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五个智慧态度:小事大事,难事易事,他事我事
做事的五个智慧态度:小事大事,难事易事,他事我事
智慧启引:『什么是做事的态度?就是对事情重视不重视,认真不认真,坚定不坚定。
我们对不同的事应该抱定一个什么样的态度?首先,要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做;其次,要把容易的事当成困难的事来做;第二,要把没意思的事当成有意思的事来做;第四,要把利人利国的事情当成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来做;第五,要把大事当成小事来做。
一个人具
备了如此做事五态度,那他离成功就不远了。
』
决定一个人做事态度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事:大小,
难易、有意思没意思、关乎自己利益程度的不同;另一个是人:道德、性格、知识乃至地位处境的差别。
为了方便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把问题简化,就是不考虑
人的差别,而只把目光聚焦到事情的差别上,看看我们对不同的事应该抱定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首先,要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做。
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做,就是决不看轻小事,点也不马虎,一点也不敷衍,这样就有可能把小事做好。
把小事做好了,特别是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做好了,那么这些小事就可
能积聚成大事,发展成大事。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年轻时
不过是代尔夫特市政厅的看门人,但他没事时就爱磨制透镜。
要说磨制透镜的方法并不神秘,只不过需要超级的仔细和耐
心罢了。
由于列文虎克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做,60 年,故而他磨制的透镜之优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人。
列文虎克是
世界上第一个用放大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
1702 年,他被巴黎科学院授为院士。
其次,要把容易的事当成困难的事来做。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说写诗,
几乎谁都会吟几句顺口溜或者打油诗,所以,不少人都以为写诗不难。
其实诗要写好,那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唐朝诗人卢延让在《苦吟》中说:“莫话诗中事,诗中难
更无。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意思是,莫提作诗的苦衷,再没有比作诗更难的事了。
每次斟酌得当一个字,往往捻断数根胡子。
也许你会说,他的水平差。
那么诗圣杜甫写诗是不是就
信手拈来?也不是。
有杜甫的诗为证,“为人性僻耽佳句,不惊人死不休”。
也就是说,杜甫是把别人认为容易的事当成困难的事,战术上很重视,所以他成功了。
第三,要把没意思的事当成有意思的事来做。
做一件事有意思没意思,通常是兴趣使然。
有兴趣了就
有意思,没兴趣了就没意思。
可是,有句俗话叫“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
试想,有那么多客观限制,一个人哪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呢?所以,有时候这兴趣也得自我培养,就是把没意思的事情当作有
意思的事情去做。
吴冠中先生青年时代考入浙大电机科,由于偶然一次参
观画展,便来了一个“华丽转身”,踏入艺术之门。
但他后来以鲁迅为偶像,想搞文学,常常称自己“误入艺途”,遗憾终生。
但是遗憾归遗憾,他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艺术之中,依然非常努力,非常认真,最终一样成了大师。
第四,要把利人利国的事情当成关乎自己切身利益
的事情来做。
这么说,有人认为好笑:都市场经济了,还在讲空头政
治。
其实,我不讲什么大道理,我只是说,一个人不能只有私利。
如果你看到哪里的自来水龙头没关,你会心痛;哪里路上有一块西瓜皮,你会考虑到它可能成为过路人的隐患,于是你弯了一下腰,动了一下手,不过是顺手而为,那就显示了你的素质。
就像孟夫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因为人毕竟是社会的人。
只有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心别人的人才会被大家所接受、所欢迎。
第五,要把大事当成小事来做。
大事和小事的关系有时候还真难说清楚。
前面说了,不
要看轻小事,有时候会小河沟里翻船,这叫战术上重视;而另一方面,也不必把大事看得过于神秘,这叫战略上藐视。
老子认为,只有不把大事太当回事才能将它做好,远大
的目标都要从当前无数的细微的小事做起。
所以,饭要一口
口吃,书要一本一本读。
只有一砖一砖、一层一层地垒,才有万丈咼楼。
为什么我把这一条最后说?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有学会
了前面所说的做小事、做易事、做没意思的事、做有利于他人和国家的事,才有资格做大事。
我想,一个人具备了如此做事五态度,那他离成功就不
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