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所得税知识点归纳(上集)

企业所得税知识点归纳(上集)

同学们好,我们的复习进度到哪了呀,大家学的好吗?我们之前给大家归纳过几次知识点了,现在我们把企业所得税法给大家再做一次总结。

其余的章节大家自己看,自己学会归纳。

本次所得税法我们分为上、下二集,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减免税额一抵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重点:也就是所得税计算的主线索收入,主要是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税率扣除项目和标准亏损弥补(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减免税额抵免税额表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

一、收入总额表7.3收入的分类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表7.4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2.特殊收入的确认表7.5 特殊收入的确认3.提供劳务收入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补充1、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

补充2、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例6-8]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的确认不正确的是:A.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B.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C.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D.接受捐赠收入,按照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解析]答案:D。

根据规定,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具体内容如下表7.7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免税收入,是指属于企业的应税所得,但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

企业的免税收入包括:(一)国债利息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了更好地体现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企业投资充分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等实行低税率的税收待遇,《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不要求纳税人补交税率差。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但《实施条例》将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时间不足12个月的股息红利收入排除在免税范围之外。

对来自所有非上市企业,以及持有股份12个月以上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则适用免税政策。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了解)此外,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因股权分置改革而接受的非流通股股东作为对价注入资产和被非流通股股东豁免债务,上市公司应增加注册资本或资本公积,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例题4·单选题】下列收入是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的是()。

A.转让财产收入B.财政拨款收入C.国债利息收入D.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收入【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不征税收入的范围。

选项A应缴纳企业所得税,选项CD是免税收入。

【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得税规定的免税收入的有()。

A.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C.财政拨款D.国债转让收益【答案】A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免税收入的范围。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有4项,除选项A、B外,还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国债利息收入;选项C财政拨款,是不负有纳税义务的不征税收入,而非免税收入。

[例6-9]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有:A.股权转让收入B.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C.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D.接受捐赠收入[解析]答案:C。

根据规定,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属于不征税收入,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此外:企业将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6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税前扣除项目相关性和合理性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条件:(1)相关性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

对相关性的判断一般从支出发生的根源和性质进行分析,而不是看费用支出的结果。

相关性要求为限制取得的不征税收入所形成的支出不得扣除提供了依据;(2)合理性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对合理性的判断主要是发生的支出的计算和分配方法是否符合一般经营常规。

(一)一般扣除项目1、成本2、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1)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

(2)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费用扣除限额时,其销售(营业)收入额应包括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等应当视同销售(营业)的收入额。

(3)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①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②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4)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例6-10]某企业2008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2000万元,全年发生业务招待费25万元,且能提供有效凭证。

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A.25万元B.20万元C.15万元D.10万元[解析]答案:D。

根据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业务招待费的60%为25×60%=15万元,当年销售收入的5‰为2000×5‰=10万元。

因此,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0万元。

3、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即纳税人按照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发生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金及附加。

企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已经计入管理费用中扣除的,不再作为税金单独扣除。

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故不在扣除之列。

[例6-1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有:A.消费税B.营业税C.土地增值税D.增值税[解析]答案:ABC。

根据规定,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纳税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能扣除增值税。

4、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5年(包括出版当年)、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2年、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1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

已作为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呆滞出版物,以后年度处置的,其处置收入应纳入处置当年的应税收入。

5、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实施条例》的规定扣除。

(2)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①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②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3)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4)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5)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

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6)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7)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①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②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