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考核试卷及答案(6)中医(中级及以上)业务考核科室: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的共见症状是()A.腹痛腹泻 B.身目发黄C.小便短赤D.里急后重 E.胁肋胀痛2、以下中被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A.栀子 B.芦根 C.天花粉 D.连翘 E.知母3、善散肝气郁结,治疗胁肋胀痛,又善于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是()A.木香B.香附 C.佛手 D.乌药 E.沉香4、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A.钩藤 B.牡蛎 C.滑石 D.木通 E.川乌5、温经汤的功效是()A.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B.活血祛瘀,缓消癓块C.温经化瘀,养血通脉 D.补血活血,祛瘀调经E.温经活血,通络止痛6、下列何方不具有解表作用()A.止嗽散 B.定喘汤 C.杏苏散 D.五苓散 E.贝母瓜萎散7、胁痛的病变脏腑主要在()A.肝胆B.脾胃C.脾肾D.心肝E.肝胃8、下列哪项不是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A.血胸 B.气胸 C.脓胸D.肺水肿 E.开胸手术后9、表虚自汗者最宜用( )A.地骨皮、麻黄根 B.黄芪、浮小麦 C.甘草、白术D.五味子、麦冬 E.小麦、大枣10、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11、捏脊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小儿()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12、两眉头的中间是()穴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1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皖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可选主方()A.柴胡疏肝汤B.血府逐瘀汤C.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D.参附汤合右归丸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14、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可辨证为()A.肝胆湿热证 B.瘀血阻络证 C.肝郁气滞证D.寒滞肝脉证 E.肝络失养证15、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濡。
可辨证为()A.风寒证 B.肝阳证 C.痰浊证D.血虚证 E.风湿证16、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口干苦,心烦头昏,胃脘灼痛嘈杂,得食则缓,舌红,黄腻,脉弦滑。
可辨证为()A.痰湿内盛证 B.脾虚不运证 C.胃火炽盛证D.胃热滞脾证 E.脾肾阳虚证17、患者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其治法是:()A.散寒止痛B.除湿散寒C.温中涩脾D.温胃止泻 E .温补脾肾18、患者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其证候是()A.饮食停滞B.痰饮内阻C.气滞痰阻D.食积痰阻E.气滞食积19、黄疸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恶心欲吐,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A.大柴胡汤B.小柴胡汤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D.茵陈蒿汤E.甘露消毒丹20、.某男,60岁。
心悸、胸闷、气短已三年。
近日加剧,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心悸发时作,入夜不能安睡,舌淡苔白,脉弱,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气虚证D.血虚证E.以上都不是21、患者男,36岁。
平日性情急燥易怒,近日因工作不顺致失眠,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口苦目赤,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最佳治疗方剂为()A.龙胆泻肝汤B.丹栀逍遥散C.滋水清肝饮D.柴胡疏肝散E.黄连温胆汤22、某男,42岁。
胃痛己十余年,多在受凉或吃冷食后发作,疼痛较剧烈,喜按喜热,食欲尚好,大便正常,舌淡苔白润,脉沉弦,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胃寒证B.脾阳虚证C.脾气虚证D.寒湿困脾证E.胃气虚证23、某女,38岁。
面目一身浮肿,纳呆恶心,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脾阳虚证B.脾肾阳虚证C.寒湿困脾证D.湿热蕴脾证E.以上全都不是24、某男,8岁。
每晚遗尿.面白神疲,形体瘦小,舌淡嫩苔少,脉弱。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肾阳虚证B.肾阴虚证C.肾气不固证D.肾不纳气证E.肾精不足证25、女患者,孕2月余,不慎摔伤,感轻度腰痠腹坠痛,阴道有少许出血。
舌质正常,脉滑无力。
