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知识导引(一)表解知识点1.隋唐的政治与经济2.合同为一家(民族关系)3.对外友好往来(外交关系)4.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剖析重难点1.隋朝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
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
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
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边疆少数民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注重节俭;他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发展科举。
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
在唐太宗统治期间,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加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为盛世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盛世最重要的反映是在经济繁荣方面。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
唐朝开元年间,农业方面,共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四十多处,农耕技术有了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新品种传入中国,茶叶在江南广泛种植。
改进农具,制成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等。
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有重要发展。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长安城宏伟富丽,热闹非凡,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什么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皇朝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长期以来被不少读书人视为追求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的出路。
隋朝开皇七年(578年),隋文帝下令废除了魏晋以来按门第高低选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开始设科取士。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并把这种考试办法定为制度,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取士的意思。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投考明经、进士两科的人数较多。
明经着重考对儒家的经典能不能记诵,比较死板;进士科着重考诗赋。
因为重要官员中大多是通过进士科发迹的,一旦考中进士就荣耀非凡,被看做是“登龙门”。
进士科着重以诗赋取士,这也是唐代大诗人辈出,唐诗在诗歌领域内登峰造极的重要原因。
制举是由皇帝视需要定下名目下令进行的考选。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还开创了由皇帝亲自殿试之风,并增设了选拔武将的武举一科。
科举制沿袭到明清,显得更加完备。
到了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于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5.唐朝时期与边疆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原因原因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使唐朝能够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
如唐朝与吐蕃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唐朝政府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信任和尊敬,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尊奉为“天可汗”,各少数民族与唐朝“合同为一家”。
6.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有哪些?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是多方面的:唐朝时期对外交通便利,这是对外交往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
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长安居住。
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对亚非欧各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7.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日本仿照中国的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等。
公元709年,日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
8世纪后期,日本又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长安建都城。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
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8.唐朝时期文化繁盛的原因唐朝时期国家长期处于统一局面,政治稳定,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障;唐朝时期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吐蕃、回纥、靺鞨、南诏等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注意吸收国外的科技文化,如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在民间广为流传等;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展,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交往频繁,这些都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学法指导1.利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历史地图是历史知识的有效载体,它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
识读历史地图时要对地图进行细致的观察,运用地理方位来建立历史空间感,读出历史信息,得出相关结论。
如识读大运河示意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页),要注意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即:涿郡、余杭、洛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抓住了重要信息,就能顺利地识读历史地图,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历史。
2.比较法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比较历史事件往往从事件的六要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来比较;比较历史人物则往往从人物所生活的时代、国别、主要事迹、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来比较。
当然比较的栏目及内容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确定。
比较的方法,可以用表格法,也可以用叙述法。
例:设计表格,比较唐太宗与汉武帝的历史功绩3.搜集史料,分析历史问题搜集史料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通过搜集资料以及对资料的分析,能很好地帮助自己理解历史问题,得出自己的历史结论。
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查找史书中的记载,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还可以探寻古人的遗址和遗物等。
如搜集有关唐代衣食住行方面的资料,探究唐代的繁荣与开放;搜集唐代民族关系的资料,明确唐朝的民族政策等。
二、测评基础测评一、选择题:1.杨坚废掉北周皇帝,建立隋朝是在()A. 581年B. 589年 C. 605年D. 618年2.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对江南的控制C.加强南北交通D.消灭南方的陈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完成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5.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A.商朝B.西汉C.秦朝D.唐朝6.唐朝的建立者是()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显7.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A.房玄龄B.魏征C.杜如晦D.姚崇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的统治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9.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A.隋文帝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历史时期是()A.“文景之治”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开元盛世”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11.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A.水排、筒车B.曲辕犁、筒车C.灌钢法、提花机D.翻车、提花机12.唐朝手工业发达。
下列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C.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D.唐三彩由三种颜色制成,色彩艳丽13.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科举制度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14.科举制度创立、废除的两个朝代是()A.隋朝、清朝B.唐朝、清朝C.隋朝、明朝D.唐朝、明朝15.唐朝时对科举制的完善起过重要作用的几位帝王是()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⑤唐高宗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16.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加强了中央集权⑤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⑤17.唐朝时,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皇帝是()A.唐太宗和武则天B.唐太宗和唐玄宗C.武则天和唐玄宗D.唐高宗和唐太宗18.今天藏族的祖先是()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19.唐太宗曾将一位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这位公主是()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太平公主D.王昭君20.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21.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马可·波罗行纪》D.《史记》2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鉴真东渡日本B.玄奘西游C.唐与新罗的友好D.文成公主入吐蕃23.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A.鉴真B.玄奘C.戒日王D.郑和24.现存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是()A.河北赵州桥B.江苏宝带桥C.北京玉带桥D.云南黑龙潭桥25.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杰出工匠是()A.鲁班B.李春C.李白D.郦道元2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大唐律》B.《大藏经》C.《金刚经》D.李白的诗集27.唐代诗人辈出,当时被称为“诗圣”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勃28.唐诗《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安石29.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A.颜真卿B.柳公权C.吴道子D.阎立本30.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年代久远,是隋唐时期开凿的B.保存了大量佛经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D.建筑风格独特二、能力训练31.填图:请你依据下面这幅地图,填出①、②、③三个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