体杆塔号,测出被跨物与新建线路的高差,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通知设计单位。
1.6 在线路测量操作时,严禁沿线一侧测量,有线杆塔号要前视、后视、转角杆号要二条有线进行交点。
二、复测分坑1、经测量全线杆号、有线不偏移、转角符合设计后,再进行分坑作业,严禁边复测、边分坑的操作方法。
2、分坑前要仔细把杆塔号与杆位明细表对应,根据尺寸和几何尺寸,计算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分坑。
3、根据本线路的土质与地貌状况,分坑时要把杆号的中心桩、转角桩的钉在不易移动的地方,以便以后支模反复运用。
4、对需要的杆号要先钉出辅助桩,降好基面再进行分坑、开挖。
5、分坑时要放出边坡,边坡预留要大于400-800 mm ,分坑后,保护好分坑桩,或者把坑位线明显移出或用石灰打出线,主要能方便挖坑操作。
6、强调说明,本线路有分岐塔和T接线路,分坑时要特别注意,分歧塔线路AB1#要接两单回线与双回线路的夹角积和平分角度为线路角度来分,并且以柱点线点为中心后视对应A、B线单回线路,T接转角塔转角度数为沿主线前进方向,向T接侧移的角度,分基础分坑时要按主线方向角进行分坑。
三、基坑定位,基坑开挖1、为防止基础坑挖错位置,在进行基坑操平之前,要再一次进行坑位检查,当发现坑位桩或辅助桩有偏差或松动时,应立即进行校正基础定位前复测各塔位中心桩之间的档距,转角塔转角度数。
2、复测结果与平面图及塔位明细表中的设计值必须相符,并严格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已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施工测量及《工程测量规范》第五章线路测量执行。
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分坑工作。
3、在分坑定位时,应按线路转角方向,相邻档距大小确定转角塔拉、压腿方向位置,严禁出现拉压腿位置颠倒情况,转角塔基础中心桩位置应与施工图纸核实,是否进行中心位移,对基础顶面留有预偏的塔位,在水平桩放置时还应加以考虑。
4、分坑测量前应编制分坑尺寸明细表。
该表内容包括杆塔型式、基础根开、对角线及坑口尺寸等。
5、对于终端、转角等特殊塔型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中心桩位移值及位移方向进行分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