治法是()A.健脾益气,止血安胎B.补气和血,安胎C.补肾固摄,止血安胎D.补血养血,止血安胎E.以上都不是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2、奇恒之腑包括()A.脑B.筋C.脉D.骨E.髓3、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A.宣发 B.温煦 C.固摄 D.防御 E.推动4、下列哪些是茵陈蒿汤的主治症候()A.寒热不食B.食谷即眩C.心胸不安D.身目发黄鲜明E.小便不利5、肺痈的主要治法有()A.清热 B.化瘀C.解毒 D.攻下E.排脓6、《金匮要略》记载的水肿有()A.风水B.皮水C.正水D.石水E.黄汗7、归脾汤治疗心悸的主要适应症是()A.心悸气短 B.心烦失眠 C.胸闷痞满D.头晕目眩 E.面色少华8、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症状()A.胃痛隐隐 B.喜温喜按 C.心烦易怒D.空腹痛甚得食则缓E.五心烦热9、肺痨四大证指的是()A.消瘦 B.咳嗽 C.咯血 D.潮热 E.盗汗10、虚劳的基本治疗法则是()A.损者益之B.劳者温之C.塞因塞用D.形不足者,温之以气E.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肠道湿热证涉及的病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2、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其脉是_______________脉。
3、血瘀证疼痛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痛。
4、伤寒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病证,称为_______________;伤寒一经病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称为_______________。
5、、中药的“四气”是指_______________;中药的“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
6、痰湿蕴肺之咳嗽,有“脾为_______________,肺为_______________”之说。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阴邪易伤人体阴液,阳邪易伤人体的阳气。
()2、脾主升发,具有促进卫气和津液输布全身的作用。
()3、寒证以恶寒喜热,口不渴,面白,肢冷,溲清便溏,舌淡苔白,脉迟或紧为主要临床表现。
()4、独活和羌活均能祛风除湿治痹症,前者治痹症偏于上半身,后者偏治下半身。
()5、生地和玄参均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6、济川煎与麻子仁丸均属润下之方,但前者药性偏温,后者药性偏凉。
()7、寒热往来是厥阴病的主要特点。
()8、血淋与尿血相鉴别,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9、外感咳嗽多为实证,以驱邪为主,兼顾扶正为治疗要点。
()10、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五、病案分析(共10分)女性,60岁,烦闷、失眠2年,加重1个月。
患者于2年前因生气,出现阵发心悸、胸闷、烦躁不安,睡眠欠佳,未进行任何治疗。
近日由于生气,患者感心悸、胸闷、情绪不宁症状加重,饮食明显减少,并出现夜间失眠,有自杀倾向。
现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苔薄腻,脉弦。
T 36.8℃,P 77次/分,R18次/分,BPl7/12kPa。
神志清楚,表情忧郁。
全身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率7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
神经检查无异常。
血常规正常;心电图、脑电图均正常;B超示肝胆胰脾正常。
平素体健。
无其他病史记载。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中医中级及以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C2、D3、B4、A5、A6、E7、A8、D9、B 10、D11、C 12、B 13、A 14、E 15、E16、D 17、C 18、B 19、C 20、A21、A 22、A 23、D 24、C 25、B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BD2、ACDE3、BCDE4、ABCDE5、ABCE6、ABCDE7、ADE8、ABD9、BCDE 10、ABDE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痢疾2、泄泻3、促4、刺5、合病6、并病7、寒热温凉8、辛甘酸苦甜9、生痰之源 10、储痰之器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五、病案分析(共10分)辨病辨证依据: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
厥阴肝经循少腹,挟胃,布于胸胁,因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肝络失和,故见腹胀、胸闷、胁痛。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脘闷嗳气,纳呆。
肝气乘脾,则腹胀,大便失常。
苔薄腻,脉弦,为肝胃不和之象。
(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1)老年女性,易恼怒,失眠近日症状加重;(2)表情忧郁,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3)心电图、脑电图均正常。
诊断:(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8分,师承6分)中医诊断:郁证肝气郁结西医诊断:抑郁症治法:疏肝理气解郁。
(5分)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10分)柴胡10g 枳壳12g 芍药15g 甘草6g香附12g 川芎12g 陈皮12g 合欢皮15g当归15g 郁金12g服法:水煎服,日1剂。
每次150ml,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