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开采设计

煤矿开采设计


(二)仓身



煤仓仓身一般应砌碹。砌碹的壁厚可为300~ 400mm。 (三)下口漏斗及溜口和闸门基础 1、煤仓仓身下部的收口漏斗一般为截圆锥形。 2、为了防止堵塞,下口漏斗应尽量消除死角。 3、为了安装溜口和闸门,在漏斗下方留一边 长为0.7m的方形孔口,在孔口预埋安装固定溜 口的螺栓。
五、绞车房的坡度


绞车房地面应高于钢丝绳通道低板100~ 300mm,并向绳道倾斜2‰~3‰,以免积 水。 回风道应向外倾斜,以倾角不大于3°为 宜。
六、绞车房支护


1、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用C15混凝土铺底。 2、硐室一般用直墙半圆拱碹。采用料石砌碹 时,料石强度等级应大于MU30,砌体允许抗压 强度应大于2.2MPa;采用混凝土砌拱时,允许 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 3、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锚喷支护。
第四节 采区水泵房设计

水泵房的位置:在下部井筒(下山)之间,采用垂直 或平行井筒(下山)布置,并尽量与变电所联合布置。
图18-8 水泵房位置 (a)水泵房垂直下山;(b)水泵房平行下山
一、水泵房尺寸确定



1、水泵房尺寸 (1)水泵房长度 L=nb+a(n+1) 式中: n——水泵台数; b——水泵及电动机的基础总长度,m; a——各基础之间的距离,取1.5~2m,最外侧 基础墙应适当加大到2.5~3m。
三、煤仓的结构及支护

煤仓的结构包 括煤仓的上部 收口、仓身、 下口漏斗及溜 口和闸门装置 等。
图18-1 煤仓结构 1—上部收口;2—仓身; 3—下口漏斗及漏口闸门基础;4—漏口和闸门
(一)煤仓上口


1、为了保证煤仓上口安全,用混凝土收口 ; 2、为了防止大块煤、矸石、废木料等进入煤 仓造成煤仓堵塞,应在煤仓上口安设铁箅子, 铁箅子一般采用8~24kg/m旧钢轨或Ⅰ10~ Ⅰ20号工字钢做成,铁箅子的网孔尺寸一般为 200mm×200mm、250mm×250mm、300mm×300mm, 图18-2
三、绞车房的平面布置及尺寸
图18-6 绞车平面尺寸 (a)滚筒直径为1200mm;(b)滚筒直径为1800mm 1-绳道;2-左侧风道;3-电动机壁龛



1、绞车房的平面布置 在保证安全生产和易于安装检修的条件 下,尽可能布置得紧凑,以减少硐室工 程量。 2、绞车房尺寸
四、绞车房的高度

1.2m以上绞车,绞车房应设起重梁, 起重梁一般用Ⅰ20~Ⅰ40工字钢, 两端插入壁内300~400mm,安装 1.2m以下绞车可用三角架。

二、煤仓的形式及参数






煤仓的形式按倾角分为垂直式,倾斜式和混合式;按 断面形状有圆形、拱形、椭圆和矩形 仓底倾角为60°~65°(主要参数:断面尺寸和高度) 圆形垂直煤仓直径为2~5m,个别5m以上;拱形断面 倾斜煤仓宽度一般为2m左右,高度可大于2m。 煤仓高度不宜超过30m,以20m为宜 有效容积V′≥V90% h≤3.5D 圆形垂直煤仓应设计成“短粗”形。
(四)溜口及闸门装置


1、煤仓的溜口一般均做成四角锥形,在 溜口处安设可以启闭的闸门。 2、选择闸门时,应以操作方便省力,启 动迅速可靠为原则,多采用上关式气动 闸门。

3、溜口闸门与矿车的位置关系。
图18-4 溜口与矿车的相对位置 1-溜口;2-闸门;3-矿车
4、溜口的方向有三种。
图18-5 溜口方向 (a)顺向;(b)侧向;(c)垂直





一、绞车房的位置 应在围岩坚固稳定的薄及中厚煤层或顶底板岩层 中。 二、风道及钢丝绳通道 两个安全出口: 1.绳道:用于运输设备、行人、通风、走绳,绳 道宽2000m~2500m,并在5m以内,采用不燃性材 料支护。 2、风道:位于硐室的左、右、后侧,应靠近电机 布置,净宽1.2~1.5m,主要用于回风。
第三节 采区变电所设计


一、采区变电所的位置 一般设在输送机上山与轨道上山之间或设 在上(下)山巷道与运输大巷交岔点附近。
二、采区变电所的尺寸和支护
图 18 -7 采 区 变 电 硐 室



1、采区变电所的高度一般为2.5~3.5m; 2、采区变电所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变电所的地面应高出邻近巷道200~300mm, 且应有3‰的坡度。 4、变电所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两端 各设一个出口。在通道5m范围内用不燃性材料 支护。 5、硐室与通道的联接处,设防火栅栏两用门。
第一节 采区煤仓设计 采区硐室主要包括采区煤仓、采区绞车 房、采区变电所、采区水泵房等。

一、采区煤仓的容量
取决于采区生产能力、采区下部车场装车站和运输大巷的通过能力。 (1)在采区高峰生产延续时间内,保证采区连续生产: Q=(AG-AN)tGKb AG——采区生产能力1.5~2.0倍平均产量,t/h AN——通过能力1.0~1.3平均t/h TG——生产延续时间 机1.0~1.5h 炮1.5~2.0h Kb——运输不均匀系数,机采取1.15~1.20,炮采取1.5 (2)按装车站的装车间隔时间来计算: Q=AGt0Kb AG——采区高峰生产能力,t/h; t0——装车间隔时间,一般可按15~30min计算; Kb——运输不均匀系数。
图18—2 煤仓上口铁箅子
• 煤仓上口网 孔上大块煤 炭的破碎和 杂物的清理 工作,可在 煤仓上部巷 道内进行, 或者设置专 门的破碎硐 室。
图18-3 大块煤破碎硐室的布置形式 (a)煤仓上口兼作破碎硐室; (b)设有人工破碎硐室的煤仓; (c)设有机械破碎硐室的煤仓 1-煤仓;2-人工破碎硐室;3-机械破碎硐室
(2)水泵房宽度


B=B1+B2+B3 B1——水泵房基础宽度,m; B2——吸水井一侧水泵基础至墙的距离,一般 为0.8~1m; B3——有轨道一侧水泵基础至墙的距离,一般 为1.5~2m。 (3)水泵房高度 净高3~4.5m;水泵房地面标高应高出车场轨 面0.5m,并应向吸水小井设1%的下坡。 (4)设备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