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步行街设计分析

国内外步行街设计分析

1.步行购物中心区 2.室内步行购物街 3.人行天桥系统(步行通道) 4.广场系统 5.艺术画廊
(三)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1、分类
按交通控制分: 1)全步行商业街(传统步行商业中心) 2)限制车行的步行商业街(公交商业中心) 3)准步行商业街(混合型商业中心)
按空间形态分:
1)露天式步行街 2)回廊(骑楼)式步行街 3)室内商业步行街(MALL) 4)地下商业街 5)空中商业步行体系
2、 步行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1)、良好的交通体系
步行街的成功与否,交通问题是关键。 设计中应考虑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城的交通 情况、停车的难易、路面的宽窄、投资渠道和 居民意向等因素。
2)、提高城市商业中心区步行交通效率
①步行系统涵盖或连续穿越城市建筑
②步行系统与城市交通换乘系统的对应配合
第三讲:城市商业街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空间形态
三、商业中心区的问题与矛盾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五、案例分析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商业活动是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
1、古代
农业与手工业经济社会:已有发展,形成了零 售和批发的集市贸易,并在城镇出现了市场、商店 和商业街。
(二)分布与规模
取决于居民购物与城市经济活动的需求。 分布: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 段,靠近城市生活性干道的地方。 规模:与城市居民人口数量相关 大、中城市:市级与区级商业区
小城市:市级商业区
(三) 空间形态 1、 带状中心---商业街
指沿街线性展开布置的带状商业街,是商 业中心常见的基本布局类型之一。 (1)单一线型商业街 是沿一条城市道路展开的布局形式。
总结:
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
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分类、规划原则、规划模式
其要素有:地面铺装、标志性景观(如雕 塑、喷泉)、建筑立面、招牌广告、游乐设 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 明、休息座椅、绿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街 头献艺等活动空间
3、步行商业街的规划模式
1)基本模式
传统步行街模式,街外两侧辟平行车行道。
2)升级模式
中间增加休息交往空间,布置树木绿化、 雕塑喷泉、桌椅小品等。如英国考文垂模式。
(2)广场式商业中心 以广场为中心,商业设施沿周边布置。
(3)立体式商业中心
在三度空间上组织交通和商业设施。 其功能组织和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 其一,立体化的交通组织; 其二,立体化的设施组织。
(4)混合式中心
两度空间上的混合式中心:商业街与广场 式商业中心的结合。 三度空间上的混合式中心:带状、块状和
(2)复合型商业街 具有比单一线型商业街复杂的体型,主要指 以交通枢纽、干道交叉口为中心,公共设施沿几 条道路的方向带状沿街延伸“复合”而成的商业 中心,构成L型、T字型、十字型等布局形式。
2、 块状中心---商业区
(1)商业街区
商业街区是街坊式布局的块状商业中心, 各项功能部分在道路围合的街坊内组织。
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恰当处理新旧建筑 关系或者将旧建筑的功能进行置换,适合旧 城中心的复兴规划。
五、案例分析
1、美国加州圣莫尼卡步行大街(第三步行大街)
2、上海南京路商业街
3、香榭里舍大街
4、传统欧洲商业街欣赏
5、日本京都传统商业街
6、商业街规划平面图
3)岛式步行街区模式
外围解决交通和停车;街区内部由若干小 广场、丰富的建筑群组成,城市景观好。如瑞 典斯德哥尔摩魏林比商业街。
4)全面规划的步行商业街模式
继承传统商业街模式,进行综合性交通 规划,一般靠近交通枢纽。
5)莫斯科加里宁大街和华沙中心模式
位于主干道一侧,结合大量绿化和环境 设施。
6)Mall模式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代
小汽车的迅速普及导致城市郊区化,70年石 油危机,郊区化受到抑制,开始城市中心的复 苏。 商业中心的变化也经历了从中心到郊区,再 返回中心, 商业中心的发展经过了超级市场-----购物 中心-----仓储式购物中心 布局上:商业区----商业步行街----地下 商业街----综合购物中心-----立体化的巨型 商业综合体。
4、未来
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到来大大影响现代商 业的业态特征。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空间形态
(一) 内容:
是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以商业零售 为主体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餐饮、旅宿、文化及 娱乐服务,金融、贸易及管理行业。 主体:商品零售 配套设施:餐饮、旅馆、文化及娱乐服务 金融、贸易及管理行业 商业区内一般有大量商业及服务业用房。
如:唐长安:东西市场,实行夜禁; 宋汴梁(现开封):商业网点和商业街。 南宋临安(现杭州):官私店铺遍布全城街 坊,酒楼、茶馆、客栈、瓦子、浴室等也随之同步 发展。 可见商业街区的功能已经演变为购物、娱乐、 餐饮、休闲的集合体。
2、近代
工业生产进一步促进商业区的发展。 1852年,第一家百货商店在巴黎诞生。 1894年德国法兰克福城市分区建设,出现商 业区的规划, 商业区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证明,城市商业中心 交通矛盾的最终解决应该是在商业中心内部 建立完全独立于其他交通流的步行交通系统, 可以认为,这是一条城市商业中心交通发展 的必由之路。
(一) 步行商业街的发展 1、在布局形态上的变化:
人车混行的传统商业大街——将汽车交通 分开的步行商业街和步行商业区; 单一的地面层购物商店——地上、地下空 间综合开发的商业建筑群体
立体式空间组织形式的结合。
商业区是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经济活 动、文化娱乐活动及社会生活最频繁集中 的地方。 也是最能反映城市活力、城市文化、 城市建设风貌和城市特色的地方。
三.商业中心区的问题与矛盾
1、交通效率下降
交通组织 交通运行
车辆停放
2、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质量下降和过度拥挤给人们带来了压 力,并引起人们的紧张和心理戒备,使人们 失去了公共活动的乐趣。
③步行系统立体化
3)、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
① ② ③ ④ 道路 区域 中心 标志
4)、丰富的空间形式
团状空间 线状空间 布局形态: 线状沿街道布局 线面组合布置 面状成片布局
5)、创造宜人的气候条件
① 改善步行通道气候条件 ② 改善步行街区广场公园气候条件
6)、独特的景观构成
2、现代步行街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三个阶段
第一代步行街区—仅仅为了吸引顾客, 纯粹的商业性步行街。 第二代步行街区—体现了对步行者的关怀, 注重环境的人性化建设。
第三代步行街区—成为社会活动中心。
商业街区的变迁体现了人们追求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需求。
(二) 步行商业街区的构成要素
相关主题