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团结试题

民族团结试题

民族中学“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试题汇总姓名______得分______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2、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3、()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4、()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5、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明确规定,各民族公民广泛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接受教育、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等等;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

7、宗教的“五性”是长期性、()和()、国际性、复杂性。

8、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

9、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

10、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个少数民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青藏铁路的开通()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④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2、有这样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歌词寓意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邓小平同志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这一制度之所以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因为它()①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异②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③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④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热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的主席、自治州的州长和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

这一规定表明()A、民族自治区的人民都是少数民族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C、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5、党的民族政策包括()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③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行使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坚持民族平等B、坚持民族团结C、自治权D、人民当家作主8、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投入,“兴边富民”的政策对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说明()①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②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④国家在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民族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里的“一定历史阶段”是指( ) A.原始社会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 封建社会10、下列有关民族的认识,正确的有 ( )A.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共同地域而形成B.识别不同民族应以民族四个基本特征为依据C.民族以血缘关系为存在的纽带D.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1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血缘B.共同习俗C.共同信仰D.共同经济生活12、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混居程度高。

A.大分散、小聚居B.民族多C.居住集中D.居住地域广13、()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14、我国()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A.宪法B.刑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D.民法15、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A.尊重B.改革C.保持D.保持或者改革16、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B.自治机关享有立法权C.独立行使司法权D.完全独立的自治权18、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保持祖国的统一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坚持“九二共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D.坚持两岸互信互利2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联盟21、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团结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22、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并享有自治权B.都实行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C.都是根据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设置的D.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23、我国的宗教政策是()。

A.宗教信仰自由B.国家事务和宗教相联系C.任何人不得信教D.宗教信仰可以干预24、我国宗教政策的实质是()。

A.积极鼓励人们信仰宗教B.国家对任何宗教活动都不干涉C.国家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D.国家保护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25、我国是()年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A.1954年B.1955年C.1956年D.1957年26、20世纪90年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强调了()。

A.团结统一B.稳定压倒一切C.共同奋斗D.团结友爱27、“三股势力”的内容是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A.民族分裂势力B.民族恐怖势力C.民族宗教势力D.民族斗争势力28、()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A.民族团结进步事业B.和谐文化C.和谐社会D.社会事业29、民族精神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A.时代精神B.奉献精神C.友爱精神D.进步精神30、胡锦涛指出,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来解决。

A.政治B.文化C.发展D.经济三、简答题(每天5分,共30分)1、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2、在我国,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有什么重要性?3、为什么维护好民族团结进步,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4、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则是什么?5、影响民族团结“三股势力”的本质是什么?6、四个认同是的主要内容?民族中学“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回族、满族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5.宗教信仰自由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群众性民族性 8.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9.5个 10.10个二、选择题1.A2.B3.D4.B5.D6.B7.C8.A9.B 10.B 11.D 12. D 13. D 14.A 15. D 16. A 17. A 18.D 19. B 20. C 21. C 22. A 23. A 24. C 25. A 26. B 27. A28. A 29. A 30. C三、简答题1. 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2. 民族团结进步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

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3.民族分裂活动是颠覆人民政权、破坏祖国统一、挑起民族纷争、损害安定团结的罪恶活动。

因此,要维护好民族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

4、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5. 在我国,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我们党领导的社会制度,分裂祖国,破坏各项族人民的大团结,因此,我们要始终与之展开坚决不懈的斗争。

6. 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认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