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制度
第一条总则
1、技术交底是指施工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及设计意图的交底;施工方案、
工作程序、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要求、施工注意事项(安全、质量、环保)、文明施工等和其它一般性技术交底。
2、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熟悉项目工程的概况、技术方针、质量目标、计划安排和采取的各种重大措施;使施工人员了解其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内容和特点、重点、难点、施工目的,明确施工工序、施工过程、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成本控制措施和工期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条技术交底要求
1、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有关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详细“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书”,向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以单项工序为对象进行。
2、施工技术交底是工程质量事前控制的重要保证,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是施工工序中的首要环节,必须认真执行,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在目前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下采用三级交底制度,即:
①总体性交底一项目总工对各部门的技术交底;
②专业交底一各部门对架子队的技术交底;
③操作(岗位)交底一架子队对班组级的技术交底。
3、交底时间:工序(分项)工程开工前7天内完成;未经技术交底的工程
不得施工。
4、书面交底的交底人、复核人、审批人、接收人应签字齐全,对作业层交底以培训形式分批、段进行,以签到表的形式进行资料闭合。
第三条交底方式
1、会议交底:根据制作的交底在室内逐项逐条讲解清楚,使参加施工的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现场交底:根据现场地形、建筑位置、施工环境、施工条件、施工中注意事项等在现场对交底书的内容逐项说明、交待清楚。
3、由技术人员向架子队队长、领工员、工班长交底后,领工员、工班长再
向参加施工的工人交底。
必要时技术人员直接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交底。
第四条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
①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工艺标准、施工顺序;
②设计标准;
③质量要求;
④工程数量;
⑤完成时间;
⑥安全及环保注意事项;
⑦施工详图:说明建筑物结构的尺寸、位置、标高、预留孔、预埋件、钢筋弯扎、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案。
2、安全交底
①交底内容包括,适用的工序、工种;工作过程主要危险源;特种作业要求;作业区的安全防护;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现场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等。
②安全交底必须在工序开工前进行交底,交底接收人必须在交底上签字后才能进行施工。
第四条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1、技术交底要具有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依据正确、理解正确、交底正确。
施工规范、规定、图纸、图册及标准是编制技术交底的依据,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灵活运用,必须使班组依据交底文件就能正确地施工。
2、技术交底要具有针对性
技术交底不具有针对性是编制中常见的问题,它经常是规范、规定的翻版,加上设计施工说明的扩充,其结果是无法指导生产,仅仅成为技术管理资料中的一种。
为避免这些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底,使之真正成为施工的作业指导书。
3、技术交底要具备可操作性
①具体性:对施工结构的具体尺寸进行交底,建立施工图放样制度,保证无论施工到何位置,现场施工班组手里都有标注清楚、通俗易懂的施工大样图;
②全面性:技术交底要以"现场干的,就是交底中写的、画的"为指导思想,不
能发生班组施工自由发挥的情况,一旦发生漏项情况,班组应立即通过一定的程序反馈,并得到解决。
③实用性:技术交底中不允许使用"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及"宜按…"等词语,要在大样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的控制要点写清楚,把规范的重点条文体现在大样图和控制要点里,同时把要达到的具体质量标准写清楚,作为班组自检的依据,使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时就是按照验收标准来施工,体现过程管理的思路,使施工人员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